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琴史 外十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琴史 外十种
  • (宋)朱长文撰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1047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01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0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琴史 外十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琴史目录1

提要1

太王3

成汤3

卷一3

帝尧3

帝舜3

大禹3

文王4

王季4

孔子5

周公5

武王5

成王5

箕子7

夷齐7

许由7

介之推8

伯奇8

微子8

子夏9

子张9

史鱼9

颜子9

子路10

闵子10

原思11

曾子11

宓子贱12

楚商梁13

?先13

卷二13

涓子13

琴高13

师襄子14

师旷14

师文15

瓠巴15

伯牙16

荣启期16

钟仪16

师经16

邹忌子17

钟子期17

子桑18

雍门周18

卞和19

宋玉19

屈原19

龙丘高20

霍里子高 屠门高附20

沐犊子20

商陵牧子20

卫女21

三士 离湏明光附21

樗里牧恭 聂政附21

樊姬22

伯姬保母22

百里奚妻22

毛女23

鲁女23

四皓25

元后 赵后附25

卷三25

汉高祖25

汉元帝25

淮南王安26

稷丘君26

窦公26

周太賔26

赵定 龙德27

师中27

司马相如27

张安世27

桓谭28

宋胜之28

刘向28

王昭君28

蔡邕29

马融29

刘昆29

梁鸿29

蔡琰 陈修明附31

孙登32

杜夔32

嵇康33

季流子33

阮瑀33

阮籍33

嵇绍36

张翰37

顾荣37

顾雍37

谢安石38

卷四38

三戴39

王子猷39

刘琨39

袁准39

贺韬40

陶渊明40

宗少文41

沈道虔41

公孙凤41

段丰妻41

王微 侄僧祐附41

王僧虔41

谢希逸41

柳远42

二柳42

萧思话42

王彦43

陶弘景43

郑述祖43

褚彦回43

沈麟士43

杜栖43

吕才44

东皋子44

文中子44

司马子微45

赵耶利45

房公 张镐 李勉附48

元紫芝48

卢藏用48

赵元48

独孤宪公49

韩滉 子皋附49

萧祐50

郭虚舟50

白乐天50

崔晦叔50

卫次公50

薛易简51

李氏女 王氏女51

董庭兰51

陈康52

陈拙53

孙希裕53

宋霁 贺若存附53

甘谠53

太宗55

卷五55

崔遵度56

窦俨56

唐异58

朱文济 赵裔58

朱亿58

欧阳永叔59

范文正公59

赵阅道60

莹律61

卷六61

释弦62

拟象63

明度63

论音64

声歌65

审调65

尽美66

广制66

志言67

叙史68

後序69

御制文71

松弦馆琴谱目录71

提要77

序 附琴川汇谱序80

洞天春晓 宫音81

卷上81

阳春 宫音86

修禊吟 宫音90

风雷引 商音93

桃源吟 商音95

清夜吟 商音96

中秋月 商音97

胶漆吟 商音98

秋江夜泊 商音98

静观吟 商音99

溪山秋月 角音100

苍梧怨 角音104

列子御风 角音108

卷下108

良宵引 角音110

涂山 徵音111

樵歌 徵音115

渔歌 徵音118

关雎 徵音122

山居吟 徵音124

渭濵吟 徵音125

洞庭秋思 徵音126

会同引 徵音127

佩兰 羽音128

汉宫秋 羽音131

春晓吟 羽音133

庄周梦蝶 商角音134

神化引 商角音136

右手139

指法139

松风阁琴谱目录139

卷首139

左手141

目录144

忘机 清宫145

卷上145

九还操 宫音146

释谈 商音148

思贤操 商151

平沙 角153

观涛 角155

卷下155

悲秋 徵156

醉渔 徵158

乐山隐 羽160

玉树临风 羽160

春山听杜鹃 清商162

自序164

序164

抒怀操目录164

沁园春165

万年欢165

水调歌头165

彩云归166

满江红166

水龙吟167

摊破浣溪纱167

醉翁操167

卖花声168

意难忘168

减字木兰花168

减字木兰花169

渔家傲169

羽仙歌169

忆余杭170

意难忘170

清平乐170

