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镇江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镇江港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4755345.jpg)
- 陈敦平主编;赵增麟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0722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水路运输(地点: 镇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镇江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代部分1
绪论1
第一章 古代的镇江港(1840年以前)1
一 江南地区及长江下游早期的航运活动2
第一节 镇江港的初步形成2
二 可供靠泊的天然港湾3
一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4
三 东吴的军事要港4
二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6
三 腹地及腹地经济7
四 港口发展述要8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镇江港的兴起8
一 南北大运河对镇江港的影响8
二 太湖地区河漕、贡运的必经之地9
三 港口转运漕粮10
四 甘露港和海鲜河14
五 港口的仓储15
六 著名的渡口及其管理17
七 古代的航道工程与镇江港18
一 仍是漕粮中转要港20
第三节 明清时期镇江港的发展20
二 长江中上游及南北商货的中转港24
三 港口对地区经济的影响29
四 港口管理机构的设置32
近代部分44
第二章 镇江港向近代港口发展(1840~1912年)44
第一节 镇江辟为通商口岸的前后45
一 鸦片战争镇江之役的江面之战45
二 太平天国在镇江对航权的维护47
三 《天津条约》的签订及镇江开埠的经过49
四 英租界的设立50
五 镇江海关的设立及其作用53
第二节 外国航业对港口的入侵55
一 入侵镇江港的第一家外国航运企业——旗昌轮船公司56
二 太古、怡和两大公司在镇江港口的经营活动57
三 日清公司的镇江代理店58
四 港内的外国油轮公司59
第三节 中国航运企业在镇江港的兴起61
一 招商局镇江分局的设立与早期的发展61
二 民营小轮业的兴起65
三 港内的义渡及义渡局的创立67
一 港口的码头、库场及其他设施69
第四节 初具规模的近代港口69
二 港口寄泊区域及航道维护71
三 港口的航政、港务管理及其机构72
第五节 港口与进、出口贸易74
一 港口与商业贸易74
二 办理洋货内运业务的最大口岸78
第六节 港区河床的变迁79
一 瓜洲的塌坍与金山的成陆79
二 江中沙洲的潜滋暗涨81
一 民族航运企业在镇江港的经营活动88
第一节 民族航运企业在港口的曲折发展88
第三章 港口的曲折发展与逐渐衰落(1912~1945年)88
二 镇江小轮业的曲折发展与竞争91
三 镇江航政办事处的成立95
第二节 港口的淤浅与港区的东迁96
一 征润洲不断扩涨,港内淤浅日趋严重96
二 码头的迁徒和港池的东移98
三 孙中山先生对镇江港整治、兴建的规划与设想99
第三节 津浦铁路通车后对镇江港的影响100
一 运河腹地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被取代100
二 港口货运业务和进、出口贸易的逐年下降102
二 收管在港德国船只106
第四节 挽回航权的斗争及租界的收回106
一 焚毁外国商轮106
三 英租界的收回107
第五节 日军占领下港口的凋敝108
一 镇江沦陷,港口落入日军之手108
二 在镇江港的日、伪航运企业110
三 日军对镇江港港航设施的破坏115
第四章 镇江港的短暂复苏(1945~1949年)120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对镇江港日、伪航运企业的接收121
一 两个机构同来接收121
二 接收的敌伪产业122
一 复员后的镇江招商分局125
第二节 镇江港航业的恢复125
二 中华旅运社镇江分公司的建立133
三 小轮业的恢复和各家公司的合作联营135
四 港口的轮船业同业公会138
第三节 封建把头的争霸割据和码头工人的苦难生活139
一 以地段划分势力范围的封建把头139
二 老虎码头的由来141
三 码头工人的苦难生活142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混乱的港口运输143
一 频繁的军运143
二 封江断航与封锁港口146
三 镇江解放前夕的护港斗争147
现代部分151
第五章 港口生产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7年)151
第一节 镇江港的解放152
一 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152
二 军事接管招商局镇江分局152
第二节 港口恢复生产156
一 恢复通航156
二 转运粮、煤,支前救灾,支援工业城市157
三 港口吞吐量逐年回升158
一 新型管理体制的建立159
第三节 统一港口管理159
二 统一码头管理161
三 统一港口装卸162
第四节 港口生产的持续发展164
一 港口吞吐量的增长164
二 增建港口设施165
第五节 镇江老港区进港航道的萎缩166
第六章 镇江港在调整中前进(1958~1965年)168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镇江港169
一 “大跃进”给镇江港带来的问题169
二 “大跃进”时期镇江港的发展和变化170
一 港口内部的调整工作175
第二节 港口的调整与发展175
二 港口生产稳步发展178
第三节 港口管理体制的变动181
一 港口管理体制的下放181
二 试行长江运输托拉斯体制183
三 港区航政的多头管理与统一管理184
第四节 机械化装卸的发展和港口设施的改善185
一 港口机械的使用和装卸效率的提高185
二 码头、库场的增建改造及其他港务设施的改善186
第五节 老港区进港航道的整治187
三 谏壁电厂码头的兴建187
第七章 港口在艰难中发展(1966~1976年)190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港口生产191
一 “文革”初期港口的严重混乱191
二 “文革”中后期港口生产的几次反复193
第二节 码头建设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196
一 码头建设196
二 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198
三 航标技术的进步199
一 新港区的选址200
第三节 大港深水港区的筹建与一期工程200
二 大港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施工202
第四节 镇扬河段的演变和治理203
一 镇扬河段的演变概况203
二 镇扬河段的整治204
第八章 港口的振兴时期(1977~1987年)206
第一节 大港深水港区的建设206
一 大港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缓建与续建206
二 大港港区建成投产208
三 组建第二作业区212
一 兴建高资石灰石专用码头214
第二节 其他港区的整治、改造和发展214
二 改造和扩建6号码头215
三 地方港航企业码头的建设216
四 货主码头的建设和发展222
五 “中口袋”方案的实施和新引航道的通航226
第三节 港口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229
一 装卸机械的更新和发展229
二 增设锚地,增添港务船舶230
三 通信导航设施的更新233
一 调整生产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手段236
第四节 加强港口管理改善服务经营236
二 改变港航管理体制,港口为多家服务238
三 整顿企业,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238
第五节 港口运输生产的变化和发展239
一 货物运输业务稳步上升239
二 发展港口的客运和旅游运输业务241
三 汽车渡的发展和轮渡的衰落243
第六节 航政管理的加强和航道维护的改进244
一 水上交通管制的实施244
二 航道的维护和管理技术的提高246
一 职工物质生活的改善247
第七节 职工生活福利的提高247
二 职工福利事业的发展248
三 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250
第八节 镇江港口对外开放和开放后的新局面251
一 镇江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251
二 港口开放后的新局面253
结束语256
附录一 镇江港大事记258
附录二279
镇江港务局历届行政负责人名单表279
镇江港务局历届党委负责人名单表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