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电子和俄歇能谱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光电子和俄歇能谱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4810205.jpg)
- (美)卡尔森(T.A.Carlson)著;王殿勋,郁向荣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2107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电子和俄歇能谱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历史1
2.本书的范围和以前著作的评述3
3.命名7
4.本书不详细讨论的有关领域8
4.1.电子碰撞能谱学8
4.2.光电发射10
4.3.Penning电离谱学10
4.4.离子中和谱学11
4.5.与电子能谱学有关的领域11
1.源室14
第二章 仪器和实验方法14
1.1.激发装置16
1.1.1.电子枪16
1.1.2.X射线管18
1.1.3.同步辐射24
1.1.4.真空紫外源27
1.2.靶样30
1.2.1.气体31
1.2.2.固体32
1.2.3.凝聚蒸气、液体和非室温靶36
1.3.用于角分布研究的样品室37
1.4.预加速和减速38
2.1.磁场的抵消39
2.分析器39
2.1.1.Helmholtz线圈40
2.1.2.磁屏蔽40
2.2.分析器型式40
2.2.1.减速栅41
2.2.2.色散法44
3.探测系统和数据分析49
3.1.单道探测器49
3.2.位敏探测器50
3.3.谱的扫描51
3.4.数据分析52
4.新发展52
5.商品仪器评述53
5.1.AEI54
5.2.Du Pont55
5.3.Heolett-Packard55
5.4.McPherson55
5.5.Perkin-Elmer56
5.6.Physical Electronics56
5.7.McCrune-RCI57
5.8.Vacuum GencratOrs,Inc.57
5.9.Varian58
5.10.其它58
第三章 基本概念59
1.光电效应59
2.结合能63
3.终态和突然近似69
3.1.自旋-轨道分裂70
3.2.多重分裂71
3.3.Jahn-Tcller分裂72
3.4.电子振出和振起72
3.5.组态相互作用76
3.6.Koopmans理论和突然近似77
3.7.振动和转动终态77
4.原子波函数79
5.分子轨道理论82
5.1.理论模型83
5.1.1.从头计算83
5.1.2.半经验计算85
5.2.基组扩展和MO混合87
5.3.原子和分子轨道术语87
5.3.1.原子87
5.3.2.分子88
第四章 外壳层光电子能谱学90
1.引言90
2.能级图解91
2.1.结合能91
2.2.终态94
2.2.1.自旋-轨道分裂94
2.2.2.由于自旋耦合的多重分裂95
2.2.3.Jahn-Teller效应96
2.2.5.组态相互作用97
2.2.4.电子振出和振起97
2.2.6.共振吸收99
2.2.7.碰撞峰101
3.轨道鉴定101
3.1.电离电位102
3.1.1.特征电离带103
3.1.2.取代效应105
3.1.3.求和定则106
3.1.4.全氟效应107
3.1.5.与空间效应的关系108
3.2.通过振动结构鉴定轨道109
3.3.按电离带强度鉴定分子轨道112
3.4.通过角分布鉴定分子轨道117
4.PFSOS与其它实验数据的比较119
4.1.光谱学120
4.2.质谱学121
5.PESOS文献综览121
5.1.原子123
5.2.双原子分子123
5.2.1.H2123
5.2.2.N2和CO126
5.2.3.O2和NO129
5.2.4.含卤素的双原子分子130
5.3.三原子分子131
5.3.1.线性三原子分子131
5.3.2.弯曲三原子分子133
5.4.有机分子134
5.4.1.甲烷、链烷和四面体对称135
5.4.2.不饱和脂肪族137
5.4.3.环状化合物137
5.4.4.稠环化合物141
5.4.5.有机卤化物142
5.4.6.各种含氧、氮、硫和磷的有机化合物143
