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哲学问题新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哲学问题新探](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4780795.jpg)
- 吴伯田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19804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科学哲学-研究;技术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哲学问题新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科技革命与和谐发展2
第一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2
一、20世纪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世纪2
目录2
二、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7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10
四、知识经济的历程:知识在生产力中作用的转变17
第二章 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26
一、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26
(一)“发展”的内涵及其特性27
(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发展性31
(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34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36
二、从“可持续发展”到“知识经济”36
(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38
(三)“知识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新模式40
三、现代发展将面临的挑战41
(一)南北差距阻碍着发展模式的转变42
(二)科技与人文的分裂与对立45
(三)“一体化”与“多元化”的融合与冲突47
(四)“虚拟”与“现实”的矛盾49
四、现代社会发展理念原则建构52
(一)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谋求世界发展新秩序53
(二)在尊重多样性前提下探讨社会发展的共同54
价值走向54
(三)在解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6
(一)对知识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思考59
五、关于当今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思考59
(二)对知识经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思考62
(三)对“知识经济现象”的新认识64
第三章 从人的发展审视人与自然关系69
一、人类的生存危机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索72
(一)当今人类的生存危机72
(二)人类生存危机解决途径的探索73
二、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80
(一)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80
(二)关于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的探索82
(三)人对“生存意义”的追寻91
三、“天人合一”哲学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96
(一)选择中国哲学之路的由来96
(二)关于“天人合一”的概述97
(三)“天人合一”的人文价值99
(四)对“天人合一”的扬弃102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及出路的寻求104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104
(二)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危机出路的寻求106
第二篇 科技与文化的互动116
第四章 科技与文化的分立与汇合116
一、分立:科技与文化终极共性下不同个性特点的118
各自展现118
(一)对“分立”机制的理性审视118
(二)探讨“分立”的两种具体模式126
(三)“分立”个例分析:四大发明与中国传统文化133
二、汇合:当代大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135
(一)科技与文化“汇合”的历史沿革136
(二)科技与文化“汇合”的理性审视140
(三)“汇合”个例分析:集科技文化之才于一身的伟人145
(一)现实应对:传统与外来化的双重负担147
三、当代中国的文化与科学技术事业147
(二)科技引进策略与文化的多样性150
(三)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科技进步152
四、结语:对“分合”关系评价的基本原则155
第五章 科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163
一、科学的人文价值及其缺失164
(一)科学的人文价值165
(二)科学人文价值的缺失167
二、对实现科学人文价值的反思180
(一)对实现科学人文价值的肯定181
(二)对实现科学人文价值的否定188
(三)对科学人文价值否定根源的反思197
(一)明确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206
三、科学人文价值的实现206
(二)实施科技发展的人文控制209
(三)实现科技的最终旨归——人的全面自由212
发展212
第六章 科学对美的追求及其作用219
一、科学对美的追求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219
二、科学对美的追求是完善科学理论的内在因素223
三、科学对美的追求揭示了科学与艺术的同一性227
第七章 科技文化与“李约瑟问题”234
一、“李约瑟问题”的本真面目236
(一)“李约瑟问题”的内容237
(二)“李约瑟问题”的内涵239
(三)“李约瑟问题”的参照标准243
(四)“李约瑟问题”的前提假设247
二、“李约瑟问题”研究中的两个误区252
(一)用“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了”替代“李约瑟问题”253
(二)用“中国古代无科学”消解“李约瑟问题”255
三、“李约瑟问题”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观点260
(一)“同时代”的近代科学260
(二)有机的自然观265
四、“李约瑟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267
(一)有助于正确地对待中国科学268
(二)有助于正确认识科技的社会功能270
(三)有助于激发科学的探索热情273
五、未尽的结语274
第三篇 科技与道德的互动280
第八章 科技对道德的呼唤与促进280
一、科技呼唤道德281
二、科技促进道德286
三、科技与道德的协调发展288
第九章 科技前沿道德问题述评291
一、信息技术与网络伦理291
二、生物技术与克隆伦理294
三、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的道德责任302
(一)科技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303
(二)科技创造主体的道德责任306
(三)科技组织应用主体的道德责任307
第十章 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建设310
一、科技的价值属性与道德意蕴311
二、科技的道德意蕴与道德功能314
三、科技道德功能与道德建设318
主要参考书目320
后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