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北京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北京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397300.jpg)
- 《当代中国的北京》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189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北京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
第二节 历史上的北京6
一、北京猿人的故乡——华北的重镇6
二、各民族共同开拓经营的千年古都8
三、革命与爱国的传统12
第三节 解放前夕的北京概貌16
第一编 北京三十九年的发展历程23
第一章 北平的和平解放与人民首都的建立(一九四八——一九五二年)23
第一节 北平的和平解放与接管23
一、平津战役的军事形势23
二、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北平地下党26
三、北平的和平解放31
四、按系统进行全面接管35
第二节 迎接新中国诞生和定都北京40
一、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莅平40
二、建立人民政权和安定全城社会秩序41
三、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43
第三节 北京的民主改革和恢复发展生产45
一、加强人民政权建设45
二、完成市郊土地改革47
三、镇压反革命活动49
四、初步治理环境,改善市政基础设施52
五、恢复发展城市工商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55
六、全市兴起政治学习的热潮60
第二章 编制首都建设蓝图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64
第一节 首都建设蓝图的提出和初步实施64
一、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64
二、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初步实施65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首都工业建设69
第二节 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71
一、实现首都郊区的农业合作化71
二、实行手工业的合作化77
三、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0
四、天安门大会庆祝首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86
第三节 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87
一、建设全国最大的高等教育基地,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87
二、中关村“科学城”雏形的形成和科学研究的兴起89
三、振兴文学艺术和加强文物管理89
四、医疗卫生网初步形成91
五、形成良好的首都风尚92
六、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94
第三章 首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和在调整中继续前进(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97
第一节 首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97
一、改建天安门广场和兴建国庆十大工程97
二、工业建设和地方科技事业的兴起103
三、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107
第二节 首都建设在曲折和困难中进行111
一、天坛大会前后首都建设的失误111
二、纠“左”和《前线·发刊词》的发表115
三、团结一心为战胜经济困难而斗争117
第三节 首都建设的全面调整120
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首都建设经验120
二、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22
三、调整后首都建设的新发展12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十年动乱中的首都建设(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126
第一节 “造反”风暴席卷北京126
一、批判《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序幕揭开126
二、改组中共北京市委,各级机关陷于瘫痪128
三、红卫兵“扫四旧”,城乡一片混乱129
四、停课“闹革命”,革文化的命132
第二节 首都经济的建设和破坏133
一、首都经济在破坏中发展的背景133
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中断和后果135
三、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缓慢137
四、农业生产单一,商品经济萎缩139
第三节 天安门事件与“四人帮”的覆灭141
一、天安门事件前后的形势141
二、首都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奋斗143
三、“四人帮”加紧反革命活动及其覆灭144
第五章 首都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七年)146
第一节 拨乱反正,开创首都工作新局面146
一、首都人民揭批“四人帮”的斗争146
二、抓紧落实干部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148
三、端正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150
四、提出全面开创首都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52
第二节 首都建设纳入“四项指示”和《十条批复》轨道153
一、编制新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53
二、贯彻《十条批复》的要求155
三、北京城市建设的新发展159
第三节 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60
一、改革从农村开始160
二、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和调整产业结构163
三、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65
四、打开大门,积极开放169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172
一、抓好以理想、道德和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建设172
二、加强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173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175
第五节 九年建设的成果177
一、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77
二、经济事业繁荣兴旺178
三、文教、科学建设迅速发展180
四、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181
第二编 城市建设185
概述185
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成就185
二、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190
三、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93
第六章 城市房屋的建设195
第一节 为全国政治中心服务的房屋建筑195
一、天安门广场建筑群195
二、办公用房197
三、外事建筑198
四、广播、电视、通讯设施的建筑200
第二节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事业用房201
一、高等院校的建筑201
二、中小学和托幼园所的建筑201
三、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筑202
四、文化建筑202
五、医疗卫生建筑203
六、体育设施建筑204
第三节 工业建筑204
第四节 住宅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的建筑205
一、住宅建筑205
二、商业服务业用房的建筑209
第五节 旅馆建筑210
第六节 城市建设综合开发211
