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侵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侵蚀](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810285.jpg)
- (英)柯克比(Kirkby,M.J.),(英)摩根(Morgan,R.P.C.)编著;王礼先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ISBN:15143·6011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侵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1
1.1土壤侵蚀概述1
1.2了解土壤侵蚀机制的途径11
1.3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16
第二章 土壤流失量估算22
2.1山地土壤侵蚀量预报的发展23
2.2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28
2.2.1降雨侵蚀力因子R30
2.2.2土壤可蚀性因子K40
2.2.3坡长因子:和坡度因子S43
2.2.4作物管理因子C47
2.2.5侵蚀防治措施因子P54
2.2.6容许土壤流失量55
2.2.7应用56
2.2.8修正57
2.3切沟和沟道侵蚀59
2.4产沙量62
2.4.1预报方程式63
2.4.2总侵蚀量和输沙率66
2.4.3悬移质含量和水库沉积量的外推68
2.5土壤流失量估算和物理模拟69
第三章 测量土壤流失量和实验研究71
3.1问题和基本原则71
3.1.1目的71
3.1.2测量和实验74
3.2野外和实验室测量及实验80
3.2.1引言80
3.2.2由雨水冲刷引起的剥蚀和沉积80
3.2.3块体移动103
3.2.4风蚀114
第四章 水蚀机制和对水蚀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控制——一种实验观点122
4.1植被因子123
4.1.1完全被植被覆盖的坡面123
4.1.2部分地被植被覆盖的坡面123
4.1.3植被缺乏的坡面124
4.2降雨因子125
4.2.1动量和动能125
4.2.2土壤颗粒的分离和扩散128
4.2.3土壤表面的堵塞128
4.2.4降雨的下渗129
4.3片状冲刷、细沟侵蚀和切沟129
4.4土壤因子131
4.4.1土壤颗粒大小的分布131
4.4.2土壤团粒133
4.4.3表面粗糙度134
4.4.4地面石砾化135
4.4.5土壤剖面135
4.4.6前期土壤含水量135
4.5坡面因子138
4.5.1坡度138
4.5.2坡长138
4.5.3坡形139
4.6结语141
第五章 流水的各种侵蚀过程及其空间和时间的控制:一种理论观点142
5.1导言142
5.2基本过程144
5.2.1入渗、贮存和径流的产生144
5.2.2地表径流147
5.2.3地下水流155
5.2.4明渠流156
5.2.5在土壤内部的过程159
5.2.6泥沙输移——可蚀性163
5.2.7雨滴击溅167
5.2.8水流挟沙169
5.2.9块体移动171
5.2.10管流173
5.2.11泥沙输移和切沟的形成175
5.3各过程的空间变化178
5.3.1山坡剖面178
5.3.2流域范围的侵蚀控制183
5.3.3地区的空间控制187
5.4侵蚀过程的时间变化190
5.4.1引言190
5.4.2单场暴雨的侵蚀变化191
5.4.3各土壤侵蚀过程的季节性变化193
5.4.4各过程的长期变化195
第六章 模拟水蚀过程201
6.1建立模型的策略201
6.2现有的物理学基础的模型204
6.2.1主要问题204
6.2.2搬运和分离的相互关系205
6.2.3雨滴溅蚀过程模型209
6.2.4水蚀过程模型211
6.2.5过程间的相互关系211
6.3改进侵蚀模型的步骤216
6.3.1基本原则216
6.3.2径流模型218
6.3.3溅蚀模型223
6.3.4细沟间冲刷模型226
6.3.5细沟冲刷模型231
6.3.6细沟蚀和细沟间侵蚀的相互关系234
6.4摘要和结语238
第七章 风蚀241
7.1引言241
7.1.1风蚀危害241
7.1.2风蚀研究的发展244
7.2分离、搬运和沉积机制245
7.2.1稳定地表面上空的风力245
7.2.2被侵蚀表面上空的风力248
7.2.3沙粒移动的起动风力250
7.2.4沙粒运动的特性252
7.2.5侵蚀的顺风发展255
7.2.6表面沉积特性和侵蚀形状257
7.3影响风蚀部位和风蚀率的因子258
7.3.1引言258
7.3.2可蚀性因子258
7.3.3侵蚀性因子261
7.4实际风蚀量和潜在风蚀量的测量和预报267
7.4.1风蚀率267
7.4.2潜在风蚀269
7.5实例研究:约克山谷土壤吹蚀的调查275
7.6结语279
第八章 土壤侵蚀研究的意义280
8.1引言280
8.2容许土壤流失量280
8.2.1时间的鉴别水平281
8.2.2空间的鉴别水平284
8.3土壤保持的战略286
8.4全国的土壤保持规划287
8.5地区级的土壤保持规划288
8.5.1土地评价288
8.5.2土地利用规划291
8.5.3临界坡长293
8.5.4径流的处置296
8.5.5防风林带306
8.6农田土壤保持规划310
8.6.1植物选择312
8.6.2植物模拟319
8.6.3 工程控制措施321
8.6.4 土壤管理322
8.7特殊危险区的防蚀问题325
8.7.1土壤结构改良剂325
8.7.2河岸侵蚀326
8.7.3道路边坡侵蚀327
8.8多种级别的侵蚀问题328
8.8.1切沟侵蚀的控制328
8.8.2沙丘固定330
8.9模拟土壤保持331
第九章 结论331
参考文献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