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
  • 邹光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了际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88970157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事故应急管理简价3

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7

第三节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8

一、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8

二、应急救援预案9

三、应急训练和演习9

四、应急救援行动10

五、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10

六、事故后的恢复10

第四节 应急救援系统的运作11

第五节 应急救援的组织准备与基本程序12

第六节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简介19

一、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9

二、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20

三、澳大利亚重大事故应急系统22

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26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26

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29

一、Ⅰ级(企业级)应急预案29

二、Ⅱ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30

三、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30

四、Ⅳ级(省级)应急预案30

五、Ⅴ级(国家级)应急预案30

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32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32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33

第四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35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35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36

第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38

第一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39

第二节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39

一、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41

二、应急反应能力分析42

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43

第三节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43

一、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43

二、危险辨识方法44

三、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52

四、危险辨识注意事项53

五、危险辨识结果53

六、风险评价54

第四节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57

第五节 应急资源的评估58

第六节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60

一、最初反应组织61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61

三、企业应急总指挥63

四、反应操作副总指挥64

五、事故现场副总指挥65

第七节 应急预案的组成66

一、准备程序67

二、基本应急程序70

三、特殊危险应急程序72

第四章 应急救援行动75

第一节 应急救援行动的一般程序75

一、事故发生区75

二、事故发生区的附近地区76

三、应急指挥中心(部)76

第二节 事故评估程序77

第三节 通告和通讯联络程序79

一、报警79

二、通知企业人员79

三、通知外部机构80

四、建立与保持企业内的通讯联络82

五、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组织的通讯联络82

六、向公众通报应急情况82

七、向媒体通报应急信息83

第四节 现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执行83

一、初始评估84

二、危险物质的探测85

三、建立现场工作区域85

四、确定重点保护区域87

五、防护行动87

六、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91

七、应急救援行动的支援91

第五节 核电站应急行动94

一、通知与应急组织的启动95

二、应急通讯95

三、事故后果评价95

四、防护行动96

五、补救行动96

六、应急照射控制96

七、污染控制和医学救护96

八、应急状态的终止97

九、核电厂应急设施97

第六节 应急设备与资源98

一、基本装备98

二、专用装备99

三、现场地图和图表100

第五章 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103

第一节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103

第二节 应急培训104

一、应急培训计划104

二、需求分析105

三、课程设计106

四、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106

五、特殊应急培训109

第三节 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111

一、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的目的111

二、训练和演习类型112

三、训练准备与计划114

四、演习的组织与准备119

第四节 评估121

一、训练和演习的评估122

二、评估报告123

三、应急训练和演习应注意事项123

第六章 企业应急预案格式与内容示例125

第一节 简介125

一、目的125

二、职责125

第二节 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126

一、国家法律、法规126

二、地方政府法规126

第三节 定义126

第四节 范围和适用性127

一、企业概况127

二、适用性127

第五节 操作的概念128

第六节 应急分级129

一、预警129

二、现场应急129

三、全体应急130

第七节 指挥和控制130

一、最初应急组织130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131

第八节 应急行动133

一、最初应急反应133