第七节 建筑艺术的发展213
第七章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215
第一节 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15
一、官厅水库和永定河引水工程216
二、密云水库和京密引水工程217
三、地下水源的开发218
第二节 城市供水和排水建设220
一、建设骨干工程220
二、修建供排水管网222
三、建设水源八厂,完成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引水工程223
四、还账补缺,加快建设224
第三节 城市防洪和河湖整治225
一、永定河防洪工程225
二、温榆河和北运河的治理226
三、市区河湖的整治226
第四节 城市能源建设227
一、电力建设228
二、城市煤气的发展229
三、集中供热231
第五节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233
一、市区道路建设235
二、市区桥梁立交和过街设施的建设237
三、公共电汽车的发展239
四、搞好公共交通运营服务240
五、地下铁道的建设242
第六节 公路、铁路和民航建设243
一、公路建设243
二、北京铁路枢纽的建设248
三、民用航空事业252
第七节 邮电通信建设255
一、市内电信256
二、长途电信258
三、邮政通信259
第八章 城市环境建设263
第一节 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263
一、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发展历程263
二、园林绿化工作的成绩265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269
一、垃圾与粪便的清除269
二、马路保洁270
三、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271
四、市容管理与监督271
第三节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272
一、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272
二、综合防治取得进展274
三、加强环境管理276
第九章 市政管理278
第一节 城市规划管理278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281
一、公私房地产及敌逆产的清理281
二、公有房屋管理、租赁和维修281
三、私有房屋管理、改造和落实私房政策284
四、建设用地的征用与拆迁安置工作285
第三节 市政公用设施管理286
一、城市道路、桥梁的管理287
二、城市供水排水事业的管理288
三、水资源的管理290
四、城市煤气和供热事业的管理292
五、电力供应与管理296
第四节 城市交通管理297
一、交通管理工作发展历程297
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300
第十章 建筑业302
第一节 建筑业的发展和成就302
一、成长壮大302
二、曲折前进304
三、发展提高305
第二节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307
一、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307
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09
第三节 建筑、市政设计与勘测技术313
一、建筑设计技术的进步313
二、道路、桥梁、供排水设计技术的进步315
三、勘察、测绘技术的发展316
第四节 建筑业的管理与改革317
一、建筑业的管理317
二、建筑业的改革320
第三编 经济建设325
概述325
一、北京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历程325
二、综合性产业城市的形成327
第十一章 工业331
第一节 北京工业的发展和改革331
一、北京工业的发展道路333
二、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336
三、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340
第二节 冶金工业345
一、黑色冶金工业345
二、有色金属工业349
第三节 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工352
一、化学工业352
二、石油化学工业357
第四节 建筑材料工业362
第五节 能源工业366
一、煤炭工业366
二、电力工业371
第六节 机械工业375
一、机电工业375
二、仪器仪表工业382
三、农机工业384
第七节 汽车工业和机车车辆工业387
一、汽车工业387
二、机车车辆工业391
第八节 电子工业393
第九节 轻工业400
第十节 纺织工业406
一、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407
二、发挥纺织业的优势409
三、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管理制度410
第十一节 工艺美术411
一、传统技艺的新生411
二、老艺人及其传世之作412
三、开放带来大发展413
第十二节 印刷工业415
一、悠久的历史415
二、解放后的新生415
三、新时期的繁荣416
第十三节 食品工业418
第十四节 医药工业424
第十五节 国防工业428
一、北京国防工业的发展历程429
二、科研和生产的丰硕成果430
三、走军民结合的道路431
第十二章 农村经济434
第一节 副食品生产和基地建设436
一、蔬菜生产稳步发展,基地日趋巩固436
二、禽蛋生产迅猛增长,改变长期大量依靠外地支援的局面439
三、奶、肉生产蓬勃发展,养鱼事业急起直追441
四、北方鲜果大幅度增长,西瓜生产日益发展444
五、努力增产粮食,保证副食品生产发展445
第二节 水利建设和生产条件的改善447
一、水利建设447
二、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力的发展450
三、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453
第三节 林业建设455
第四节 突飞猛进的乡镇企业458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458
二、京郊乡镇企业发展方针的确定462
三、乡镇企业在首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63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64
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464
二、实行政社分设,巩固发展集体经济468
三、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上下左右内外联470
四、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472
五、逐步推进农业的专业承包,适度规模经营473
第十三章 商业、服务业和物资供销业476
第一节 商业477
一、商业的发展历程477
二、北京商业的特点485
三、商业的改革494
四、繁荣的首都市场502
第二节 饮食业和服务业511
一、饮食业511
二、生活服务业和修理业517
第三节 物资供销业525
一、物资流通体制的演变525
二、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527
第十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530
第一节 对外贸易530
一、发展出口贸易531
二、发展进口贸易533
三、开发出口货源534
四、不断深化改革535
第二节 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537
一、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发展537
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效果明显538
第三节 对外经济合作539
一、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开始起步539
二、海外投资事业的兴起541
三、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542
第四节 对外经济贸易的监管和服务543
第十五章 旅游业546
第一节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546
第二节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548
第三节 旅游设施日趋完善549
一、旅游饭店549
二、旅游交通550
第四节 旅游服务不断改进550
一、导游550
二、旅游饮食551
三、旅游商品551
四、旅游文艺活动552
第五节 旅游人才培训和旅游宣传552
一、旅游人才的培训552
二、旅游宣传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