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799348.jpg)
- 楼锡锦,石华琴主编;谌晓煜,孙晓红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368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思想修养-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法律-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思想道德修养3
第一章 适应大学生活3
第一节 认识大学3
一、大学的历史演变3
二、大学的内涵7
三、我国大学教育的新发展12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15
第二节 人生发展新阶段15
二、大学适应期的矛盾17
三、人生发展关键期19
第三节 立足适应 着眼发展22
一、完成角色转变22
二、确立新的目标24
三、驾驭新的生活27
思考题30
一、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31
第一节 明确学习目的31
第二章 培养优良学风31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35
第二节 讲究学习方法37
一、学会学习的意义37
二、大学学习方法39
三、大学学习要处理好几种关系44
第三节 培养优良学风47
一、学风的涵义47
二、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48
三、如何培养优良学风53
思考题55
第三章 学会与人交往57
第一节 交往与人生发展57
一、交往的人生意义58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问题60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原因63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原理65
一、邻近吸引66
二、相似吸引68
三、互赏吸引70
四、魅力吸引72
第三节 学会与人交往74
一、遵守交往原则75
二、养成健康心态77
三、纠正知觉偏见79
四、善用交际手段82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86
第四章 注重心理健康86
一、全面的健康观87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88
三、身心健康对人生的意义92
第二节 增进心理健康93
一、走出认知误区94
二、摆脱情绪困扰96
三、克服意志缺陷99
一、挫折和挫折承受力101
第三节 积极应对挫折101
二、挫折后的行为反应102
三、提高对挫折的适应能力107
思考题110
第五章 把握生命意义111
第一节 科学人生观的核心111
一、人和人的本质112
二、人生和人生观120
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123
第二节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126
一、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126
二、人生价值的类型129
三、在奉献中创造辉煌的人生133
第三节 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137
一、人生态度的内涵及类型137
二、正确对待人生境遇139
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144
思考题148
第六章 升华爱的境界149
第一节 把握爱的真谛149
一、爱情的本质149
二、爱情的定义及特征152
三、爱情的历史发展154
第二节 爱的理性审视155
一、学会与异性的交往156
二、谨防“虚假爱情”159
三、摆正爱情位置162
第三节 爱情的道德167
一、道德是爱情的本质要求168
二、遵守爱情道德169
思考题172
第七章 树立人生理想173
第一节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173
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174
二、理想建筑在现实的大地上175
三、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176
第二节 崇高理想的确立179
一、理想确立于青年中期179
二、理想是丰富多彩的180
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183
四、理想确立的基点185
第三节 开辟通往理想的航道187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87
二、脚踏实地开辟理想之路189
思考题193
第八章 追求高尚道德194
第一节 道德的人生意义194
一、高悬的道德明镜195
二、道德的困惑和误区198
三、道德使生命崇高201
第二节 做一个高尚的人203
一、道德品质的涵义203
二、德性是做人的前提206
三、努力培养优良品德207
一、终其一生的磨练212
第三节 做人以修身为本212
二、自律的道德境界214
三、行进在漫漫的修身路上216
思考题219
第一节 法的概述223
一、法的概念223
第九章 法的基本原理223
下篇 法律基础223
二、法的特征226
三、法的本质229
四、法的分类与法律规范的分类230
五、法的作用232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232
一、法与经济232
二、法与政治235
三、法与文化239
四、法与科技242
第三节 法的创制243
一、法的创制243
二、法律创制原则245
三、影响我国法的创制的因素249
四、我国法律的创制主体250
五、我国法的渊源253
六、法的创制程序253
一、法的实施的概念256
第四节 法的实施256
二、法的适用的特征257
三、法的适用的原则258
四、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259
五、法的适用范围260
第五节 法律关系262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262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63
三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264
案例分析266
思考题268
第十章 宪法269
第一节 宪法概述269
一、宪法的概念269
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272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276
四、宪法的作用和实施277
第二节 国家基本制度280
一、国体280
二、政体282
三、国家结构形式286
四、经济制度288
五、精神文明建设290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92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概述29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295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301
第四节 国家机构303
一、国家机构概述303
二、代议机关304
三、国家元首306
四、行政机关307
五、司法机关308
六、其他309
案例分析311
思考题313
第十一章 行政法律制度314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314
一、行政的含义314
二、行政法的概念316
三、行政法的特征318
四、行政法的渊源319
五、行政法的分类321
六、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321
七、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点322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26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326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326
三、行政合法性原则327
四、行政合理性原则329
第三节 行政法主体331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331
二、行政主体的职权332
三、行政人与公务员333
四、行政相对人335
第四节 行政行为与程序336
一、行政行为概述336
二、抽象行政行为338
三、具体行政行为339
四、行政程序概述339
第五节 行政违法与救济341
一、行政违法341
二、行政责任343
三、行政监督与救济344
第六节 部门行政法简介346
一、关于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346
二、教育法律制度347
三、公共安全和民政法律制度348
案例分析350
思考题353
一、民法概念与调整对象354
第一节 民法概述354
第十二章 民法354
二、民法基本原则355
三、民事法律关系356
第二节 民事主体357
一、民事主体概述357
二、自然人358
三、法人359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360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360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360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361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他规定362
五、代理363
第四节 民事权利365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365
二、物权366
三、债权370
四、人身权376
五、知识产权378
六、继承权382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384
一、婚姻384
二、家庭关系387
第六节 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389
一、民事责任389
二、诉讼时效394
案例分析396
思考题398
第十三章 刑法400
第一节 刑法概述400
一、刑法的概念400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401
三、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402
第二节 犯罪405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405
二、犯罪构成406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412
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415
五、共同犯罪418
六、单位犯罪421
第三节 犯罪的种类421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422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423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24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425
五、侵犯财产罪426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426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427
八、贪污贿赂罪428
九、渎职罪429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430
第四节 刑罚431
一、刑罚的概念和种类431
二、刑罚的具体运用435
案例分析441
思考题443
第十四章 诉讼法律制度444
第一节 诉讼法概述444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444
二、诉讼法的任务445
三、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446
四、诉讼证据452
一、民事诉讼中的管辖456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456
二、民事诉讼参加人458
三、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460
四、民事诉讼审判程序461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466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466
二、行政诉讼参加人467
三、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468
四、行政诉讼程序469
一、刑事案件的管辖471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471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473
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475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477
五、刑事诉讼程序478
案例分析483
思考题486
后记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