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彝族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彝族简史
  • 《彝族简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0065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彝族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彝族的族源和族称9

第一节 族源问题的探讨9

第二节 彝族和古羌人的关系10

第三节 彝族同叟和昆明的关系16

第四节 彝族与乌蛮、白蛮的关系20

第五节 “罗罗”族称的出现27

第六节 彝族先民分布区域的不断扩大30

第七节 外国学者对彝族渊源等问题的研究33

第一节 彝族地区的远古文化遗存38

第二章 原始社会(公元前2世纪以前)38

第二节 彝族原始社会及其解体43

第三节 远古时期彝族地区同祖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48

第三章 奴隶占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公元前2世纪——公元8世纪)51

第一节 滇池与邛都地区的奴隶制和昆明部落51

一、滇池、邛都地区的奴隶占有制51

二、昆明游牧部落的定居和发展56

三、滇东北、黔西北地区的奴隶制58

第二节 南中大姓集团的形成与发展61

一、彝族先民地区大姓势力的形成61

二、蜀汉政权扶持南中大姓65

三、晋代南中地区大姓、夷帅与皇朝政权间的斗争67

第三节 ?氏家族统治势力的发展与灭亡69

一、?氏统治势力的发展69

二、?氏统治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70

三、唐初经略?地与?氏统治的结束72

第四章 南诏奴隶制政权的建立和崩溃(公元8——10世纪)74

第一节 南诏的兴起74

第二节 南诏奴隶制经济的发展76

第三节 南诏的政治、军事制度80

第四节 南诏统治下云南彝族先民的经济生活83

第五节 南诏奴隶制的崩溃86

第六节 四川和滇东北地区彝族先民部落89

第七节 贵州地区的彝族先民91

第五章 封建制的形成 奴隶制的延续(公元10——14世纪)94

第一节 宋代大部分彝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形成94

一、大理政权统治下的云南彝族社会94

二、“罗甸国”和“罗氏鬼主”98

三、凉山地区彝族先民部落104

第二节 元朝对彝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108

一、滇东北以外的云南地区109

二、乌撒、乌蒙与亦奚不薛地区的情况及元朝统治的加强115

三、罗罗斯与马湖地区118

一、地主经济在明代的胜利121

第六章 封建制的发展 奴隶制的变化(公元14——19世纪)121

第一节 云南彝族地区地主经济的发展121

二、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127

第二节 黔西、滇东北彝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衰落及地主经济的发展129

一、水西地区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转化129

二、乌蒙、乌撒、东川、茫布地区的改土归流132

第三节 四川彝族地区奴隶制的变化135

一、建昌和马湖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135

二、凉山地区奴隶制的延续138

第四节 彝汉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开发祖国西南边疆144

第一节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149

第七章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奴隶制的斗争(1840—1919年)149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54

第三节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和反奴隶制的斗争160

第八章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和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1919—1949年)171

第一节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171

一、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171

二、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日益加深173

三、反动的政治统治进一步加强177

四、落后的生产与悲惨的生活179

第二节 红军长征鼓舞下的革命斗争180

第三节 彝族地区的游击战争 彝族人民的解放186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验196

第九章 彝族的科学、文化成就196

第二节 畜牧和狩猎的经验198

第三节 历法和气象知识199

第四节 医药知识201

第五节 文字202

第六节 史学205

第七节 文学207

第八节 音乐和舞蹈209

第九节 雕刻和绘画211

第一节 居住、饮食和服装213

第十章 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213

第二节 婚姻和家庭219

第三节 节日和丧葬226

第四节 宗教信仰230

附录一:我国彝族人口分布情况237

附录二:彝族自称、他称简表239

附录三:彝族方言分布地区简表242

附录四:彝族自治地方简表246

附录五:彝族简史大事年表248

后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