点绛唇171

沁园春171

卜算子171

鹧鸪天171

两同心172

法曲献仙音172

忆秦娥172

柳梢青172

长相思173

水调歌头173

临江仙173

越溪春174

意难忘174

玉楼春174

卜算子175

汉宫春第一体175

潇湘夜雨175

高山流水176

临江仙176

减字木兰花176

跋177

提要180

琴谱合璧目录180

序182

上古琴论185

卷一185

五音统论191

礼乐序197

抚琴转弦歌201

五士操论203

鹤浦自叙204

琴之象形205

上古琴赋208

听琴赋213

赞琴词217

琴面诸称218

琴有七要219

琴背诸称219

五音审辨221

五音论考222

十三徽论考223

七弦论考225

指有五功230

指法捷要230

卷二230

身有五谬231

指有五病231

指有五能231

琴有十四不宜弹232

琴有十四宜弹232

指下十善233

琴坛十友233

琴有九不祥234

琴有二十疵235

鼓琴有十二欲236

操琴有十戒236

琴有五变237

辨真断纹238

琴有三等238

辨伪造断纹240

选看琴弦法241

上新旧琴弦法243

打琴弦蝇头法245

琴轸不等价246

做绒扣线须法248

放琴坐席要法250

鼓琴鸣弦要法252

上琴弦要法253

手指讳号257

和弦间勾说258

调弦入弄259

挂琴要法260

造替指法262

古人抱琴势264

琴背选刻字样265

造琴匣说267

弹琴须知269

弹琴启蒙270

杨氏减字法270

右手指法270

左手指法274

卷三279

琴面图279

琴背图280

左右手指讳号图281

右手双弹势282

右手轮指势282

右手拨剌势282

右手和弦势282

左手跪指势283

左手泛指势283

左手飞吟势283

左手按弦势283

黄帝样284

神农样284

虞舜样284

伏羲样284

云和材285

孔子样285

晋师旷样285

虞随样285

钟子期样286

余伯牙样286

列子样286

卫师襄样286

卫师曹样287

闵子样287

革子样287

荣启期样287

卫秦玨样288

燕王刚样288

鲁贺云样288

鲁谢涓子样288

梁鸾289

正合289

清英289

汉绮289

赵胡言样290

魏杨英样290

秦陈章样290

魏师经样290

汉张道样291

秦李斯样291

汉蜀郡司马相如琴291

秦始皇样291

汉马明生样292

汉梁銮样292

罗越黄龙汉师样292

汉蔡邕样292

唐雷威样293

晋刘安样293

宋毛敏仲样293

汉宋朦之样293

臞仙琴样294

柳子厚记霹雳琴294

刘伯温样294

殷师弦样294

宫意考295

宫意考296

商意考297

商意考298

角意考299

角意考300

徵意考301

徵意考302

羽意考303

羽意考304

太古遗音306

阳春 宫音306

酒狂 宫音322

卷四331

复圣操 商音331

思肾操 商音338

客窗夜话 商音350

听琴吟 商音362

白雪 商音367

卷五379

归去来辞 商音379

猿鹤双清 商音387

秋声赋 商音404

卷六415

渔樵问答 商音415

秋江晚钓 商音425

列子御风 角音437

卷七451

樵歌 徵音451

山居吟 徵音465

卷八472

凤求凰 徵音472

禹会涂山 徵音476

卷九496

雉朝飞 羽音496

鹤舞洞天 羽音513

汉宫秋月 羽音520

卷十 伯牙心法533

伯牙心法序533

高山 宫音537

流水 宫音542

冲和吟 宫音547

梅花三弄 宫音551

墨子悲歌 商音560

湘妃怨 商音568

卷十一575

释谈章 商音575

客窗新语 商音586

静观吟 商音600

箕山秋月 角音604

卷十二617

苍梧引 角音617

闺怨操 徵音625

陋室铭 徵音629

耕歌 徵音633

渭滨吟 徵音644

塞上鸿 徵音648

卷十三658

关雎 徵音658

石上流泉 徵音665

水龙吟 羽音669

汉宫秋月 羽音673

沧海龙吟 羽音681

卷十四686

古神化引 商角音686

神化引 商角音693

庄周梦蝶 商角音698

八极游 慢宫调706

大雅 黄钟调713

卷十五721

离骚操 凄凉调721

清商调732

飞鸣吟 清商调735

卷十六745

前赤壁赋 黄钟调745

捣衣 清商调756

卷十七773

乐极吟 蕤賔调773

渔歌 蕤賔调775

阳关操 凄凉调796

阳关三叠 凄凉调808

卷十八808

楚歌 凄凉调814

屈原问渡 凄凉调826

琴跋836

提要839

学古编目录839

原序840

三十五举841

四碑刻品九则845

三古文品一则845

