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传媒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传媒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800446.jpg)
- 张文俊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105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传媒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引 言1
1.1传媒技术的定义及分析方法2
■1.1.1传媒技术的定义2
■1.1.2传媒技术的分析方法2
1.2本书概述4
第二章数字图像压缩技术14
2.1 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14
■2.1.1图像数字化15
■2.1.2图像压缩方法15
■2.2.1数字视频图像格式标准16
2.2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标准16
■2.2.2 H.261标准17
■2.2.3 JPEG标准17
■2.2.4 MPEG标准18
■2.2.5低码率压缩标准19
■2.2.6其他标准20
2.3图像质量评价20
■2.3.1人眼视觉特点20
■2.3.2现有图像质量评价方法22
■2.3.3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23
2.4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背景、发展及趋势24
■2.4.1背景24
■2.4.2近期发展25
■2.4.3目前状态27
■2.4.4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发展中值得注意的趋势29
第三章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31
3.1 数字电视技术的基本概念32
■3.1.1数字电视的信源与信道编码32
■3.1.2数字电视的优越性32
■3.1.3数字电视等级标准及体系33
3.2数字视频广播(DVB)标准34
■3.2.1 DVB的基本概念及用途34
■3.2.2 DVB系统标准35
3.3数字电视(DTV)标准36
■3.3.1 DTV的标准之争36
3.4 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发展及技术标准37
■3.3.2 DTV标准37
■3.4.1 HDTV的发展背景38
■3.4.2 HDTV制作标准的发展38
■3.4.3 HDTV传输标准的发展40
■3.4.4全数字HDTV技术42
3.5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发展43
3.6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前景44
■3.6.1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44
■3.6.2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45
■3.6.3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46
第四章视频节目制作技术48
■4.1.1视频信号处理方式49
■4.1.2视频节目制作技术49
4.1 视频节目制作技术的基本概念49
4.2视频桌面制作技术的发展及趋势52
■4.2.1视频桌面制作技术的发展52
■4.2.2视频桌面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56
4.3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及现状56
■4.3.1传统的视频编辑方式56
■4.3.2非线性编辑的发展57
■4.3.3非线性编辑处理及压缩方法58
■4.3.4存储技术59
■4.3.5接口技术60
■4.3.6计算机平台60
■4.3.7外围设备61
4.4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其发展62
■4.3.8非线性编辑对节目制作和演播方式的影响62
■4.4.1传统的制作技术63
■4.4.2典型的虚拟演播室技术63
■4.4.3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优势和趋向65
第五章有线电视67
5.1 有线电视的基本概念68
■5.1.1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68
■5.1.2有线电视系统的综合利用69
5.2有线电视的发展及趋势71
■5.2.1有线电视的发展背景71
■5.2.2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竞争72
■5.3.1 MMDS的基本概念73
5.3 无线电缆电视(MMDS)的发展73
■5.2.3有线电视发展的出路73
■5.3.2 MMDS的发展及现状74
■5.3.3数字化和多业务是MMDS发展的趋势76
5.4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网(HFC)和全业务网络(FSN)技术及发展趋势77
■5.4.1 HFC和FSN的概念77
■5.4.2 HFC是目前宽带接入的重要途径78
■5.4.3 HFC的发展趋势80
第六章电话电视82
6.1 电话电视及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82
■6.1.1 电话网结构82
■6.1.2电话网上的宽带接入技术HDSL和ADSL83
■6.2.1 电话电视的发展84
6.2电话电视技术的发展背景、状态及趋势84
■6.2.2电话电视的现状85
■6.2.3电话电视的未来86
第七章卫星直播电视88
7.1 卫星直播电视(DBS)技术的基本概念89
■7.1.1 DBS的定义89
■7.1.2DBS技术90
7.2卫星直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91
■7.2.1 DBS的发展91
■7.2.2 DBS的现状及发展趋势94
第八章交互电视97
8.1 广播电视发展的特点及因素97
■8.2.1交互电视技术的定义及种类98
8.2交互电视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98
■8.2.2视频点播(VOD)99
■8.2.3准视频点播(NVOD)100
■8.2.4全交互式电视100
■8.2.5交互电视网络与系统100
8.3美国交互电视的发展101
8.4迅速崛起的VOD技术105
■8.4.1 VOD业务105
■8.4.2 VOD系统106
■8.4.3 VOD的发展现状106
8.5互联网上的交互电视业务108
■8.5.1网络电视(WebTV)108
第九章付费电视与电视购物110
■9.1.1加解扰技术111
9.1 电视加解扰技术及其发展111
■9.1.2加解扰技术的应用112
9.2美国付费电视及其技术的发展113
■9.2.1付费电视的早期技术及模式113
■9.2.2付费电视的发展115
■9.2.3付费电视现状及发展趋势116
9.3 电视购物的形成及发展119
■9.3.1电视购物的产生119
■9.3.2电视直销120
■9.3.3电视购物业务的发展121
■9.3.4电视购物的近期发展及趋势122
■10.1.1模拟与数字音频广播124
第十章数字音频广播124
10.1 无线电广播的基本概念124
■10.1.2现代音频广播系统的要求125
