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企业出纳实务一点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企业出纳实务一点通
  • 刘国宁主编;张蓓蓓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 ISBN:78017935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小型企业-会计报表-编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企业出纳实务一点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什么是出纳1

1.1 出纳概述2

1.1.1 出纳的含义2

1.1.2 出纳与会计之间的关系2

1.1.3 出纳专门方法4

1.1.4 出纳常设的账户8

1.2 出纳工作9

1.2.1 出纳工作的概念9

1.2.2 出纳工作的作用9

1.2.3 货币资金核算10

1.2.4 往来结算13

1.2.5 工资结算13

1.2.6 出纳工作的原则14

1.2.7 出纳工作的日常流程15

1.2.8 出纳工作的范围17

1.2.9 出纳工作的对象17

1.2.10 出纳工作的职能18

1.2.11 出纳机构的设置19

1.2.12 出纳人员的配备20

1.2.13 出纳人员的内部分工21

1.2.14 出纳工作的特点21

第2章 出纳的修养24

2.1 出纳的基本素质25

2.1.1 出纳的职责25

2.1.2 出纳的权限25

2.1.3 出纳的职业道德26

2.1.4 出纳应具备的素质28

2.2 出纳的基本技能30

2.2.1 识别人民币的技能30

2.2.2 点钞的技能40

2.2.3 书写的技能45

2.2.4 如何填制凭证46

2.2.5 审核原始凭证的技能47

2.2.6 计算的技能48

2.3 出纳交接50

2.3.1 什么是出纳交接50

2.3.2 出纳移交的内容50

2.3.3 出纳工作的交接手续52

2.3.4 出纳交接的相关责任53

2.3.5 出纳交接应注意的事项54

2.3.6 出纳移交表55

第3章 出纳凭证管理60

3.1 出纳账簿61

3.1.1 什么是出纳账簿61

3.1.2 出纳账簿的分类61

3.1.4 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63

3.1.3 出纳账簿的登记要求63

3.1.5 现金日记账的设置64

3.1.6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65

3.1.7 工资账簿的登记方法66

3.1.8 出纳账簿的对账68

3.1.9 出纳账簿的结账69

3.2 出纳凭证70

3.2.1 什么是会计凭证70

3.2.2 原始凭证的内容72

3.2.3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73

3.2.4 原始凭证的复核74

3.2.6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76

3.2.5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76

3.2.7 填写记账凭证日期的要求77

3.2.8 记账凭证编号的方法78

3.2.9 填写记账凭证摘要的要求78

3.2.10 记账凭证的复核79

3.2.11 记账凭证的种类80

3.2.12 出纳凭证传递的原则81

3.2.13 出纳报告的编制要求82

3.2.14 出纳报告的编制准备83

3.2.15 出纳报告表84

3.3 出纳凭证保管85

3.3.1 出纳凭证的整理85

3.3.3 凭证装订方法86

3.3.2 出纳凭证保管应注意的问题86

3.3.4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87

3.3.5 空白收据的保管88

3.3.6 空白支票的管理89

3.3.7 一般支票的管理90

3.3.8 印章和印签的保管91

第4章 现金管理93

4.1 现金管理的原则94

4.1.1 什么是现金94

4.1.2 现金管理“八不准”94

4.1.3 现金保管的内容95

4.1.4 现金管理的原则96

4.1.5 现金出纳凭证98

4.1.6 备用金管理99

4.1.7 现金库存管理100

4.1.8 库存现金的清查101

4.2 现金的提取与送存102

4.2.1 现金提取的程序102

4.2.2 取款的步骤103

4.2.3 取款人在清点现金时的注意事项103

4.2.4 现金支票提取现金的会计分录104

4.2.5 现金送存的一般程序104

4.2.6 送存现金时的注意事项105

4.2.7 现金解款单的内容106

4.2.9 送存现金后的会计分录108

4.2.8 填写现金解款单的注意事项108

4.3 有价证券管理109

4.3.1 什么是有价证券109

4.3.2 投资有价证券的目的110

4.3.3 有价证券的收付111

4.3.4 有价证券的保管112

4.3.5 保管有价证券的注意事项112

4.4 现金管理制度113

4.4.1 授权审批制度113

4.4.2 职务分离制度114

4.4.4 内部稽核制度115

4.4.3 文件记录控制制度115

4.4.5 企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116

4.4.6 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程序116

4.4.7 日清月结制度118

第5章 现金出纳核算119

5.1 现金收入核算120

5.1.1 现金的收入范围120

5.1.2 现金收入管理的基本规定120

5.1.3 现金收入的处理程序121

5.1.4 现金收入的审核122

5.1.5 现金收入核算122

5.1.6 现金收支的规定124

5.2.1 现金支付的原始凭证125

5.2 现金支出核算125

5.2.2 现金支付的原则126

5.2.3 现金支出的使用范围127

5.2.4 工资支出的例外情况128

5.2.5 主动支付现金的程序129

5.2.6 被动支付现金的程序129

5.2.7 现金支付的方式130

5.2.8 现金付款凭证的复核130

5.2.9 现金支付核算131

5.2.10 现金短缺或溢余的核算132

第6章 银行账户管理134

6.1.2 银行存款管理的具体内容135

6.1.1 什么是银行存款135

6.1 银行存款管理135

6.1.3 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136

6.1.4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138