合用文集品目845

一小篆品五则845

二钟鼎品二则845

五附用器品九则846

六辨谬品六则847

七隶书品八则848

八字源七辨849

世存古今图印谱式850

印油法850

附录850

洗印法850

摹印四妙851

取字法851

提要854

印典目录854

天王玉玺855

赤帝符玺855

印典序855

卷一855

原始855

天王符玺855

方寸玺856

制六玺856

龟颔印856

玺节856

乌巢玉玺856

传国玺856

印玺检奸856

制度 上856

印章五字857

玺章印857

紫泥封玺857

皇后玺857

太后玺857

复设玺印858

薨赠印玺858

官印五分858

尚书令印858

佩双印858

官级印质859

印以官名859

铁印炙符859

封禅玺859

女官佩印859

魏贵人印859

齐玺印制860

太子妃玺860

晋太子玺860

女官章印860

王玺860

公车司马印860

公侯印860

太监银章860

宋诸官印860

陈玺章印861

梁印861

唐玺印862

隋玺862

章印异钮862

北齐后玺862

北周玺印862

後周二宝863

奏准制宝863

同文印863

铸印追兵863

置诸官印863

墨印863

制用各宝864

宋宝制度864

卷二864

制度 下864

太子金宝867

太后玉宝867

皇后宝867

御书印868

尊号宝868

贵妃金印868

给奉使印869

印式著令869

诸司铜印869

铸三面印869

会子印870

铸行在印870

铸三省贡举印870

遇事借印870

铸枢密印870

臣下印871

皇后太子宝871

毁假借印871

印冠年号871

辽金玉宝871

给诸司印872

太子宝872

金铸各宝872

位号视印873

蒙古字印873

元制宝玺873

诸司印信874

后妃宝874

明制宝玺874

私印古制876

立王受印877

赐印击楚877

卷三877

赉予877

授印说吴877

受印约从877

请赐印绶878

通经赐印878

赐令尹印878

怀思送印878

赐印击吴878

赐玺赐印878

赐匈奴玺878

赐乌孙印878

赐外夷印879

赐印纠绳879

改授金玺879

印封倭王879

赐刺史印879

赐学士印879

加章就谒879

策赐蜜印879

卒赠金章879

诏假印绶879

佩假侯印879

赐诸王印880

赐公主驸马印880

曲赐金印880

赐皇帝宝880

赐诸王等印880

赐大臣印记881

赐太子印881

赐给诸官印881

赐玉押印881

赐方士印881

赐皇后印881

奉上遗玺882

流传882

赐太监印记882

赐方士印882

垦地得玺883

玺出汉水883

探井得玺883

锄园得印883

营庙得玺883

成都玉印883

得印改年883

发冢得印883

弃玺草间884

治第得玺884

刺史奉玺884

得玺怀还884

淮水得玺884

遣送玉玺884

石阙得玺884

玺鬻之市885

右将军印885

汾水得玺885

龙门得玺885

涧中得玺885

于阗玉印885

槐里获玺885

玺投佛寺885

寿亭侯印886

朱胜私印886

巧工司马印886

咸阳得玺886

上献玺宝886

获宋辽宝887

上传国玺887

校尉印887

阴阳字印887

金关印888

出玺鬻之888

浚河得印889

得印名子889

绣衣执法大夫印889

仓印889

楷字印889

刘胜印889

周恶夫印889

二十字印889

谋克印890

龙神印890

名同古印890

泥印890

寿亭侯印890

纳玺而去891

置玺再拜891

卷四891

故事891

效玺名卑892

纳地效玺892

欲地制玺892

归印散财892

得丞相玺892

鼓琴受印892

解印间行892

归印让贤892

印迎不往892

封印而亡893

操印立王893

作乱矫玺893

斩守佩印893

藉筹销印893

封玺降道893

予印令反893

解印辞归894

持印弄之894

印刓不与894

赐印下城894

佩印有隙894

夺印易置894

说将解印894

立茅受印895

卧受印绶895

上天子玺895

绾玺不反895

私受梁印895

令奴作玺895

病不受印896

持印拜将896

取玺按剑896

就次发玺896

持手脱玺896

燕衔天玺896

印何累累896

出玺投地897

临崩付玺897

视印列拜897

上印亡命897

谢不受印897

闻济解印897

大行前受印897

叱召带印898

赐印皆降898

椎破故印898

推印不受898

得印从谏899

石有玉玺899

得印佩之899

上印就第899

置印固让899

上印乞归899

