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系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明忠,顾斌,韩伟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478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通信系统-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通信系统及通信网1
1.1 通信系统概述1
1.2 通信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2
1.2.1 通信系统的定义2
1.2.2 通信系统的组成3
1.2.3 数字通信基本质量指标4
1.3 通信系统的分类5
1.4 通信网概述6
1.5 通信网的结构及组成7
1.5.1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7
1.5.2 通信网的物理拓扑结构7
1.5.3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9
1.5.4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0
1.6 现代通信网分类11
1.6.1 通信网的分类11
1.6.2 电话网12
1.6.3 数据网13
1.6.4 有线电视网络17
1.6.5 接入网18
1.6.6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21
1.7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22
习题24
2.1.1 交换技术的发展25
第二章 程控交换系统25
2.1 电话交换简介25
2.1.2 电话交换网的组成28
2.1.3 用户交换机与公用电话网的连接29
2.1.4 程控交换机的服务功能30
2.1.5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优越性33
2.2 数字交换网络35
2.2.1 时隙交换的基本概念35
2.2.2 多级组合交换网络37
2.2.3 交换网络的控制38
2.3.1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基本结构39
2.3 程控交换机硬件组成39
2.3.2 用户电路41
2.3.3 中继器45
2.4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48
2.4.1 软件系统的结构48
2.4.2 对软件系统的要求49
2.4.3 程序控制基本原理50
2.4.4 呼叫处理软件51
2.5 交换机的信令系统53
2.5.1 信令的概念54
2.5.2 信令的分类55
2.5.3 信令方式56
2.6 智能网60
2.5.4 信令网60
2.6.1 智能网体系结构61
2.6.2 智能网业务62
习题63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65
3.1 概述65
3.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65
3.1.2 光纤通信的特点66
3.1.3 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68
3.2 光纤与光缆68
3.2.1 光纤导光的原理69
3.2.2 光纤的种类与结构69
3.2.3 光纤的损耗特性71
3.2.4 光纤的色散特性73
3.2.5 光缆的结构和种类74
3.2.6 光纤与光缆的制造方法77
3.2.7 光纤的连接与光缆的敷设78
3.3 光端机的组成79
3.3.1 光发射机79
3.3.2 光接收机81
3.4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83
3.4.1 光中继器83
3.4.2 监控系统84
3.4.3 波分复用技术(WDM)85
3.5.1 光纤测量的概述86
3.5 光纤的测量86
3.5.2 单模光纤模场直径的测量87
3.5.3 光纤损耗特性的测量88
3.5.4 光纤色散与带宽测量89
习题91
第四章 扩频通信系统92
4.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92
4.1.1 扩频通信的定义92
4.1.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93
4.1.3 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94
4.1.4 扩频通信的工作原理96
4.1.5 扩频通信的工作方式97
4.2.1 直扩系统的组成与原理99
4.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99
4.2.2 几种常用的伪随机码102
4.2.3 直扩信号的发送与接收108
4.2.4 直扩系统的同步112
4.2.5 直扩系统的性能118
4.3 跳频系统121
4.3.1 跳频系统概述121
4.3.2 跳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127
4.3.3 跳频系统的同步129
4.3.4 跳频图案的产生与选择132
4.4.1 采用混合式扩频系统的原因133
4.4 混合式扩频系统133
4.4.2 几种常用的混合式扩频系统136
4.4.3 混合式扩频系统的适用环境138
习题140
第五章 微波通信系统141
5.1 微波通信概述141
5.1.1 微波通信的发展141
5.1.2 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142
5.1.3 地面微波中继通信142
5.1.4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在整个通信网中的位置143
5.2 微波通信系统143
5.2.1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43
5.2.2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波道及其射频频率的配置144
5.3 微波传输信道147
5.3.1 传播特性147
5.3.2 大气效应148
5.3.3 地面效应149
5.3.4 衰落及分集接收150
5.4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52
5.5 微波传输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154
5.5.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154
5.5.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156
5.5.3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2PSK)及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158
5.5.4 四相相移系统(QPSK)161
5.5.5 正交幅度调制(QAM)162
5.5.6 调制方式的选择164
5.6 我国微波通信的发展趋势164
习题165
第六章 卫星通信系统166
6.1 概述166
6.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166
6.1.2 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特点167
6.1.3 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168
6.1.4 卫星通信传输线路性能参数168
6.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169
6.3.1 多址方式的信道分配技术171
6.3 卫星通信的多址连接方式171
6.3.2 多址连接方式172
6.3.3 四种多址连接方式的比较174
6.4 通信卫星的组成175
6.4.1 控制系统176
6.4.2 入轨和推进系统176
6.4.3 天线系统177
6.4.4 遥测指令系统177
6.4.5 卫星转发器(通信系统)177
6.4.6 电源系统178
6.4.7 温控分系统178
6.5.1 天线馈电系统179
6.5 卫星地面站179
6.5.2 地面站发射系统181
6.5.3 地面站接收系统184
6.5.4 信道终端系统185
6.5.5 通信控制系统186
6.5.6 电源系统186
6.6 卫星通信的新技术186
6.6.1 VSAT卫星通信系统187
6.6.2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92
习题194
7.1.1 移动通信的特点195
7.1.2 移动通信的分类195
7.1 移动通信的定义与特点195
第七章 移动通信系统195
7.1.3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196
7.1.4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98
7.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198
7.2.1 频率管理与有效利用技术199
7.2.2 区域覆盖与网络结构201
7.2.3 信令202
7.3 GSM移动通信系统204
7.3.1 GSM系统概述204
7.3.2 路由及接续208
7.4 CDMA移动通信系统214
7.4.1 CDMA系统概述215
7.4.2 CDMA系统结构217
7.4.3 CDMA系统的功能结构220
7.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24
7.5.1 3G主要技术标准224
7.5.2 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225
7.5.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227
7.6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229
7.6.1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定义229
7.6.2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229
7.6.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230
7.6.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232
7.7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233
7.7.1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233
7.7.2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234
习题237
第八章 现代通信系统实训238
8.1 概述238
8.2 现代通信系统实训238
8.2.1 实训内容简介238
8.2.2 实训内容举例245
附录 英汉词汇对照254
参考文献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