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案例研究所司法问题释疑 第2辑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案例研究所司法问题释疑 第2辑 第2版
  • 龚培华主编;项谷,陈为钢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04045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案例研究所司法问题释疑 第2辑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案例部分3

犯罪和刑事责任3

在国家取消纺织品配额前,买卖纺织品许可证的行为应否定罪3

明知他人欲殴打自己而携刀在身,并在互殴中刺伤他人致死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6

外企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转让车牌额度,并从中牟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6

单位决定将保管的他人财物扣押并出售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3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16

意图抢劫出租车司机,并被觉察的情况下抢夺出租车钥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6

共同犯罪22

共同犯罪中主犯实行过限,对帮助犯应如何认定22

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利用各自职务便利共同犯罪的应如何处理31

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首的,能否认定为单位自首37

自首和立功37

危害公共安全罪45

盗拆高速公路上防眩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45

为非法持有枪支的犯罪分子保管、藏匿、转移枪支的行为应如何定性49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53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恐怖信息应如何具体界定60

走私罪64

携带用于销售的物品入关不申报的行为应如何定性64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70

生产、销售假药罪应如何具体认定70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76

如何区别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罪与“挪用型”犯罪79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79

金融诈骗罪87

使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且故意回避不归还贷款的,能否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87

票据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如何认定92

公司为融资指使员工使用信用卡透支的行为能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97

危害税收征管罪100

行为人对超经营范围的收入未缴税的是否构成偷税罪100

侵犯知识产权罪103

非法获取他人计算机软件,销售给本公司牟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03

扰乱市场秩序罪108

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如何认定108

非法经营罪应如何具体认定114

网上非法销售CD唱片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22

送水工伪造水票并销售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25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31

驾车撞人后未停车救助,致使被害人被其他车辆碾死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31

追赶被害人欲加伤害,致其跳河溺死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37

以欺骗手法挟持人质勒索赎金的行为是否属于“绑架”行为,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142

在自己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时,实施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46

侵犯财产罪150

在户内对户主以外的人员实施抢劫的,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150

以暴力胁迫他人交出财物后,趁人不备夺取逃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56

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劫取他人钻戒,并要求他人用现金将钻戒赎回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58

将已知道密码的手机充值卡出售后再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62

洗车时未申明而留置于车内的钱物,属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还是遗忘物167

误将雇主财物当作垃圾处理,发现后据为己有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71

连续实施诈骗行为涉及数个诈骗罪名的情况应如何处理174

合伙人骗取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77

诱骗他人参赌,并设置圈套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84

骗取他人信任,借用手机后溜走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88

拎取他人遗忘在停放于公共场所自行车上皮包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94

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房产登记备案转移至亲属名下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00

被害人临时主动增加支付的钱款,是否应计入敲诈勒索犯罪数额204

扰乱公共秩序罪209

伪造公司印章骗取被害单位服务费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09

殴打他人后临时起意索取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12

网络赌球行为应如何定性,赌博犯罪的共犯应如何认定215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219

介绍同性卖淫是否构成介绍卖淫罪219

贪污贿赂罪222

利用职务之便截留退费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22

将国有资产隐匿,并转移至由国有公司改制的民营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28

无明确请托事项,上级收受下属钱款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受贿罪235

以暗示方式索要财物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受贿罪239

名为混合投资、实为国有资本单独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能否认定为国有公司243

渎职罪251

间接因果关系能否构成玩忽职守罪251

应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259

释疑部分259

被盗移动电话SIM卡内预存话费是否应计入盗窃数额264

协警、联防队员能否成为刑讯逼供罪的主体266

伪造学历证明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67

单方具有斗殴故意并实施互殴的能否认定为聚众斗殴罪270

单方聚众能否认定为聚众斗殴罪272

临时起意聚众斗殴能否认定为聚众斗殴罪273

聚众斗殴致无辜者伤亡的应如何定性274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如何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276

为他人介绍购买仅用于吸食的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78

行为人滥用执行权力,非法获取已被法院查封、扣押财产的行为应如何认定280

如何界定徇私枉法罪中的“情节严重”283

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竞合时,如何选择适用的罪名284

如何理解徇私枉法罪中的“利用职务便利”286

如何理解徇私枉法罪中的“徇私”288

徇私枉法罪中的“有罪”原案应如何认定290

如何认定私放在押人员罪中的“情节严重”292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情节严重”应如何认定293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情节严重”应如何把握294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应如何认定295

如何理解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中的“犯罪分子”297

如何区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包庇”行为299

如何认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中的“情节严重”302

对已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后,是否需要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