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节日娱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宁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2444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节日娱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古代二十四节气和时岁习俗1
一、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产生和内容1
目录1
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3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3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4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4
惊蛰5
春分5
立春5
雨水5
各个节气时间和含义5
清明6
谷雨6
立夏6
小满6
芒种6
处暑7
立秋7
小暑7
大暑7
夏至7
白露8
秋分8
寒露8
霜降8
大寒9
小寒9
冬至9
大雪9
小雪9
立冬9
民俗节日与农耕、季节时令10
立春11
雨水11
惊蛰12
春分12
清明13
谷雨13
小满14
立夏14
芒种15
夏至15
小暑16
大暑17
立秋17
处暑18
白露18
寒露19
秋分19
霜降20
立冬20
小雪21
大雪21
冬至22
小寒23
大寒23
三、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习俗24
立春风俗24
惊蛰吃梨、打小人28
雨水习俗28
春分吃春菜29
清明踏青29
谷雨采茶30
立夏“消夏”30
小满抢水31
夏至多习俗31
过大暑33
立秋节33
白露秋分祭月34
处暑谢土地34
霜降习俗35
立冬习俗35
冬至消寒36
小、大寒37
四、二十四节气谣谚谣歌拾零37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娘面37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38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38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39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39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39
反了春,冻断筋40
有关春分的谚语41
夏、冬九九歌42
第二章 中华各个地域、民族的传统节日43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承和特点43
起源和特点43
丰饶习俗的传承46
二、重要传统节日习俗大观47
春节47
春节由来的传说49
春节的习俗50
春节食俗53
地戏54
庙会55
鹤山春节习俗55
客家春节习俗57
上海崇明年俗63
台湾春节习俗拾趣66
香港年俗69
元宵节70
元宵节的由来71
元宵节习俗72
悠久丰富的元宵节习俗——灯会、灯谜77
清明节83
荡秋千85
蹴鞠85
踏青85
植树85
放风筝86
清明送麻糍86
端午节由来88
端午节88
赛龙舟90
端午食粽91
佩香囊92
悬艾叶菖蒲92
七夕乞巧节93
七夕的由来94
乞巧七夕的习俗95
中秋节98
中秋节的由来99
中秋节的习俗100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01
古代中秋习俗104
奇特的中秋习俗105
重阳节107
重阳节的起源107
重阳节的习俗108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109
腊八节111
腊八节的起源111
几种有名的腊八粥配方112
腊八节习俗112
冬至节113
冬至节的由来114
冬至节的风俗115
民间其他节日和习俗116
人日116
填仓节117
二月二,龙抬头118
花朝节119
三月初三120
天后诞辰120
药王诞辰121
关帝诞辰122
天贶晒虫122
中元节123
祭祖节(寒衣节)124
下元节125
民间节日的游乐活动126
天津民俗花会瞧皇会129
北京“香会”132
藏族134
少数民族过汉历春节风俗134
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习俗大观134
彝族135
壮族136
布依族136
满族136
侗族136
白族137
土家族137
黎族137
仫佬族138
达斡尔族138
傈僳族138
拉祜族138
独龙族139
鄂伦春族139
赫哲族139
基诺族139
蒙古族140
丰富多彩的各族传统节日140
蒙古族140
朝鲜族143
傣族144
布朗族146
满族148
纳西族150
藏族151
侗族162
傈僳族166
瑶族167
佤族169
仡佬族171
鄂温克族172
苗族174
白族185
土族188
锡伯族192
彝族193
土家族196
达斡尔族199
壮族200
哈尼族201
拉祜族204
仫佬族207
普米族208
基诺族208
布依族209
哈萨克族210
水族213
羌族215
塔塔尔族216
回族216
怒族216
黎族217
撒拉族217
乌孜别克族217
独龙族217
维吾尔族218
畲族218
柯尔克孜族218
鄂伦春族218
俄罗斯族218
毛南族218
德昂族219
塔吉克族219
京族219
赫哲族219
东乡族220
阿昌族220
保安族220
珞巴族220
高山族220
景颇族221
四、节日传说故事集粹224
第三章 中华民间传统祭祀习俗259
一、华夏先祖的祭祀风俗259
炎黄五帝260
中国古代祭祀之始——祭祀炎帝260
祭祀华夏之祖——炎帝和黄帝261
历代祭祀炎黄262
敦厚淳朴的重阳民祭263
五帝之说265
祭祀炎帝和农耕文明266
历代祭祀炎黄的奠仪268
台湾祭祀炎帝270
大禹祭祀271
浙江大禹陵祭祀活动271
四川祭祀大禹活动273
民间清明祭祀与扫墓习俗275
黄帝陵新祭祀典礼277
启用天子等级的青铜祭器277
新增了大型祭祀乐舞278
迎祖追远祭活动278
古代民间供奉行业神的习俗279
二、中国各类祭祀风俗便览279
关公祭祀281
官祀281
民祀283
金秋大祭284
财神的祭祀285
灶王祭祀285
祭灶种种285
北京的祭灶风俗287
清代汉人的祭祀习俗291
火神的祭祀291
徽州祭祀祠堂风俗292
无锡祀祠风俗293
烧田财293
怀蚕种293
抬猛将293
庙会294
白族的绕三灵294
台湾的祖灵祭295
台湾的布农族射耳祭297
藏族祭祀习俗299
驱鬼避邪的“古吐”祭祀300
“阿亚”的地位及其祭神仪式302
祭祀神灵话桑烟305
蒙古八旗祀祖308
德昂人的祭祀习俗309
“做大贡”311
祭寨神311
甘肃祭祀民歌“神花儿”拾零312
起源和流传区域312
祭谷娘312
古时盛况313
求雨祭祀歌谣314
家庭祭祀活动315
陕北洛川蹩鼓与民间祭祀316
山西晋祠的古代社会祭祀文化318
满族的民间祭祀322
祭祖322
祭星322
松木杆子323
冬至祭天风俗323
祭祀的定期供奉习俗325
古代祭祀用品——饮食具326
古代立生祠的习俗328
茶与祭祀329
民间祭祀的禁忌332
祭者禁忌333
祭时禁忌335
祭地禁忌337
祭品禁忌338
祭器禁忌342
祭仪禁忌344
三、中国民间奇特习俗拾零347
十二生肖的源流、排列与信仰347
北京的五大“镇物”357
福禄寿358
中国的“四灵”民俗359
玉佩符360
行医者的护身符361
第四章 中华民间传统游艺活动363
中国民俗中的狮子364
舞狮364
一、中华各个地域、民族游艺活动大观364
台湾舞狮365
雪狮367
民国时的民间娱乐游艺368
看戏368
游逛新兴的游艺场、商业街369
清末上海游园娱乐370
天津鼓楼近观民俗风情371
老北京天桥的游艺活动372
山西的民间游艺380
河南的马街书会387
河南的和尚顶灯舞388
别出心裁的灵宝骂社火389
古风犹存的开封斗鸡390
郊游踏青的首山酒会392
热闹欢快的周口龙舟赛393
各地棋类游艺394
四川游艺习俗404
满族的游艺活动406
庆祝社火的游艺活动409
结束语——民俗: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