上书正印899

构陷收印899

刻玺铸印899

遭难印存900

以锥画印900

得印称皇900

因师获印900

游平卖印900

先佩印绶900

大会陈印900

印污腐尸900

使筮印囊901

相印知辱901

举玺向肘901

以玺抵轩901

问玺所在901

自以玺付901

好金作印901

印绶易饼901

得印知徵901

问玺出奔902

捩指夺玺902

改元天玺902

以印封行902

请印假授902

诈印启主902

刮印龟背902

貂蝉佩玺902

堕印损钮903

鹊飞化印903

求玺叱之903

变服受玺903

号奉玺君903

印龟左顾903

印贵仍旧904

望风投印904

相印知祚904

穿井得印904

耻服其章904

取印系肘904

得玺为氏905

刻印惊失905

卧不解玺905

印讵可解905

裹石诳印905

铸印六毁905

天雨玉玺905

青衣授印906

天帝授宝906

私玺雾塞906

佩印沸腾906

宅成玺至906

奉玺来降906

印选进御906

倒印追兵907

解印而逸907

徒步挟印907

失印不问907

捍贼还印907

不敢当印907

佩四将印907

览印以问908

倒印激将908

倒印定军908

窃宝迎唐908

携宝自焚908

梦遗六印909

先印後书909

印违诏格909

赍印符梦909

失印论罪909

生谳伪印909

道中夺印909

梦中吞印910

斯须取印910

易印避祸910

卧起怀印910

辨印忤旨910

投印登第910

衣帛印印910

印召风雨911

得印兆子911

于阗异宝911

入省秤印911

官合印文911

除官如印911

朱记代印911

块土铜章912

女谏买印912

夺玺不与912

磨玺改物912

上玺云祥912

印绶怒张913

印绶飞起913

印镇疫祟913

固玺914

六都印914

卷五914

综纪914

辨物玺之914

玺书914

怀银黄915

黄金印915

六国印915

五国印915

怀金印915

玺之于涂915

金印葬915

负玺915

金刚灵玺915

弃印不从915

无功夺印915

十腰银艾916

半章印916

得印一匮916

受玺旁午916

收印千八916

掠印簿入916

印之以玺916

牧守印916

五寸印916

五色印916

神皇玺917

年号小印917

发冢取玺917

六印磊落917

佩汉印917

上印归邸917

身逃亡印917

金银印917

遗印不用917

呼弟佩印917

姬佩后玺917

鸭头杂印917

拜陵负玺917

用废官印918

八印918

神灵玺918

负玺登楼918

金不供印918

封印附计918

赐节铸印918

盛印於囊918

收印改宝919

收印919

试卷用印919

分日知印919

轮日知印919

纳三省印919

银青金紫919

印绶随葬919

监督关防920

改御史印920

押字用印920

厌水灾印920

军旋上印920

印曹921

掌玺921

金铸关防921

真人金印921

印信922

玺书章印922

监印官922

集说922

释玺922

释印922

玺以玉922

汉晋印923

考古印923

龟钮虎钮923

周正隆平923

相印923

印不可妄评924

古印足藏924

唐宋无佳印924

详定印文924

识字制印924

印章宜小924

印称枚924

图书记925

作印从古925

一名数印925

刻符书925

篆可入印925

钿阁女子926

文氏印926

印薮926

雕玉法绝926

作印名人926

书画印927

押字小玺927

杂录927

玺中有字927

蛟龙文印927

种龙印927

鹿形啖印927

胡字印927

飞白字印927

象形文印927

制陶印927

朱宫印928

印封其户928

天生印文928

马印928

佩印制虎928

白章印928

枣心印928

桃根印928

符玺軿字929

腰间有印929

三庭印929

膝上有印929

梦印929

印鱼929

印章骈字930

印品931

评论931

卷六931

明印932

元印932

三代印932

秦印932

汉印932

魏晋印932

六朝印932

唐印932

宋印932

水晶印933

玛瑙印933

玉印933

金印933

银印933

铜印933

象牙印933

犀角印933

宝石印933

臣印934

名印934

石印934

磁印934

官印934

堂室斋阁印935

道号印935

之字印935

表字印935

地名小字印935

白文印936

龙虎936

书柬印936

诗句印936

成语印936

引首印936

回文印937

朱白相间印937

朱文印937

