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物理治疗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肿瘤物理治疗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4785134.jpg)
- 张积仁,刘端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564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肿瘤-物理疗法;肿瘤-生物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肿瘤物理治疗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氩氦刀靶向治疗1
第一节 低温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1
一、冷冻设备的发展1
二、低温靶向治疗的进展4
三、低温消融靶区监控准确性的提高5
第二节 CryocareTM氩氦刀靶向治疗系统7
一、CryocareTM氩氦刀微创手术系统7
二、CryocareTM氩氦刀治疗机制8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2
第三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治疗方法12
二、CryocareTM氩氦刀治疗及操作13
第四节 临床评价21
第五节 并发症及预防原则29
一、术后反应性发热29
二、反应性胸腔积液29
三、对相邻脏器功能的影响30
四、术后出血30
五、肌红蛋白尿30
三、综合治疗选择31
二、冷冻靶点定位及监测31
一、冷冻靶区设计31
第六节 影响氩氦刀疗效的因素31
第七节 临床应用展望32
第2章 激光治疗36
第一节 激光治疗肿瘤的机制36
第二节 激光治疗肿瘤的范围37
第三节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38
一、光动力学反应38
二、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肿瘤的机制39
一、皮肤肿瘤47
第四节 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47
二、胃肠道肿瘤48
三、气管肿瘤和支气管肿瘤51
四、泌尿生殖系统肿瘤53
五、乳腺癌57
六、眼科肿瘤57
七、耳鼻咽喉及口腔肿瘤59
八、颅内肿瘤60
三、激光与化疗综合治疗62
二、激光与放疗综合治疗62
一、激光与手术综合治疗62
第五节 激光技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62
四、激光与微波综合治疗63
五、激光与免疫综合治疗63
六、其他63
第3章 射频热凝治疗65
第一节 射频治疗技术的发展65
一、主要设备66
二、作用机制66
第二节 设备及技术原理66
第三节 操作规程67
一、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67
二、其他方式射频热凝治疗71
第四节 射频治疗的适应证71
第五节 射频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73
一、术中并发症的防治73
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74
第六节 临床疗效监测与评价74
一、监测评价指标74
二、随访的近期生存状况75
三、典型病例分析76
第七节 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81
第八节 临床应用展望82
第4章 电穿孔治疗84
第一节 细胞膜电穿孔84
第二节 电穿孔治疗仪86
一、MedPulser系统86
第三节 电穿孔疗法87
一、抗肿瘤作用的机制87
二、双相矩形脉冲电化学治疗仪87
二、化学药物的选择和用法88
三、电穿孔化疗的应用88
四、电脉冲对人体的影响90
五、优越性和局限性90
六、临床应用展望90
第四节 电基因疗法90
一、电基因疗法的作用机制91
二、电基因治疗的条件选择91
三、电基因治疗的特点、优越性与局限性92
五、临床应用展望93
四、电基因治疗的应用93
第5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96
第一节 超声治疗技术的发展96
一、聚焦换能器96
二、动物实验99
第二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机制99
一、高温的作用100
二、机械振动的作用100
第三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设备101
一、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101
四、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其他疗法的综合作用101
三、空化的作用101
二、功率放大器及功率转换系统105
三、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106
四、机械运动系统106
五、去气水循环装置107
第四节 治疗规程108
一、治疗前准备108
二、治疗过程108
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禁忌证110
第五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0
一、适应证110
第六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及其预防112
一、空腔脏器肿瘤112
二、实质脏器肿瘤112
三、其他并发症及处理113
第七节 治疗的实施程序114
一、门诊医师注意事项114
二、治疗前准备114
第八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应用115
三、治疗实施115
第九节 临床疗效监测与评价116
一、盆腔116
二、腹腔117
三、体表、乳腺118
四、腔内119
第十节 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119
第十一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热剂量的研究121
第十二节 临床应用展望124
第一节 立体适形放疗技术的发展126
第6章 立体适形放疗126
第二节 立体适形放疗的理论基础127
一、照射剂量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关系127
二、传统常规放疗的局限性128
三、立体适形放疗的类型、目的和意义129
四、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129
五、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实现方式130
六、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的体积与剂量规范131
一、立体定向装置133
第三节 立体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133
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135
第四节 立体适形放疗的治疗规程138
一、评价和选择患者138
二、定位前准备138
三、图像资料的采集和传输139
四、三维治疗计划设计140
五、治疗计划的验证142
六、立体适形放疗的实施142
一、肺癌143