二、全体应急反应134

第九节 应急能力134

一、设施135

二、设备135

三、应急电力和照明135

第十节 防护行动135

一、企业内136

二、企业外137

第十一节 通报和通讯联络138

一、现场138

二、企业外138

三、公共信息138

第十二节 保持应急反应能力139

一、应急预案培训139

二、培训和教育140

三、训练与演习140

四、通讯演习141

五、消防培训和演习141

六、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复检141

第十三节 恢复和重新进入142

一、恢复142

二、重新进入143

第十四节 社区(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大纲148

一、预案介绍148

二、应急救援相关机构联系方法149

三、应急响应功能149

四、污染控制与清洁150

五、文件化(报告)及后续调查150

六、检测和更新预案的程序150

七、危险分析(一览表)150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151

第一节 基本要求151

第二节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152

第三节 应急指挥与控制153

第四节 应急反应机构154

第五节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155

第六节 应急关闭程序156

第七节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157

第八节 疏散与警戒159

第九节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160

第十节 重新进入和恢复161

第二篇 全国矿山特大突发事故分析与全面加强系统安全管理165

第一章 概述165

第一节 1975~1989年15年间死亡事故概况165

一、事故变化趋势分析165

二、事故类别统计166

三、事故随月份变化趋势167

四、事故死亡者年龄分布167

第二节 1990~2001年12年间死亡事故概况168

一、事故类别统计169

二、主要原因分析170

三、死亡事故与季节的关系171

四、24小时事故的分布171

五、事故与年龄的关系171

第二章 事故分析原理173

第一节 事故因果论173

一、因果继承原则173

二、事故因果类型175

三、起因物和施害物175

第二节 事故致因模型177

一、矿山中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177

二、以管理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180

三、轨迹交叉论模型181

四、综合论事故模型183

第三章 矿山事故系统安全分析185

第一节 故障树分析185

一、故障树制图及其符号185

二、逻辑积、逻辑和的表达式187

三、故障树分析实例188

四、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191

第二节 事件树分析196

一、事件树的制成方法196

二、用事件树分析矿井火灾196

第三节 矿山事故的社会原因分析198

一、社会历史原因199

二、政策上的原因199

三、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原因199

四、矿山建设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199

五、矿山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200

六、矿山职工素质方面的原因200

七、法律方面的原因200

第四章 危险评价——系统安全评价201

第一节 危险评价概念及其分类201

一、危险评价概念201

二、危险评价分类201

第二节 危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203

第三节 作业条件的危险评价204

一、可能性因素205

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206

三、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206

四、危险分数207

五、图解法208

第四节 危险分析方法209

一、预先危险分析(PHA)209

二、故障危险分析(FHA)210

三、运行危险分析(OHA)211

四、系统危险分析(SHA)212

第五节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213

一、设计用安全检查表213

二、厂矿企业安全检查表213

第五章 系统安全管理220

第一节 现代管理科学原理220

一、系统原理220

二、整分合原理221

三、反馈原理222

四、封闭原理224

五、弹性原理225

六、能级原理226

七、以人为本原理228

八、动力原理228

第二节 安全管理公理及危险因素防护原则230

一、安全管理公理230

二、危险因素防护原则233

第三节 安全管理的理论从单因素向系统理论的发展234

一、单因素事故致因理论235

二、关于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236

三、关于流行病学致因模型236

四、关于系统理论的人因素模型237

第四节 系统、系统工程、系统管理240

一、系统240

二、系统工程的概念和内容242

三、系统管理243

第五节 系统安全246

一、系统安全的定义246

二、系统安全工程246

三、系统安全管理246

四、安全和危险的定义247

五、事故的定义和特征247

第六节 人-机系统251

一、系统中的危险源及相关因素251

二、人-机-材料-环境系统252

三、人-机系统事故模型253

四、人-环境物事故模型254

五、化学能传达于人体的事故模型255

六、人-机系统外的事故模型256

第七节 安全管理的能量理论256

一、能量与事故256

二、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258

第八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59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259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特征261

第六章 安全目标管理和安全决策263

第一节 安全目标管理263

一、目标管理的内容263

二、安全目标管理265

第二节 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认识问题268

第三节 安全决策271

一、决策技术概述271

二、安全决策274

第四节 从系统安全观点防止事故的五个步骤278

第五节 安全决策程序279

一、安全决策程序279

二、安全规划281

第七章 对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安全管理282

第一节 人流、物流、信息流概述282

一、人流282

二、流通质和物流282

三、信息流283

第二节 人为失误及其分类283

一、人为失误283

二、人为失误分类285

第三节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288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追踪288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5种起因289