■10.1.3数字音频广播(DAB)126
10.2无线电广播的发展126
■10.2.1无线电广播发展的四个阶段126
■10.2.2无线电广播的近期发展与趋势127
10.3数字音频广播(DAB)的现状与未来129
■10.3.1 DAB的产生及发展129
■10.3.2 DAB的未来应用131
1 1.1数据广播的基本概念132
■1 1.1.1数据广播定义、形式及技术132
第十一章数据广播132
■11.1.2图文电视数据广播133
■11.1.3 DAB与DVB中的数据广播134
1 1.2数据广播的发展及现状135
■1 1.2.1数据广播的发展135
■1 1.2.2数据广播的现状136
■1 1.2.3数据广播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137
第十二章家庭影视138
12.1家庭影视中的技术及产品138
■12.1.1家庭影视的定义138
■1 2.1.2磁带录像机(VTR)138
■12.1.3激光影碟(LD)138
■12.1.5数字视频光盘(DVD)139
■12.1.4视频光盘(VCD)139
■12.1.6摄录像机140
12.2家庭影视及其技术的发展141
■12.2.1 家庭影视技术的发展141
■12.2.2家庭影视的现状143
■12.2.3家庭影视技术的发展趋势143
12.3 DVD的发展及前景144
■12.3.1 VCD的迅速普及144
■12.3.2 DVD的迅速发展144
■12.3.3 DVD是未来的主流145
12.4摄录像机的发展147
12.5数字摄录像机简介148
第十三章数字音频技术150
13.1数字音频格式150
■13.1.1 CD数字音频格式151
■13.1.2 高分辨兼容数字(HDCD)151
■13.1.3数字音频磁带(DAT)152
■13.1.4数字卡带(DCC)153
■13.1.5迷你盘,光磁盘(MD)153
■13.1.6下一代数字音频格式154
13.2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155
■14.1.1硬件160
■14.1.2软件160
第十四章计算机技术160
14.1 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160
14.2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及现状161
■14.2.1个人计算机的发展161
■14.2.2个人计算机的软件发展现状162
■14.2.3个人计算机的硬件发展现状163
■14.2.4个人计算机的法制问题165
■14.2.5我国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现状166
14.3网络计算机166
14.4明天的个人计算机167
■14.4.1更强大的处理能力168
■14.4.2更快的数据通道168
■14.4.5更漂亮、更友好的界面169
■14.4.3更快速的连接169
■144.4更大的存储容量169
第十五章多媒体技术171
15.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72
■ 15.1.1媒体及多媒体的定义172
■15.1.2多媒体技术特征172
■15.1.3多媒体系统结构173
15.2多媒体存储技术的发展及趋势174
■15.2.1 CD光盘的优越性175
■15.2.2光盘的类型及格式175
■15.2.3光盘的发展及现状176
■15.2.4光盘的发展趋势178
■15.3.1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80
15.3多媒体个人计算机180
■15.3.2多媒体硬件平台的发展181
■15.3.3多媒体软件平台的发展及应用181
第十六章Internet183
16.1 计算机网络概述183
■16.1.1计算机网络及其类型184
■16.1.2数据分组交换方式184
16.2 Internet概述185
■16.2.1 Internet的特点185
■16.2.2 Internet的标识186
■16.2.3 Internet的通信协议186
■16.2.5 Internet的业务及功能187
■16.2.4 Internet的两个主要问题187
■■16.2.6 Internet的传输速率189
■16.2.7网广播189
16.3迅速扩张的Internet190
■1 6.3.1 Internet的早期发展190
■16.3.2 Internet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91
■16.3.3我国Internet的发展现状192
16.4 Internet信息资源193
■16.4.1 Internet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193
■16.4.2 标题搜索(Archie)194
■16.4.3 信息浏览(Gopher)195
■ 16.4.4 自动标题搜索(Veronica和Jughead)195
■16.4.6 知识机器人(Knowbot)196
■16.4.5 自动内容搜索(WAIS)196
■16.4.7 高级浏览(WWW或Web)197
■16.4.8 Web迅速增长198
■16.4.9 主 页199
■16.4.10 Java的异军突起199
■16.4.11个人信息代理200
第十七章电子邮件201
17.1 电子邮件概述202
■17.1.1电子邮件的实现202
■17.1.2电子邮件的形式202
■17.1.3电子邮件与网络203
■17.1.4多媒体电子邮件系统204
17.2 电子邮件的发展205
第十八章在线业务208
18.1在线业务的发展背景208
18.2多媒体与超媒体信息检索服务211
■18.2.1超文本与超媒体211
■18.2.2多媒体与超媒体信息检索系统211
18.3在线业务的现状及趋势213
第十九章视频游戏215
19.1视频游戏的发展背景215
19.2视频游戏的近期发展及目前状态217
19.3视频游戏的发展趋势220
20.1虚拟现实技术概述221
■20.1.1 虚拟现实的技术特征221
第二十章虚拟现实221
■20.1.2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成222
■20.1.3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224
20.2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趋势225
■20.2.1 虚拟现实技术的背景225
■20.2.2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现状226
■20.2.3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230
第二十一章电 话233
21.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34
■21.1.1通信与通信网234
■21.1.2通信网的组成234
■21.1.3通信网中开放的业务235
■21.1.4现代通信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36
21.2电话网及其业务的发展与现状237
■21.2.1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237
■21.2.2电话业务的发展及现状238
21.3提供电信新业务是电话网发展的趋势242
21.4有线电视网络上的电缆电话243
第二十二章传真246
22.1传真技术概述246
■22.1.1传真通信技术及特点246
■22.1.2传真通信的分类247
■22.1.3传真机247
22.2传真技术的背景及发展248
■22.2.1传真技术的背景248
■22.2.2传真技术的发展249
