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傣族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傣族史
  • 江应梁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ISBN:M11141·24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65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傣族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族属渊源19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南方文化19

第二节 壮傣语诸族源于古代越人24

第三节 百越诸部的演变33

一、于越的建国34

二、秦始皇征百越与中原人民向百越地区迁徙38

三、西汉时期百越诸部的迁徙融合41

第四节 乌浒、俚、僚47

一、苍梧、乌浒、儋耳、俚等48

二、僚就是骆50

三、僚族的迁徙52

四、贵州境内的僚54

五、从僚到壮、黎58

第五节 濮60

一、濮的族属60

二、古代南方的最大族系63

三、楚国境内的濮与越65

四、濮与山越67

五、西南地区的濮70

第六节 共同的民族特征73

一、共同的地域74

二、共同的民族语言75

三、农业与纺织80

四、舟楫水行82

五、共同的习俗——文身84

六、铜鼓86

七、干阑88

第三章 历史文献中的傣族先民及其分布90

第一节 汉晋时期的傣族先民91

一、滇越91

二、濮94

三、僚96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傣族先民96

一、黑齿、雕题等96

二、金齿98

三、茫蛮101

四、金齿、茫蛮等的分布区域102

五、宋代傣族分布地向北扩张106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傣族先民109

一、白衣109

二、百夷(白夷、伯夷)112

三、僰夷115

四、摆夷、歹119

第四节 元代金齿白夷的分布区121

一、怒江流域分布区121

二、澜沧江流域分布区125

三、红河流域分布区127

第五节 明代百夷分布区128

一、西部百夷分布区129

二、南部百夷分布区133

三、内地零星分布区135

第一节 传说中的原始社会和民族关系141

第四章 部落时代141

第二节 南诏统属下的“金齿”、“茫蛮”部落156

第三节 安南都护府统属下的“生僚”各部166

第五章 部落联盟与奴隶主政权171

第一节 两个强大的部落联盟171

一、庸那迦国171

二、憍赏弥国174

第二节 西双版纳的“泐国”176

第三节 元朝对傣族地区的经营183

一、金齿等处宣抚使司的建立183

二、与蒲甘王朝的战争187

三、徹里总管府的建立192

四、八百宣慰司的建立197

五、元朝在傣族地区建立的政权机构205

第四节 傣族奴隶社会的探讨213

一、傣族地区的周围各族都曾有过奴隶社会214

二、从文献记录中探索217

三、傣文文献中有关奴隶的法规218

四、近代傣族社会的奴隶制残余221

第六章 初期封建社会的建立229

第一节 麓川的兴起与封建领主的产生229

一、思可法建立的麓川政权229

二、麓川与明代封建朝廷的关系235

三、三征麓川250

第二节 傣族封建领主制度的形成260

一、生产的发展及封建关系的产生260

二、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263

三、西双版纳地区的初期封建社会265

第三节 明代的土司制度269

一、土司制度的渊源269

二、明代云南内地设置的百夷土官272

三、沿边设置的百夷土司与土官275

第四节 土司制度在政治上的落后性288

一、分而治之289

二、以夷制夷290

第五节 双重的经济剥削294

一、封建朝廷对傣族人民的经济剥削294

二、土司对傣族人民的经济剥削309

第七章 封建经济的发展312

第一节 内地人民大量入居傣族地区312

一、明代云南移民的高潮314

二、傣族地区是云南移民的重点322

三、明末清初内地人民向傣族地区的移居327

一、商业经济的发展335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35

二、农业生产的进步339

三、金属工艺的制作341

四、宗教信仰344

五、文字348

六、生活习俗350

七、历法353

第三节 改土归流354

一、明代在傣族地区的改土归流356

二、清代的改土归流360

三、改土归流中傣族人民的反抗斗争365

四、未改流的傣族土司372

第八章 傣族人民反侵略与反封建的斗争374

第一节 东吁王朝对西部傣族地区的侵略377

第二节 东吁王朝侵寇西双版纳382

第三节 木梳王朝对我傣族地区的侵扰386

第四节 英、法帝国主义对傣族地区的侵略397

一、侵略的前奏397

二、马嘉里事件399

三、英国掠夺我德宏地区大片国土401

四、法国强占我西双版纳的勐乌、乌得405

五、各族人民的反帝斗争406

第五节 傣族人民反清与反领主的斗争409

一、十九世纪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中的傣族人民409

二、反封建领主的斗争412

三、参加辛亥革命413

第九章 近现代时期的傣族社会417

第一节 近现代尚未改流的傣族各土司417

一、西双版纳(思普沿边)418

二、德宏(腾龙沿边)426

三、其他地区428

一、西双版纳429

第二节 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延续429

二、德宏442

三、土司职位的承袭448

第三节 经济生产457

一、土地关系457

二、农业生产474

三、手工业、商业与佣工479

四、封建剥削485

第四节 家庭与家族493

一、家庭493

二、姓氏及命名495

三、宗族与亲属504

四、宗法及承嗣507

五、个人财产与消费509

第十章 文化与生活515

第一节 语言文字515

一、傣语515

二、傣文527

第二节 宗教信仰528

一、佛寺及佛塔529

二、僧侣531

三、佛经535

四、宗教节日538

五、宗教派别543

六、宗教上的经济花费547

七、原始崇拜548

第三节 民族民间文学549

一、傣族文学的特点549

二、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552

三、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文学556

四、封建制社会时期的文学563

一、居室579

第四节 生活习俗579

二、饮食580

三、服饰585

四、纹身与饰齿587

五、婚姻589

六、生育596

七、丧葬597

八、娱乐599

附录608

一、傣族史涉及东汉掸国的商榷608

二、南诏不是傣族建立的国家620

后记6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