第四节 设备与物质流的安全管理293

一、机器设备的选择和评价293

二、井下物料提运的安全措施296

第五节 设备可靠性297

一、一般概念297

二、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299

三、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方法300

四、机械设备设计时的安全要求300

第六节 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全信息301

一、管理信息系统301

二、安全信息304

三、生产现场的安全信息流(安全一次信息)305

第八章 预防顶板、提升、爆破和中毒事故308

第一节 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308

一、案例分析308

二、预防措施312

三、顶板事故检测方法315

第二节 提升事故分析及预防317

一、提升伤亡事故318

二、竖并坠井事故的故障树分析321

三、预防竖井坠井事故的措施322

第三节 爆破事故的预防324

一、爆破事故原因分析324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326

三、预防早爆事故329

四、盲炮的预防和处理332

第四节 井下有毒气体及预防中毒334

一、井下有毒气体334

二、预防中毒事故336

第九章 矿山防火338

第一节 矿山火灾概述338

第二节 外因火灾起火原因及案例340

一、井架、井筒安装时焊接火花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340

二、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340

三、空压机储气罐内壁油膜烧灼自燃342

四、未熄灭的烟头引起的火灾事故343

五、电石灯火焰引起的火灾事故344

六、焦炭火星引起爆炸事故344

第三节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345

一、外因火灾的引火源345

二、黄金矿山外因火灾预防措施345

第四节 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346

一、自燃火灾概述346

二、硫化矿的自燃347

三、预防内因火灾的技术措施348

第五节 矿井火灾的故障树分析349

一、外因失火的故障树349

二、初期灭火失败故障树351

三、撤离工作区域失败的故障树353

四、撤离矿井失败故障树355

五、待避和外部援救失败故障树355

第十章 矿山防水358

第一节 矿山水灾伤亡案例358

一、地表水系及洪水灌井的矿山水灾358

二、含水层水源突水的矿山水灾359

三、老窑废井老空区积水造成的矿山水灾359

第二节 矿山水灾的危险源360

一、矿井充水水源类别360

二、影响矿井充水的因素361

三、大气降水补给矿井的途径362

四、即发性突水和迟后性突水363

第三节 矿山地面防水363

一、修筑防洪沟363

二、封堵通道,排出积水364

三、河床铺底或河流改道365

四、填堵老窑井口366

第四节 矿山井下防治水367

一、做好矿井地质和水文观测工作367

二、超前钻孔探水368

三、隔绝水路,堵截水源369

四、矿床疏干372

第十一章 依法治矿保障安全生产375

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要点概述375

第二节 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376

第三节 矿山设备的安全保障377

一、矿用设备、器材的特殊安全要求377

二、矿山企业对专用设备的安全管理377

第四节 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379

第五节 矿山安全教育380

一、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381

二、安全教育的方法382

第六节 矿山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383

一、矿山事故的报告383

二、矿山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384

第十二章 黄金矿山事故案例388

第一节 冒顶片帮事故388

第二节 高处坠落事故407

第三节 物体击打事故417

第四节 机械挤伤事故421

第五节 触电事故424

第六节 爆破事故427

第七节 透水事故430

第八节 其他事故431

一、中毒、窒息事故(2例,死亡3人)431

二、坍塌事故(4例,死亡5人)432

第三篇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日常工作标准437

第一章 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监察管理标准437

第二章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标准541

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措施573

第四章 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管理标准649

第五章 岗位责任制与事故管理标准684

第六章 企业安全文化与班组安全建设标准712

第七章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标准739

第八章 设备安全与运输安全管理标准782

第九章 职业病与粉尘危害管理标准798

第十章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标准810

第四篇 现代煤矿重大事故预警控制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基础859

第一章 绪论85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859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问题859

第三节 建立煤矿重大事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性860

一、事故控制(工作)主体的水平的差异860

二、事故监察客体的复杂性860

三、监察执行者工作空间、时间及认识的局限性860

四、探讨研究的重点861

第四节 关于煤矿重大事故控制决策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技术路线862

第二章 煤矿重大事故构成及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863

第一节 煤矿重大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863

一、煤矿按生产过程分类的伤亡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864

二、煤矿按管理体制(国有、地方、乡镇、个体煤矿)伤亡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864

三、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与发达国家对比864

第二节 煤矿重大事故控制研究现状864

第三节 煤矿重大事故有效控制的途径867

第四节 关于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867

第三章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869

第一节 瓦斯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869

第二节 事故预测和有效控制的信息基础870

一、煤层开采时的吨煤瓦斯涌出量Qu及其在采动前后分布变化的规律870

二、煤田构造运动及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870

三、采场支承压力大小和分布特征871

第四章 煤矿水害(透水及突水)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873

第一节 顶板透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及相关信息基础873

一、事故原因及发生的条件873

二、顶板透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874

三、透水量的预计877

四、顶板透水事故预测和控制的信息基础881

第二节 底板突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及其动力信息882

一、突水事故原因及发生的条件882

二、底板突水预计的影响因素分析883

三、矿山压力与底板突水的关系888

四、杨庄煤矿9101工作面突水淹井事故案例分析891

五、底板突水事故预测和控制模型及其信息基础901

第五章 煤矿冲击地压事故预测控制的岩层动力信息基础908

第一节 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条件908

第二节 冲击地压的分类及其发生和破坏的特点909

一、掘进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的特点909

二、回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和破坏的特点912

第三节 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控制及相关信息基础919

第六章 煤矿顶板(掘进、回采)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921

第一节 采场(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控制的理论及其信息基础921

一、采场顶板事故的原因及发生的条件921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922

三、采场顶板事故发生的时间和条件及事故的发展过程923

四、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测和控制929

第二节 巷道顶板事故的控制的理论及其信息基础945

一、巷道围岩矿山压力(应力)的来源及其分类946

二、巷道围岩(顶底板及两帮)矿山压力及破坏(范围和发展)过程的预测和控制948

第七章 煤矿事故控制决策模型及其结构参数972

第一节 采动事故决策模型构成972

第二节 决策结构模型体系(框架)972

第三节 决策结构模型(体系)图像体系973

第四节 采动事故模型的结构参数(采动地理、地质和采动信息基础)975

第五节 不同开采程序模型分类979

第六节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决策体系(实例)979

第八章 结论983

第五篇 矿山安全生产监督与事故防范技术分析987

第一章 绪论987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987

一、煤炭的重要地位和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987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改革991