22.3传真技术的现状及趋势252
第二十三章综合业务数字网255
23.1 ISDN的基本概念256
■23.1.1 ISDN的定义256
■23.1.2 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为基础发展而成256
的通信网256
■23.1.3 ISDN支持全数字连接257
■23.1.4 ISDN支持各种通信业务257
■23.1.5 ISDN的用户与网络接口标准257
23.2ISDN的发展259
23.3 ISDN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2
第二十四章智能网266
■24.1.1智能网的三要素267
24.1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267
■24.1.2智能网特点268
■24.1.3智能网业务268
24.2智能网的发展及趋势271
■24.2.1智能网的发展271
■24.2.2智能网的发展趋势272
第二十五章光纤通信技术274
25.1 光纤及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274
■25.1.1光纤通信的特点274
■25.1.2光纤的基本结构275
■25.1.3光源与光检测器276
■25.2.1光纤通信的发展277
■25.1.4光纤通信网络277
25.2光纤通信的发展及现状277
■25.2.2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278
25.3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279
■25.3.1网络化279
■25.3.2大容量与高速化280
■25.3.3超小型化280
■25.3.4全光化281
第二十六章卫星通信技术282
26.1卫星通信技术概述282
■26.1.1 卫星通信的定义及特点282
■26.1.2卫星通信的相关技术284
■26.2.1 卫星通信的发展286
26.2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86
■26.2.2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287
■26.2.3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290
26.3甚小天线地面站(VSAT)卫星网络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90
■26.3.1 VSAT系统及技术290
■26.3.2 VSAT的发展292
■26.3.3 VSAT发展现状293
■26.3.4 VSAT的发展趋势295
26.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95
■26.4.1 GPS系统295
■26.4.2 GPS的应用领域296
■26.4.3 GPS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97
第二十七章移动通信技术299
27.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300
■27.1.1移动通信的定义及分类300
■27.1.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特点301
■27.1.3数字蜂窝电话系统及其优越性302
■27.1.4无线寻呼系统302
27.2移动电话的发展及趋势303
■27.2.1移动电话的早期发展303
■27.2.2蜂窝移动电话的发展304
■27.2.3数字移动电话的发展305
第二十八章个人通信技术308
■28.1.1 个人通信的特点309
28.1个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309
■28.1.2个人通信网310
■28.1.3个人通信业务311
■28.1.4移动卫星业务312
28.2个人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趋势312
■28.2.1个人通信技术及其发展概况312
■28.2.2个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314
28.3无绳电话技术概述315
■28.3.1无绳电话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315
■28.3.2无绳电话是个人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316
28.4移动卫星通信系统317
■28.4.1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317
■28.4.2主要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简介318
第二十九章电视会议320
■29.1.1 电信会议与电视会议技术321
29.1 电视会议的基本概念321
■29.1.2电视会议系统的分类322
■29.1.3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及图像格式323
■29.1.4电视会议系统的应用324
29.2电视会议技术的发展324
■29.2.1 电视会议的发展及现状324
■29.2.2电视会议的未来328
29.3桌面电视会议系统是电视会议的发展趋势328
30.1可视电话的基本概念331
■30.1.1可视电话的定义及分类331
第三十章可视电话331
■30.1.2可视电话终端332
30.2可视电话技术的发展及现状333
■30.2.1可视电话技术的发展333
■30.2.2可视电话技术的发展现状335
■30.2.3可视电话发展面临的问题336
30.3多媒体可视电话技术337
第三十一章信息高速公路339
31.1信息高速公路的一般概念339
■31.1.1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339
■31.1.2信息高速公路的定义340
■31.1.3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340
■31.1.4信息高速公路网的组成342
■31.1.5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及优越性343
31.2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要素344
■3 1.2.1数字化技术344
■31.2.2同步数字系列(SDH)345
■31.2.3宽带传输技术345
■31.2.4宽带接入网技术347
■31.2.5宽带交换技术347
■3 1.2.6多媒体技术347
■31.2.7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348
■31.2.8智能网(IN)348
■31.2.9高性能计算机系统348
■31.2.1 1信息安全技术349
■31.2.10数据库技术349
■31.2.12标准化技术350
31.3建设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350
3 1.4国外信息高速公路情况简介352
第三十二章结论355
32.1 传媒技术的发展轨迹355
32.2传媒技术的发展趋势356
■32.2.1 数字化357
■32.2.2交互性357
■32.2.3融 合357
■32.2.4全球信息产业358
参考文献359
GIossary(词汇表)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