急就章938

凿印938

三字印938

四字印938

五字印938

铸印938

刻印938

摹印法939

镌制939

碾印939

印式939

印钮939

增减940

章法940

作印法940

摹印篆940

光941

苍941

那移941

学古941

章法941

结构941

满941

纵横941

刀法942

雅942

沉著942

停匀942

灵动942

写意942

天趣942

拭印943

印印法943

刻玉印法943

铸印法943

诸绶制度944

绶944

卷七944

器用944

印系945

青羽945

宫女玄绶945

乘舆绶945

丙丁文绶945

花绶946

寸印丈绶946

华绶946

五色绶946

灵飞绶946

佩两绶946

解绶以赐946

带三绶946

青緺946

紫艾绶946

朱绂947

朱组青绂947

萧朱结绶947

金龟紫绶947

以绶绞947

纶组縌绶947

白绶947

後周组绶948

陈绶制度948

绿綟绶948

齐绶制948

著绶948

玉环绶949

法官绶949

隋绶制度949

有绶有绂949

宋制绶949

吐绶鸡950

鼠咋紫绶950

虎头绶950

虎头绶950

明绶制并宝池宝匣950

私印绶950

印笥951

印套951

玺室951

兰金之泥951

宝盝951

印衣951

印囊951

石952

铜952

刀952

凿952

床952

金银952

黑印色953

印色953

牙953

蜡953

泥953

鞶囊954

绶笥954

印油954

艾954

印池954

武后玉玺歌955

秦皇玉玺行955

卷八955

诗955

长乐未央玉玺歌955

秦玺歌955

吴郡陆友仁得白玉方印诗956

卫将军玉印歌956

老姑投国玺956

王氏后956

献穆后956

宋侍中956

郑夫人956

司马相如玉印歌957

题姑苏陆友仁藏卫青玉印957

卫将军歌957

金石歌送友赴试958

古铜章歌958

购得古铜印歌958

题印囊959

古铜印959

陆子友仁得古铜印诗959

咏古印959

决道弟得小金印以诗赠之959

古印959

获玉印959

印铭960

印铭960

和陆鲁望印囊960

寿山印石歌960

印泥歌赠沈子960

虎符歌960

铭960

印铭960

绶笥铭961

龙文印笥铭961

印铭961

印衣铭961

印斗铭961

受命宝赋962

印赋962

箴962

符玺令箴962

赋962

青宫受宝颂964

颂964

咸阳获宝符赋964

传国玺谱965

谱965

玉玺谱966

天启甲子九月临漳民邢一泰於漳河西畔得玉玺奏疏967

疏967

代任参贺玉玺表968

贺上传国宝表968

表968

代崔彧进传国玺笺969

笺969

秦玺论972

论972

传国玺论973

玉玺传授本末记974

记974

印薮序975

杨氏集古印谱序975

序975

吴氏印谱序975

玉玺考976

考976

启976

请周翼微刻印启976

印典跋978

提要979

羯鼓录目录979

羯鼓录981

太簇商986

太簇宫986

诸宫曲986

食曲987

诸佛曲调987

太簇角987

雅乐部989

原序989

乐府杂录目录989

驱傩990

鼓吹部990

云韶乐990

清乐部990

龟兹部991

鼓架部991

熊罴部991

歌992

胡部992

俳优993

舞工993

琵琶994

箜篌995

筝995

觱篥996

笛996

笙996

拍板997

鼓997

五弦997

方响997

琴997

阮咸997

羯鼓997

望江南998

文叙子998

安公子998

黄骢叠998

离别难998

夜半乐998

雨霖铃998

康老子998

去声宫七调999

上声角七调999

杨柳枝999

倾杯乐999

道调子999

傀儡子999

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999

平声羽七调999

上平声调1000

入声商七调1000

提要1001

棋经目录1001

权舆篇第三1003

得算篇第二1003

原序1003

棋局篇第一1003

审局篇第七1004

自知篇第六1004

合战篇第四1004

虚实篇第五1004

名数篇第十一1005

洞微篇第十1005

度情篇第八1005

叙正篇第九1005

杂说篇第十三1006

品格篇第十二1006

原跋1007

二曰侵凌1009

一曰布置1009

棋诀目录1009

原序1009

论棋诀要杂说1010

四曰取舍1010

三曰用战10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