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 第3卷 历史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与诠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 第3卷 历史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与诠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393587.jpg)
- 罗福惠,朱英主编;何卓恩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505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辛亥革命-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 第3卷 历史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与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1911—1926年国内的辛亥记忆、存史与初步研究7
一 革命志士的辛亥记述7
二 其他人士的辛亥记述26
三 辛亥革命的初步研究48
第二章 1927—1949年国内的辛亥革命研究64
一 1927—1937年正统派的辛亥革命研究64
二 1927—1937年非正统派的辛亥革命研究77
三 1937—1945年的辛亥革命研究99
四 1945—1949年的辛亥革命研究112
五 国民政府时期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特点及地位119
第三章 1949年后中国大陆学者辛亥革命研究的进展131
一 1949—1965年辛亥革命研究的起步131
二 1966—1976年辛亥革命研究的顿挫139
三 1977—1991年辛亥革命研究的崛起143
四 1991年后辛亥革命研究的稳步推进162
五 “阶段”辩证谈181
第四章 1949年后大陆学界辛亥革命研究若干重要关注点185
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185
二 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192
(一)资产阶级的形成时间192
(二)阶层划分与政治态度195
三 辛亥革命的性质201
(一)“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争201
(二)“资产阶级革命论”与各种非资产阶级革命论之辩204
(三)多元的论说210
四 对革命派的评价问题213
(一)兴中会的誓词213
(二)同盟会的构成方式215
(三)共进会的成立是否分裂同盟会219
(四)光复会与同盟会的是非恩怨221
(五)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是否属于分裂223
五 对立宪派的评价问题226
(一)立宪派的阶级基础226
(二)立宪派是谁的同盟者229
(三)投机革命还是真心革命231
六 对清廷的评价问题234
(一)对外的实质234
(二)改革的本质239
七 武昌起义何以成功244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探讨244
(二)20世纪80年代初的热烈讨论247
(三)稳定期的零星探讨255
八 革命成败256
(一)有成功的一面有失败的一面说256
(二)失败说259
(三)成功说262
(四)“失败说”何以占主流?264
第五章 1949年后台湾学界对辛亥革命的重建与解释267
一 台湾学界研究辛亥革命的承转盛微267
(一)1950—1960年间对撤退前辛亥革命研究的承袭268
(二)1960—1980年间行为科学的兴起和辛亥革命研究范式的转换270
(三)1980—1990年两岸互动与辛亥革命研究的繁盛280
(四)1990—2010年台湾政治转型与辛亥革命研究的逐渐式微289
二 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史实的重建297
(一)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背景的重建298
(二)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过程的重建306
(三)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结果的重建318
(四)对台湾学者重建辛亥革命史实的几点感想326
三 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原因、性质和意义的解释331
(一)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原因的解释332
(二)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解释341
(三)台湾学者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解释348
(四)简要的评论353
第六章 百年来日本的辛亥革命研究355
一 百年来日本的辛亥革命研究进程355
(一)1911—1945年的“当事人+旁观者”述史和为侵略张目的阐释355
(二)1945—1965年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和“新民主主义史观”的影响368
(三)1966—1976年辛亥研究的走上轨道和“人民斗争史观”的如日中天379
(四)1976年后日本辛亥革命研究的全面展开387
二 全面展开时期日本辛亥革命研究的主要问题389
(一)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性质问题390
(二)关于孙中山的思想与革命活动396
(三)关于日本对辛亥革命的反应及对华政策的变迁404
(四)关于革命党人与日本朝野人士的关系407
(五)关于辛亥革命人物417
(六)关于辛亥革命的其他问题422
第七章 百年来美国的辛亥革命研究428
一 前五十年的初步研究429
二 辛亥革命研究高潮的出现及其超越正统倾向439
(一)“研究的出发点”——1965年会议及成果439
(二)谁领导了革命?447
(三)系统清理中国辛亥革命正统论——谢文孙(1975年)460
三 1970年代区域史与地方史的视野462
(一)周锡瑞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1976年)465
(二)路康乐的《中国的共和革命:广东个案1895—1913》(1975年)469
四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美国主流观点的形成473
(一)《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的“辛亥革命”473
(二)西达·斯科克波尔的《国家与社会革命:法国、俄国与中国的比较分析》(1979年)479
(三)萨劳的《辛亥革命的原因与性质》482
五 1980年代后的方向性转折484
(一)新政研究的热潮485
(二)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讨论492
(三)民族主义的研究的拓展499
第八章 百年来其他国家学者的辛亥革命研究505
一 法国的辛亥革命研究505
(一)法国研究辛亥革命的阶段506
(二)法国的辛亥革命研究概况509
(三)白吉尔、巴斯蒂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简介514
二 俄国辛亥革命研究概述523
(一)沙皇俄国末期对辛亥革命之关注523
(二)苏联时期辛亥革命研究的概况525
(三)俄罗斯时期对辛亥革命的继续探讨545
后记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