图书介绍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4730124.jpg)
-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著;顾曰国,陈国华,王初明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75600516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功能(语言学)-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1
9.2 建构语境知识 251
1.0 理论的起源和发展1
目录1
序言1
1.1.1 语言的符号性3
前言3
1.1 基本语言学观点3
1.1.2 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
1.1.3 语言的系统性5
1.1.4 语言的层次性6
1.1.5 语言的功能性7
1.1.6 情景语境8
1.1.7 语类9
1.2 基本语法理论9
1.2.1 阶与范畴语法9
1.2.1.1 意义10
1.2.1.2 范畴10
1.2.1.3 阶11
1.2.1.4 词汇12
1.2.2 系统语法12
1.2.2.1 系统网络与选择12
1.2.2.2 体现13
1.2.3 功能语法13
1.3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15
1.3.1 语域理论的发展15
1.3.2 语类理论的发展16
1.3.3 评价系统的建立19
1.3.4 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20
1.3.5 衔接理论的发展21
1.3.6 对语用学的再认识23
1.3.7 认知语言学23
1.3.8 计算语言学25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前景25
1.5 本书的基本框架26
第二章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教学思想27
2.0 简介27
2.1 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28
2.1.1 应用语言学28
2.1.2 语言描述的作用29
2.2 对比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2
2.3 外语学习34
2.4 外语教学35
2.4.1 教学程序与方法37
2.4.2 外语教学方法40
2.5.1 系统语言学43
2.5 系统语言学与外语教学43
2.5.2 教学方法44
2.6 语言变体与外语教学45
2.6.1 机构语言学45
2.6.2 机构语言学与外语教学47
2.7 语境与外语教学49
2.8 儿童语言发展与外语教学50
2.8.1 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50
2.8.2 幼儿语言的功能51
2.8.3 从幼儿语言到成人语言的过渡51
2.8.4 儿童语言发展与外语教学52
2.9 教学目标研究52
2.10 简评56
第三章 语言教学研究成果59
3.1 交际教学法60
3.1.1 交际教学法简介60
3.1.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作用63
3.2 特殊用途英语66
3.3 以文化和语境为基础的教学68
3.3.1 文化与语境69
3.3.2 话语与文化71
3.4 以语类为基础的教学72
3.4.1 语类概念72
3.4.2 教学循环程序72
3.4.3 教学过程72
3.5.1 语法教学的作用74
3.5 功能语法教学74
3.5.3 如何教功能语法76
3.5.2 功能语法的优越性76
3.6 课程设置研究77
3.7 第二语言发展研究79
3.8 研究范围、教学资料和交流82
3.8.1 研究范围82
3.8.2 教学资料84
3.8.3 信息交流85
3.9 小结85
第四章 教学目标87
4.1 教学目标研究87
4.2 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88
4.3.1 教学目标系统网络的项目90
4.3 语言教学目标系统网络90
4.3.2 教学目标网络的结构93
4.4 实际语言教学目标95
4.4.1 一般性目标96
4.4.2 阶段性目标96
4.4.3 特殊目标98
4.4.4 具体性目标101
4.5 结论106
第五章 主题交流教学大纲109
5.1 教学大纲109
5.2 意义协商语言模式109
5.3 主题交流教学大纲112
5.4 交际课程片段实例117
5.5 主题交流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124
5.6 过程大纲或是结果大纲126
5.7 与其他教学大纲的比较126
5.7.1 功能意念大纲126
5.7.2 话语模式127
5.7.3 以任务为基础的大纲128
5.8 小结129
第六章 语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131
6.1 语境在各种外语教学方法中的作用131
6.2 语境与教学内容132
6.2.1 作为知识的语境133
6.2.2 作为工具的语境133
6.3 语境与教学方法141
6.3.1 教学理念141
6.3.2 教学方法143
6.4 语境与多媒体教学158
6.4.1 用语言解决文化问题158
6.4.2 新的学习方法的特点159
6.5.1 真实语料160
6.5 语境与真实语料160
6.5.2 语料的文化真实性161
6.5.3 外语教学中的真实语料162
6.5.4 语料真实化的教学方法163
6.6 小结165
第七章 语法教学167
7.0 引言167
7.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观167
7.2 表现事物与过程170
7.2.1 表现事物170
7.2.1.1 名词词组170
7.2.1.2 名词词组的教学:如何表现事物175
7.2.2 表现过程180
7.2.2.1 及物系统180
7.2.2.2 及物系统的教学:如何表现过程184
7.3 语言交流188
7.3.1 交际角色与言语功能188
7.3.2 语气189
7.3.3 情态192
7.3.3.1 情态193
7.3.4 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194
7.3.3.2 意态194
7.3.4.1 言语功能的教学195
7.3.4.2 语气系统的教学196
7.3.4.3 情态系统的教学197
7.4 组织信息199
7.4.1 主位结构200
7.4.2 信息结构201
7.4.3 衔接系统204
7.4.3.1 指称204
7.4.3.2 省略205
7.4.3.3 替代206
7.4.3.4 连接207
7.4.3.5 词汇衔接210
7.4.4 信息组织能力的培养211
7.5 小结213
8.1 语篇教学理论217
第八章 语篇教学217
8.2 语篇分析的方法223
8.3 语篇分析的过程230
8.4 语类与语域在语篇教学中的作用240
8.5 小结244
第九章 听力和口语教学247
9.0 引言247
9.1 口语248
9.1.1 口语的本质248
9.1.2 口语的重要性249
9.1.3 口语与书面语的连续体关系249
9.2.1 词汇语法253
9.2.2 语音254
9.2.3 非语言特征255
9.3 交际意图与听说教学258
9.4 听力: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261
9.4.1 蕴含和预设262
9.4.2 语境含义264
9.5 寻找与语境和意图相关的关键成分265
9.5.1 基于语言形式的解码267
9.5.2 意义空环的解码269
9.6 口语:组织语篇的整体意义270
9.6.1 口语语篇的意义组织模式271
9.6.2 语类272
9.6.3 语域274
9.7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276
9.7.1 词和词组276
9.7.2 小句层表达277
9.7.3 小句的衔接与语篇的建构280
9.8 小结283
第十章 阅读教学285
10.0 引言285
10.1 阅读程序和模式探讨285
10.2 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287
10.3 新的阅读教学模式288
10.3.1 制定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应该考虑的因素288
10.3.2 新模式的结构290
10.4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问题的设计299
10.4.1 已有的问题设计模式300
10.4.2 新的问题设计模式303
10.5 小结306
第十一章 写作教学309
11.0 引言309
11.1 读写活动的统一性310
11.2 写作课程设置和计划310
11.3 阅读和写作的循环311
11.4 教学程序314
11.4.1 建构相关话语范围的知识314
11.4.2 建立相关语类的语篇模式317
11.4.3 合作创作语篇321
11.4.4 独立创造语篇323
11.6 小结324
11.5 评价和测试324
第十二章 外语教学中的诊断和评估329
12.0 引言329
12.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作用332
12.2 样本的功能分析334
12.2.1 词素层分析334
12.2.2 词层分析336
12.2.3 词组层分析337
12.2.4 小句层分析340
12.3 写作能力的评价348
12.4 小结350
参考文献351
附录1:词条索引373
附录2:引用索引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