6.1.5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139

6.1.6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注意事项140

6.2 银行账户管理141

6.2.1 银行账户的使用要求141

6.2.2 违反账户使用规定的处罚142

6.2.3 银行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143

6.2.4 申请基本存款账户的条件144

6.2.5 申请基本存款账户需提供的文件144

6.2.6 开设基本存款账户的程序146

6.2.7 账户名称的变更147

6.2.8 银行账户的合并、撤销148

第7章 银行结算管理149

7.1 什么是银行结算150

7.1.1 银行结算的作用150

7.1.2 银行结算纪律150

7.1.3 使用银行结算账户的注意事项151

7.1.4 银行结算的原则152

7.2 银行票据管理153

7.2.1 什么是票据153

7.2.2 票据行为154

7.2.3 什么是票据抗辩156

7.2.4 票据代理158

7.3 银行借款业务管理159

7.3.1 申办贷款的条件159

7.3.2 企业借款程序160

7.3.3 银行贷款方法161

7.3.4 申办贷款证的条件162

7.3.5 贷款证的内容163

7.3.6 贷款证的发放对象164

7.3.7 办理贷款证的程序164

7.3.8 贷款证的使用规定165

7.3.9 贷款证的年审166

第8章 银行结算方式168

8.1.2 支票的使用规定169

8.1.1 什么是支票169

8.1 支票结算方式169

8.1.3 现金支票的结算程序170

8.1.4 转账支票的结算程序170

8.2 银行本票结算方式172

8.2.1 什么是银行本票172

8.2.2 定额本票172

8.2.3 不定额银行本票172

8.2.4 银行本票的办理程序173

8.2.5 本票退回的办理175

8.3.1 什么是汇兑176

8.3.2 信汇结算方式176

8.3 汇兑结算方式176

8.3.3 信汇结算程序177

8.3.4 电汇结算方式177

8.3.5 电汇结算程序178

8.3.6 领取汇款时的会计分录178

8.3.7 退汇时的处理办法179

8.4 委托收款结算方式180

8.4.1 什么是委托收款180

8.4.2 委托收款的格式180

8.4.3 委托收款结算的注意事项182

8.4.4 委托收款的结算程序182

8.4.5 拒绝付款的处理办法182

8.4.6 双方交易委托收款结算的办理183

8.4.7 三方交易委托收款结算的办理184

8.4.8 代办发货委托收款结算的办理185

8.4.9 代理收货委托收款结算的办理185

8.5 银行汇票结算方式186

8.5.1 什么是银行汇票186

8.5.2 银行汇票的特点186

8.5.3 银行汇票的使用规定187

8.5.4 银行汇票结算程序187

8.5.5 银行汇票挂失的处理188

8.5.6 银行汇票退汇的处理189

8.6 商业汇票结算方式190

8.6.1 什么是商业汇票190

8.6.3 商业承兑汇票191

8.6.2 商业汇票结算的有关规定191

8.6.4 商业承兑汇票的办理方法192

8.6.5 商业承兑汇票结算程序193

8.6.6 银行承兑汇票194

8.6.7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程序195

8.6.8 银行承兑协议195

8.7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197

8.7.1 什么是托收承付结算197

8.7.2 托收承付结算的有关规定198

8.7.3 托收198

8.7.4 承付199

8.7.5 托收承付结算的程序199

8.8.1 什么是信用卡结算方式200

8.8 信用卡结算方式200

8.8.3 信用卡购物消费的程序201

8.8.2 信用卡结算方式的有关规定201

8.8.4 信用卡的透支203

8.8.5 信用卡的销户203

8.8.6 信用卡的挂失204

第9章 出纳纠错205

9.1 错账的种类和防范措施206

9.1.1 什么是错、失款206

9.1.2 错款和失款的处理方法206

9.1.3 收款中造成差错的原因207

9.1.4 付款中造成差错的原因208

9.2.2 记账凭证错误的类型209

9.2 常见的出纳差错209

9.2.1 出纳差错的类型209

9.2.3 账簿中常见的错误210

9.2.4 应收账款中的错弊212

9.3 出纳差错的防范214

9.3.1 出纳差错的防范214

9.3.2 查找错误的方法216

9.3.3 纠错的方法219

9.3.4 检查账簿的方法221

9.3.5 出纳出错的处罚224

第10章 会计舞弊226

10.1.2 记账凭证中常见舞弊227

10.1 常见会计舞弊227

10.1.1 什么是会计舞弊227

10.1.3 账簿中的常见舞弊228

10.2 会计舞弊的防范230

10.2.1 识别会计舞弊的主要标准230

10.2.2 识破会计舞弊的方法231

10.2.3 会计凭证舞弊的防范233

10.2.4 会计账簿舞弊的防范234

10.2.5 会计报表舞弊的防范234

10.2.6 计算机舞弊的防范234

10.2.7 查证应收账款舞弊的措施236

第11章 出纳的财务知识238

11.1 什么是财务管理239

11.1.1 什么是财务管理239

11.1.2 企业的财务关系239

11.1.3 财务经理的岗位责任240

11.1.4 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责任241

11.1.5 财务稽核人员的岗位责任242

11.1.6 资金筹划与安排人员的岗位责任243

11.1.7 财务人员的挑选244

11.2 财务管理实施244

11.2.1 财务管理的活动244

11.2.2 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246

11.2.4 短期投资管理247

11.2.3 负债资金的筹集方式247

11.2.5 长期投资管理248

11.2.6 成本的种类249

11.2.7 降低成本的途径250

11.2.8 销售收入的种类250

11.2.9 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内容251

11.2.10 利润的组成251

11.2.11 利润的分配顺序252

11.2.12 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252

11.2.13 财务风险的种类253

11.2.14 降低风险的方法254

11.3.1 资产负债表的种类255

11.3 企业财务报表255

11.3.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56