三、WTO与煤矿安全992

第二节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992

一、国外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992

二、国内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1000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存在的问题1002

一、煤矿安全监察法律中存在的问题1002

二、国家与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1005

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1006

四、安全文化相对落后1006

五、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1006

六、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1007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1007

第五节 研究内容1008

第二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主体及运行机制1009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基本概念及组织的特点1009

一、煤矿安全监察的基本概念1009

二、煤矿安全监察组织的特点1010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职能1011

一、煤矿安全监察的组织机构1011

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职能1012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及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1013

一、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1013

二、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体系1014

三、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1015

四、煤矿安全监察激励机制的建设1020

第四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运行机制1024

第五节 小结1026

第三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体系1027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1027

一、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027

二、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力保证1028

三、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扭转煤矿安全状况不好的重要举措1028

四、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需要1028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律法规的建设思路1028

一、煤矿安全监察必须首先解决三个认识问题1028

二、煤矿安全监察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1029

三、建立煤矿安全监察立法工作支撑系统1030

四、煤矿安全监察法律工作的支撑系统载体1032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035

一、尽快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1035

二、提高立法质量1036

三、推进煤矿安全监察法律制度创新1036

四、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1037

五、加大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1038

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教育和煤矿安全法制建设研究1038

第四节 小结1039

第四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环境1040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规范1040

一、煤矿安全监察规范及一般原则1040

二、煤矿安全监察的程序1040

三、煤矿安全监察的执法手段1043

四、取样和收集程序1044

五、监察员日志1045

第二节 煤矿安全信息系统1045

一、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1045

二、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成1045

三、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1050

四、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步骤1050

第三节 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1051

一、技术保障的定位1051

二、建设技术保障的原则1052

三、安全技术保障的建设1052

第四节 煤矿安全教育、宣传与技术培训1059

一、煤矿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1059

二、煤矿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管理系统1066

三、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1067

第五节 煤矿职业安全管理体系1068

一、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工作系统1068

二、职业安全管理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1070

三、职业安全管理服务体系保障机制1070

第六节 小结1071

第五章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处理分析技术1073

第一节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1073

一、轨迹交叉论1073

二、多重原因论1075

三、变化的观点1076

四、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078

第二节 煤矿事故分类、特征1080

一、煤矿事故的分类1080

二、伤亡事故的特征1080

第三节 煤矿事故的规律分析1082

一、煤矿事故的安全流变与突变规律1082

二、煤矿事故分类分析1084

第四节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的原则1087

第五节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分析1087

一、煤矿事故调查的对象1087

二、煤矿事故调查的程序1088

三、煤矿事故的分析模型1097

四、煤矿隐患的定量层次分析1098

第六节 煤矿救援体系1104

一、煤矿救护系统的组建1104

二、救护队的培训1104

三、煤矿救护程序1105

第七节 小结1106

第六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方法1108

第一节 事故源的规律研究1108

一、人生物节律的研究1108

二、设备故障规律研究1110

三、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基本时间规律1111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方法1112

一、煤矿安全程度的可能性分析方法1113

二、系统危险性的监察技术1117

三、严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监察1120

四、煤矿工程安全监察1122

五、矿井安全监察1123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预警1126

一、煤矿安全监察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1126

二、煤矿安全监察预警模型1133

第四节 小结1144

第七章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思路1145

第一节 正确认识煤矿安全监察的环境1145

第二节 正确理解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1147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1150

第四节 小结1154

第六篇 全国煤矿特大突发事故安全预警案例选编1157

第一章 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案例与技术分析1157

第二章 一次死亡50人以上事故案例与技术分析1218

第三章 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简介1268

第七篇 最新矿山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预案实施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1330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1339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1343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复议规定1348

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办法1354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3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63

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1377

国有大矿“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工作方案1383

关于印发《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通知1385

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1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390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1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