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2218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中国婚姻家庭的新情况与婚姻家庭法的修订3
一、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新情况3
目录3
二、中国现行婚姻法修订的意义9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13
一、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宗旨13
二、中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15
三、中国婚姻法基本原则的增补建议31
一、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变迁32
第三节 当代婚姻家庭法变革的趋势32
二、当代婚姻家庭法变革的趋势36
本论57
第二章 亲属关系通则立法研究57
第一节 概述57
一、亲属的涵义57
二、亲属的种类61
三、亲属的范围66
第二节 亲属关系远近的计算方法68
一、亲等计算法68
二、代数计算法70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73
一、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73
二、亲属的效力77
第四节 我国亲属关系通则性规定之不足及其立法完善81
一、我国亲属关系通则性规定之不足81
二、完善我国亲属关系通则性规定的立法建议83
三、我国亲属关系通则性立法修改中有分歧意见的难点问题84
第三章 结婚制度立法研究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婚姻成立的要件86
二、结婚制度的变迁88
三、我国结婚制度的演进91
第二节 婚约99
一、概述99
二、婚约的效力99
三、婚约的解除及其后果100
第三节 结婚的条件101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101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104
第四节 结婚的程序109
一、结婚登记的意义109
二、结婚登记的机关和程序111
第五节 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关系研究114
三、结婚登记的效力114
一、事实婚姻的特征115
二、非法同居关系的特征116
三、事实婚姻的效力116
四、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关系的区别118
五、事实婚姻和非法同居关系的处理119
第六节 无效婚姻研究122
一、无效婚姻的静态识别122
二、无效婚姻的种类126
三、婚姻无效的程序128
四、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129
五、无效婚姻的动态监控130
第七节 我国结婚制度之不足及其立法完善131
一、我国现行结婚制度之缺陷131
二、对我国结婚制度的修改、补充建议及主要理由分析135
三、我国结婚制度修改中有分歧意见的热点难点问题146
第四章 夫妻关系法立法研究152
第一节 概述152
一、婚姻效力的涵义152
二、夫妻法律地位的变迁153
三、我国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155
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法研究156
一、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规定156
二、外国立法对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定162
三、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立法之缺陷165
四、完善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立法的建议168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立法研究169
一、现代夫妻财产法的立法宗旨与立法原则169
二、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175
三、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立法之缺陷191
四、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196
五、立法构想的主要理由分析201
六、我国夫妻财产制修改中有分歧意见的热点难点问题210
第一节 概述224
一、婚姻终止概述224
第五章 离婚制度立法研究224
二、离婚制度的变迁229
三、现代离婚法的发展趋势236
四、我国离婚法的指导思想239
第二节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241
一、登记离婚的意义241
二、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242
三、登记离婚的效力245
四、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缺陷246
五、完善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立法建议248
第三节 我国判决离婚法定条件研究249
一、诉讼离婚概述249
二、我国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254
三、我国判决离婚法定条件之缺陷260
四、关于修改我国判决离婚法定条件的主要262
分歧意见262
五、完善我国判决离婚法定条件的建议264
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效力265
一、离婚对婚姻当事人的法律效力265
二、离婚对父母子女的法律效力272
第五节 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问题研究278
一、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行使的原则278
二、法院确定离婚父母何方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应考虑的基本情形285
三、离婚后未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探视权或交往权288
第六节 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292
一、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依据293
二、离婚损害赔偿的功能与目的295
三、国外立法状况与比较评析299
四、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构想307
五、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分歧意见的难点问题309
第六章 亲子关系法立法研究311
第一节 概述311
一、亲子关系法的演进311
二、亲子关系的种类312
第二节 父母与婚生子女313
一、概述313
二、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315
三、父母与婚生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317
第三节 父母与非婚生子女318
一、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318
二、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319
第四节 继父母与继子女322
一、概述322
二、继父母与继子女的法律地位323
三、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的解除及后果325
第五节 养父母与养子女327
一、1999年新收养法对原收养法的修改328
二、我国收养法的基本原则331
三、收养的成立335
四、收养的效力341
五、收养的解除343
第六节 父母与人工生育的子女345
一、概述345
二、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346
第七节 亲权347
一、概述347
二、亲权制度的演进348
三、亲权的内容351
四、亲权的消灭、停止和剥夺353
二、完善我国亲子法的立法建议355
第八节 我国亲子法之不足及其立法完善355
一、我国亲子法之不足355
第七章 监护制度立法研究362
第一节 概述362
一、监护的特征362
二、监护的意义363
三、监护与亲权的联系与区别364
四、监护制度的演进366
第二节 监护的开始369
一、监护开始的原因369
三、监护的种类370
二、监护开始的时间370
四、监护机关371
第三节 监护的内容376
一、监护职责376
二、监护责任377
三、监护人的报酬378
第四节 监护的变更和终止379
一、监护的变更379
二、监护的终止379
三、监护变更或终止后监护人的义务380
第五节 我国监护制度之不足及其立法完善381
一、我国监护制度之不足381
二、完善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建议382
第八章 扶养制度立法研究385
第一节 概述385
一、扶养的特征385
二、我国扶养制度的演进388
第二节 扶养关系390
一、扶养关系的主体390
二、扶养的程度391
三、扶养的范围和方式392
四、扶养的顺序396
一、扶养的发生398
第三节 扶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398
二、扶养的变更399
三、扶养的终止400
第四节 我国扶养制度之不足及其立法完善400
一、我国扶养制度之不足400
二、完善我国扶养制度的立法建议401
附论(专题研究)409
建立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思考409
夫妻财产制研究—瑞士夫妻财产制研究及其对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启示424
论预防和制止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对策462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493
后记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