5.5.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各种无机多原子分子145
5.6.离子、瞬态标本和PESOS的其它特殊研究147
6.固体研究148
7.PESOS的分析应用151
第五章 内壳光电子能谱学153
1.原子结构153
2.1.价壳层电势模型155
2.核心电子化学位移的理论基础155
2.2.邻近原子的影响160
2.3.从电负性计算净电荷162
2.4.从半经验MO计算净电荷170
2.5.化学位移的从头计算法173
2.6.化学位移与热化学数据的关联173
3.作为周期表函数的化学位移数据摘要175
3.1.碳184
3.2.氮和磷186
3.3.硫和氧188
3.4.IIIV,IVA,VA和VIA族元素191
3.4.2.IVA族:C,Si,Ge,Sn和Pb192
3.4.1.IIIA族:B,A1,Ga,In和Ti192
3.4.3.VA族:N,P,As,Sb和Bi193
3.4.4.VIA族:O,S,Se和Te195
3.5.卤化物和稀有气体196
3.6.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98
3.7.过渡金属199
3.7.1.第一过渡金属系:Sc,Ti,V,Cr,Mn,Fe,Co,Ni200
3.7.2.第二过渡金属系:Y,Zr,Nb,Mo,Tc,Ru,Rh,Pd201
3.7.3.第三过渡金属系:Hf,Ta,W,Re,Os,Ir,Pt202
3.8.IB和IIB族:Cu,Ag,Au,Zn,Cd,Hg202
3.9.稀土和锕系203
4.1.PESIS中实验和解释的问题204
4.核心结合能位移的特殊论题204
4.1.1.气相和固相比较205
4.1.2.充电205
4.1.3.绝缘体结合能的确定206
4.1.4.表面原子结合能206
4.1.5.辐射效应206
4.1.6.线宽206
4.2.无机化合物208
4.2.1.多重化学环境208
4.2.2.配位络合物208
4.3.有机化合物209
4.3.1.共振211
4.3.2.取代效应212
4.3.4.有机分子的特殊研究214
4.3.3.基团分析214
4.4.核心电子结合能位移与其他物理量的比较215
4.4.1.Mossbauer异构体位移216
4.4.2.NMR219
4.4.3.其他物理数据219
5.PESIS的其他应用220
5.1.多组分结构221
5.1.1.多重分裂或交换分裂221
5.1.2.电子振出和振起231
5.1.3.组态相互作用243
5.1.4.特征能量损失246
5.1.5.确定多组分结构的特性247
5.2.PESIS用于表面研究250
5.3.PESIS用于角分布研究256
6.PESIS的应用研究256
6.1.PESIS用做一种分析工具257
6.2.生物体系262
6.3.地质学263
6.4.环境研究263
6.5.表面研究265
6.6.聚合物和合金267
6.7.辐射研究267
6.8.工业应用268
第六章 Auger(俄歇)电子能谱学269
1.Auger 过程理论270
2.Auger 现象与光电效应和X射线发射间的比较277
3.气体Auger 能谱284
3.1.原子284
3.2.分子288
3.3.用Auger能谱研究电离现象298
3.4.自电离301
3.5.用于气体分析的Auger能谱301
4.固体研究的Auger能谱303
4.1.AES用于固体时的特殊问题304
4.1.1.与Auger电子产生相关的量304
4.1.2.高能伴峰307
4.1.3.特征能量损失307
4.1.4.非导体样品上的充电307
4.2.固体的高分辨Auger能谱308
4.3.Auger能谱的一般分析应用310
4.4.Auger能谱用于表面研究311
4.4.1.一般考虑311
4.4.2.表面应用的文献综览314
4.5.其他表面分析方法323
4.5.1.PESIS和Auger 能谱的比较323
4.5.2.除AES和PESIS外的表面分析方法324
附录1 元素Z=1—106的每个亚壳层的原子结合能326
附录2 原子中i亚壳层间的能量间距333
附录3 核心结合能位移数据汇编表337
附录4 电子能谱学中常用的缩写和定义363
参考文献367
索引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