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策略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策略与方法
  • 安应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3406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策略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第一篇 制度·产权·运行2

第1章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策略2

1.1 改革传统企业制度势在必行2

序(二)3

前言5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5

1.2.1 产权关系的明晰化5

1.2.2 企业经营的独立化5

1.2.3 企业地位的法人化6

1.2.4 经营目标的逐利化6

1.2.6 政企关系的规范化7

1.2.5 竞争条件的平等化7

1.2.7 组织形式的公司化8

1.2.8 机构设置的合理化9

1.2.9 企业领导的专家化9

1.2.10 收益分配的法律化10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模式10

1.4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策略15

1.4.1 实现所有者主体多元化15

1.4.2 正确确定国有资产的代表16

1.4.3 构建科学规范的公司领导体制16

1.4.4 改革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17

1.4.5 减轻企业负担18

1.4.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9

1.4.7 培养和造就大批企业家20

1.4.8 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20

1.4.9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1

1.4.10 改善宏观经济环境22

第2章 产权改革和管理的策略24

2.1 改革传统产权制度的必要性24

2.1.1 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主要弊端25

2.1.2 改革以来产权关系的变化26

2.1.3 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改革的核心28

2.2.1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29

2.2 产权制度改革方略29

2.2.2 产权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31

2.2.3 产权制度改革的策略33

2.3 产权管理策略36

2.3.1 产权管理的组织制度37

2.3.2 资本结构的优化37

2.3.3 国有产权的经营运作41

第3章 现代企业运行的策略43

3.1 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43

3.1.1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45

3.1.2 企业与行业协会的关系48

3.1.3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50

3.2.1 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52

3.2 企业运行的主要障碍52

3.2.2 制度运行效率差54

3.2.3 政企职责不分55

3.3 企业运行的宏观策略56

3.3.1 市场策略57

3.3.2 制度策略59

3.3.3 文化策略62

3.4 企业运行目标69

3.4.1 运行目标的特征70

3.4.2 运行目标的层次72

3.4.3 运行目标的发展趋势75

第4章 生产管理策略与方法79

第二篇 生产·质量·成本79

4.1 生产组织管理的策略80

4.1.1 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80

4.1.2 长期决策的产需平衡法84

4.1.3 生产计划管理的弹性策略87

4.1.4 组织生产的均衡策略89

4.1.5 生产管理的适应策略90

4.2 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的方法92

4.2.1 成本曲线法92

4.2.2 统计分析法94

4.2.3 生存考验法95

4.2.4 工程研究法96

4.3.1 平衡线法99

4.3 生产控制的方法99

4.3.2 倾向分析法102

4.3.3 看板管理法103

第5章 质量管理策略与方法106

5.1 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与质量经营106

5.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质量观念的更新106

5.1.2 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选择109

5.1.3 企业经营战略的新概念——质量经营111

5.1.4 国内外质量管理的有关组织与质量认证113

5.2 企业质量管理的最新方法117

5.2.1 企业要重新认识商品质量的基本特征117

5.2.2 企业现场质量控制方法的创新119

5.2.3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方法122

5.2.4 工序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工序质量信誉卡及其应用124

5.2.5 确定产品最佳质量水平的方法126

5.2.6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质量管理方法128

第6章 成本管理策略与方法131

6.1 成本管理概述131

6.1.1 成本费用预测132

6.1.2 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133

6.1.3 成本费用控制134

6.1.1 成本费用该算135

6.1.5 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136

6.2 材料消耗全过程控制136

6.2.1 设计研制阶段的材料消耗控制137

6.2.2 材料采购阶段的费用控制138

6.2.3 材料备置阶段的物耗控制139

6.2.4 材料使用阶段的物耗控制140

6.2.5 销售服务阶段的费用控制141

6.3 成本管理的新经验与新方法141

6.3.1 模拟市场独立核算成本否决141

6.3.2 美国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143

6.3.3 日成本控制法146

第三篇 技术·产品·市场149

第7章 技术策略与方法149

7.1.1 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发展机制的基础和前提150

7.1 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机制,努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150

7.1.2 建立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机制154

7.1.3 企业技术进步的指标体系和测定分析方法157

7.1.4 日本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经验160

7.2 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与模式的选择163

7.2.1 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选择163

7.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168

7.2.3 日本的反求工程模式169

7.2.4 跃升式技术创新模式171

7.3 企业技术引进的策略与方法选择172

7.3.1 企业技术引进应注意的问题172

7.3.2 技术引进中的专利策略174

7.3.3 技术引进的方法选择176

7.3.4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技术投资的核算与计价179

第8章 产品策略与方法183

8.1 企业产品管理策略与方法183

8.1.1 产品管理策略涉及的主要问题183

8.1.2 产品战略与产品组合策略185

8.1.3 产品时效规律与产品创新189

8.1.4 新产品的评估方法与命名艺术190

8.2 企业产品结构策略与方法192

8.2.1 企业如何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192

8.2.2 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的方法195

8.3.1 新产品开发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99

8.3 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策略与方法199

8.3.2 新产品开发策略选择202

8.3.3 新产品开发方法选择205

8.3.4 日本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一套务实做法210

第9章 市场策略与方法213

9.1 企业市场开拓的策略与方法213

9.1.1 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条件与环境213

9.1.2 企业开拓市场的创新性思维217

9.1.3 企业开拓市场的策略选择219

9.1.4 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222

9.1.5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的方法225

9.2 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与方法226

9.2.1 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变革226

9.2.2 企业市场营销应把握的几个辩证关系228

9.2.3 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选择230

9.2.4 商品生命周期与市场营销方法234

第四篇 财务·资产·分配241

第10章 财务管理策略与方法241

10.1 财务管理与现代理财观241

10.1.1 财务因素的机能241

10.1.2 财务管理策略重心之演变242

10.1.3 现代理财观念244

10.2 筹资多元化策略247

10.2.1 资金成本最小化248

10.2.2 各种特定资本来源之资金成本衡量249

10.2.3 综合(加权)资金成本之衡量253

10.3 负债经营策略与方法254

10.3.1 负债经营254

10.3.2 财务杠杆255

10.3.3 负债经营风险的衡量与控制257

10.3.4 负债经营类型选择260

10.4 其他财务管理对策与方法262

10.4.1 风险管理的财务对策262

10.4.2 财务危机诊断方法264

第11章 资产管理策略与方法270

11.1 流动资产管理270

11.1.1 现金管理270

11.1.2 信用赊销策略与方法273

11.2 投资管理282

11.2.1 企业投资决策程序283

11.2.2 企业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285

11.3 无形资产管理288

11.3、1 专利战略288

11.3.2 商标保护策略296

第12章 分配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03

12.1 分配形式概览303

12.1.1 按件计酬303

12.1.2 按技分配304

12.1.3 按绩取薪304

12.1.6 按利提成305

12.1.4 按资分配305

12.1.5 按智领赏305

12.2 工资体系设计306

12.2.1 工资体系设计的五要素306

12.2.2 工资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思路309

12.2.3 职务工资体系311

12.2.4 职能工资体系314

12.3 工资分配实践的新经验316

12.3.1 综合考核系数工资制316

12.3.2 模糊分配模式318

12.3.3 无补贴工资制——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新突破319

附录:集团化、股份化是国有大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重要途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转机建制的实践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