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坪草种及其品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韩烈保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2242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草坪草种及其品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草坪与草坪草利用的历史和现状1
第二节 草坪草的一般特性4
一、草坪草的共性4
二、草坪草天然生长地的环境和特性5
三、草坪草的形成及其特性6
四、草坪草在草坪中利用的特性6
第三节 草坪草的培育和引种7
第四节 草坪草的研究方向和内容8
一、利用新的生物学技术培育新品种及新品系8
二、草坪植物的生理学及生态学研究9
三、有害生物的防治10
第二章 草坪草与草坪草分类11
第一节 草坪草11
一、草坪的作用12
四、草坪草的生产特性与应用特性18
三、草坪草的生态学特性18
二、草坪草的遗传特性18
第二节 草坪草的特性21
一、生物学特征22
二、植物学特征22
第三节 草坪草的分类原则23
一、中国草坪草气候生态区划带23
二、草坪草的分类36
一、禾本科的一般识别特征39
第一节 禾本科39
第三章 草坪植物的识别与鉴定39
二、禾本科专用术语40
三、禾本科草坪植物种子的识别与鉴定40
四、禾本科草坪植物幼苗期的识别与鉴定方法44
五、禾本科坪用植物营养期的识别与鉴定方法47
六、禾本科坪用植物生殖期的识别与鉴定方法49
七、常见禾本科草坪植物识别与鉴定50
一、豆科植物的一般特征55
第二节 豆科55
二、常用草坪植物主要识别特点56
第四章 冷季型草坪草种及其品种58
第一节 草地早熟禾属58
一、草地早熟禾58
二、加拿大早熟禾68
三、林地早熟禾69
四、球茎早熟禾70
五、粗茎早熟禾71
六、一年生早熟禾72
第二节 黑麦草属74
一、多年生黑麦草74
二、一年生黑麦草87
第三节 羊茅属88
一、高羊茅89
二、紫羊茅96
三、硬羊茅103
四、羊茅106
五、草地羊茅107
六、细羊茅108
第四节 翦股颖属111
一、匍匐翦股颖112
二、细弱翦股颖118
三、绒毛翦股颖121
四、小糠草124
第五节 固沙草属125
美国海滨草126
第六节 猫尾草属127
猫尾草127
第七节 冰草属129
一、蓝茎冰草130
二、扁穗冰草131
第八节 三叶草属132
一、白三叶133
二、绛三叶134
三、红三叶135
四、杂三叶136
第九节 胡枝子属137
矮生胡枝子138
第十节 苔草属139
一、卵穗苔草139
二、异穗苔草140
第十一节 苜蓿属141
紫花苜蓿142
第十二节 百脉根属143
百脉根143
第十三节 鸢尾属144
马蔺145
第十四节 其他冷季型草坪草146
一、无芒雀麦146
二、洋狗尾草147
三、小冠花148
四、鸭茅149
第五章 过渡型草坪草及其品种151
第一节 野牛草属151
野牛草151
第二节 结缕草属153
一、结缕草153
二、中华结缕草156
三、大穗结缕草157
四、细叶结缕草158
五、沟叶结缕草159
第六章 暖季型草坪草种及其品种161
第一节 狗牙根属161
狗牙根161
第二节 地毯草属167
地毯草167
第三节 狼尾草属169
铺地狼尾草169
第四节 钝叶草属170
钝叶草171
第五节 金须茅属172
竹节草173
第六节 格兰马草属174
格兰马草174
第七节 马蹄金属175
马蹄金175
第八节 雀稗属176
一、巴哈雀稗177
二、两耳草179
第九节 马唐属180
止血马唐180
第十节 沿阶草属181
沿阶草182
第十一节 画眉草属183
勾叶画眉草183
第十二节 假俭草184
第一节 试验方法186
一、试验方案186
第七章 国外优良草坪草在中国的适应性引种186
二、记录方式187
三、报告方式187
第二节 试验状况187
一、国外参与的单位及其品种189
二、试验地状况及其评定品种193
一、北过渡带194
第三节 试验结果194
二、寒冷潮湿带196
三、寒冷半干旱带197
四、南过渡带198
五、云贵高原带199
六、温暖潮湿带201
七、热带亚热带202
后记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