11.3.3 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258

11.3.4 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信息258

11.3.5 损益表的构成259

11.3.6 损益表的结构260

11.3.7 损益表所反映的信息261

11.3.8 利润分配表261

11.3.9 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262

11.3.10 现金流量表的构成263

11.3.11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264

11.3.12 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信息265

11.4.2 财务管理组织形式266

11.4 财务管理制度266

11.4.1 财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266

11.4.3 平行组织形式下财务主管的任务268

11.4.4 财务收支纪律269

11.4.5 财务收支的程序270

11.4.6 财务收支操作规范270

11.4.7 内部控制制度271

11.4.8 财务管理报告制度272

第12章 出纳的会计知识274

12.1 会计的基本内容275

12.1.1 会计的概念275

12.1.2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276

12.1.3 会计的基本职能278

12.1.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79

12.1.5 会计主体的辨别281

12.1.6 会计的要素282

12.1.7 会计恒等式286

12.1.8 会计的一般原则288

12.2 会计科目294

12.2.1 会计科目的概念294

12.2.2 会计科目的分类294

12.2.3 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296

12.2.4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296

12.2.5 会计账户299

12.2.6 会计账户的格式299

12.2.7 会计账户的分类301

12.2.8 会计结算账户的分类305

12.2.9 会计记账方法306

12.2.10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307

12.2.11 借贷记账法307

12.2.1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理308

12.2.13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08

12.2.14 会计分录309

12.2.15 试算平衡310

12.3 会计制度311

1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内容311

12.3.2 行业会计制度312

12.3.3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314

12.3.4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317

12.3.5 会计报告管理制度319

第13章 出纳的税务知识320

13.1 税收的基本内容321

13.1.1 税收的概念321

13.1.2 税收的特征321

13.1.3 税收的原则323

13.1.4 税收效率的三个层次325

13.1.5 税收管理的具体内容326

13.1.6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327

13.1.7 税收执法权的划分328

13.2.1 增值税330

13.2 我国现行相关税种330

13.2.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331

13.2.3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332

13.2.4 增值税的税率333

13.2.5 应缴增值税的计算334

13.2.6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335

13.2.7 消费税336

13.2.8 营业税339

13.2.9 营业税免税的规定340

13.2.10 应缴营业税的计算340

13.2.11 企业所得税341

13.2.1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341

13.2.13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343

13.2.14 个人所得税347

13.2.15 个人所得税的免纳和减征范围348

13.2.16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349

13.2.17 印花税350

13.2.18 城市维护建设税350

13.2.19 关税350

13.2.20 资源税351

13.2.21 城镇土地使用税351

13.2.22 房产税352

13.2.23 土地增值税352

13.2.24 契税353

13.3.2 办理开业登记的地点354

13.3 如何报税354

13.3.1 办理开业登记的时间354

13.3.3 办理开业登记的程序355

13.3.4 变更税务登记的程序357

13.3.5 注销税务登记的程序358

13.3.6 停业、复业登记359

13.3.7 办理纳税申报的对象359

13.3.8 办理纳税申报的要求360

13.3.9 办理纳税申报的程序361

13.3.10 缴纳税款的方式362

13.3.12 合理纳税的方法364

13.3.11 缴纳税款的程序364

13.4 发票管理制度366

13.4.1 发票的基本格式366

13.4.2 发票的基本联次367

13.4.3 发票的印制367

13.4.4 发票的领购367

13.4.5 发票的开具368

13.4.6 发票的保管368

13.4.7 发票的检查369

13.4.8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369

13.4.9 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法370

13.4.10 纳税人哪些行为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