二、肝脏肿瘤及胰腺腺肿瘤143
第五节 立体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143
三、前列腺癌144
四、鼻咽癌及其他头颈部肿瘤145
第六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临床应用展望14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46
二、临床应用展望146
第7章 放射性粒子立体种植治疗148
第一节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的技术原理148
一、治疗的条件148
二、治疗的生物学优势149
一、脑胶质瘤150
第二节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的临床应用150
二、鼻咽癌154
三、口腔癌155
四、肺癌156
五、胰腺癌156
六、直肠癌156
七、前列腺癌157
八、临床应用展望160
第四节 放射卫生防护160
一、组织间永久植入粒子源161
二、放射性核素粒子临床治疗防护161
第三节 放射性粒子体内代谢161
第8章 赛博刀治疗167
第一节 技术和原理167
第二节 赛博刀系统的定位169
第三节 赛博刀治疗系统170
一、赛博刀治疗投照系统170
二、赛博刀系统的6个主要的子系统170
第四节 临床应用174
一、赛博刀治疗的优势174
二、临床病例175
三、总结176
第9章 立体定向伽马射线颅脑治疗178
第一节 伽马刀治疗的发展178
一、概述178
二、伽马刀设备发展的4个阶段178
三、伽马刀配置现状179
第二节 伽马刀的结构与操作180
一、概述180
二、旋转式头部伽马刀的组成181
三、操作规程184
一、治疗原理186
二、治疗特点186
第三节 伽马刀治疗的原理与技术186
三、损伤与修复187
四、安全防护187
第四节 伽马刀治疗的适应证188
一、头部治疗的适应证188
二、体部治疗的适应证188
三、适应证的“辨证论治”188
一、脑膜瘤189
第五节 伽马刀的临床应用189
二、垂体腺瘤191
三、听神经瘤193
四、胶质瘤194
五、脑转移瘤197
六、颅咽管瘤198
七、松果体区肿瘤200
八、肺癌202
九、肝癌204
十、鼻咽癌206
第六节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208
一、放射性反应209
二、早期并发症209
三、晚期并发症212
第10章 立体定向伽马射线体部治疗215
第一节 体部伽马刀的组成215
一、治疗系统215
一、60钴γ射线的特点216
第二节 剂量学216
三、治疗计划系统216
二、立体定位系统216
二、体部伽马刀剂量场分布特征217
三、表皮相对吸收剂量217
第三节 体部伽马刀治疗原理217
一、剂量分布特征218
二、伽马刀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的区别218
三、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218
二、定位要求和靶区范围219
三、治疗计划和处方剂量219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19
第四节 体部伽马刀治疗的实施219
第五节 伽马刀治疗中的问题220
一、如何确定伽马刀治疗的时间与剂量220
二、如何实现精确治疗220
三、颅内和体部伽马刀治疗的区别221
四、如何合理选择各种放疗手段221
第六节 临床应用及进展222
一、肺癌222
二、肝癌224
三、胰腺癌225
四、放疗发展的前景226
第11章 质子治疗232
第一节 质子治疗的优势232
第二节 质子治疗的发展概况234
第三节 质子治疗装置简介236
一、临床规范236
二、加速器237
三、束流输运系统239
四、束流配送系统239
五、剂量监测系统245
六、患者定位设备247
七、治疗计划系统248
八、控制系统249
九、其他250
第四节 质子治疗方式和病例250
一、质子治疗的过程250
二、治疗方式的分类251
三、结论251
第一节 中子治疗的发展253
一、概述253
第12章 中子治疗253
二、中子治疗的发展254
第二节 中子治疗原理256
一、中子的放射物理学基础256
二、中子的放射生物学基础258
三、252Cf中子治疗肿瘤的优势261
四、关于252Cf中子源的辐射防护263
第三节 中子后装操作流程与方法265
第四节 中子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67
一、适应证267
第五节 放射反应和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及预防268
二、禁忌证268
一、影响放疗反应的有关因素269
二、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及预防270
第六节 中子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274
一、妇科恶性肿瘤274
二、头颈部肿瘤276
三、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细胞瘤)277
四、胸部肿瘤277
七、软组织肉瘤278
八、恶性黑色素瘤278
六、直肠癌278
五、泌尿生殖系统肿瘤278
九、典型病例279
第七节 中子与其他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283
第八节 252Cf中子治疗展望284
第13章 电化学治疗287
第一节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原理287
一、对微循环的影响288
二、对酸碱平衡的影响288
六、对化学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289
五、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289
三、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289
四、对肿瘤间质免疫反应的影响289
第二节 电化学治疗仪及操作方法290
一、直流电治疗仪和电极针290
二、操作方法290
第三节 适应证及并发症291
一、适应证291
二、并发症及处理291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电化学治疗292
一、肺癌292
三、食管癌和贲门癌293
二、肝癌293
四、乳腺癌294
五、直肠癌295
六、其他肿瘤295
第14章 全身热疗297
第一节 全身热疗的发展297
第二节 全身热疗的原理298
一、热疗细胞毒性作用的一般规律298
二、治疗肿瘤的原理299
一、加温方法307
第三节 技术方法307
二、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309
三、温度的测控310
四、机体的生理变化310
五、全身热疗的若干临床问题312
第四节 全身热疗的临床应用314
一、适应证314
二、禁忌证314
三、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314
四、全身热疗的循证医学研究316
第五节 临床应用展望317
第15章 立体定向自动导航治疗321
第一节 神经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的发展321
第二节 导航系统设备原理及操作程序323
一、导航系统硬件构成323
二、操作程序与方法323
第三节 神经导航系统治疗脑肿瘤的适应证324
第四节 临床疗效评价324
第五节 神经导航系统在切除脑肿瘤中的局限性及展望326
一、局限性326
二、临床应用展望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