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地质学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石油地质学简明教程
  • 陈作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3038·教28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油地质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石油和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

一、石油矿产的基本特点1

二、石油矿产的用途1

三、石油矿产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2

第二节 世界石油产区3

第三节 我国石油工业5

第四节 石油地质学的任务、性质和内容7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9

第一节 石油9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9

二、石油的物理性质14

第二节 天然气17

一、概述17

二、天然气的化学组成17

一、油田水的化学组成18

第三节 油田水18

三、天然气的物理性质18

二、油田水的分类(苏林分类)19

三、油田水的产状21

四、油田水的矿化度21

五、油田水的物理性质21

第二章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与生油岩22

第一节 概述22

第二节 生油的原始物质23

一、生油的原始物质—有机残体23

二、生油的原始物质—分散有机质25

三、生油的原始物质—干酪根25

第三节 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地质环境和作用因素27

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27

二、有机质转化成油的作用因素30

第四节 有机质的演化和油气生成的阶段性32

一、生油岩的岩石类型35

第五节 生油岩35

二、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36

小结38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40

第一节 储集层的基本特性40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40

二、储集层的渗透性41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42

四、储集层的类型43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43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及其影响储油物性的主要因素44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及分布46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47

一、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47

二、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49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和地理分布50

第四节 盖层51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53

第一节 油气运移的概念及其证据53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53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53

二、油气在初次运移中的理化状态58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时间、深度、方向和距离64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65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概念和动力65

二、二次运移的机理68

三、二次运移的时期和距离71

小结71

第五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73

第一节 油气藏的形成73

一、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73

二、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74

三、圈闭及油气藏分类76

四、圈闭及油气藏的度量78

五、有效圈闭80

六、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85

第二节 油气藏的破坏87

一、油气藏的破坏因素87

二、油气藏的破坏产物—地面油气显示88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各论90

第一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90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90

二、断层圈闭和断层油气藏98

三、裂缝性圈闭和裂缝性油气藏101

四、刺穿圈闭和刺穿油气藏104

第二节 岩性圈闭和岩性油气藏106

一、概述106

二、岩性圈闭和岩性油气藏类型106

二、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及实例114

一、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的基本概念114

第三节 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114

小结119

第七章 地壳上各级油气聚集单元120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120

一、盆地的概念120

二、含油气盆地概念及特征121

三、含油气盆地的结构122

四、含油气盆地的内部构造125

五、含油气盆地类型126

六、我国含油气盆地概况131

第二节 油气聚集带132

一、油气聚集带的概念132

二、油气聚集带的形成132

三、油气聚集带的类型133

一、油气田的概念135

二、油气田类型135

第三节 油气田135

第八章 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138

第一节 油气在时间上的分布138

一、前寒武纪138

二、古生代138

三、中生代139

四、第三纪140

五、第四纪140

第二节 油气在空间的分布141

一、在地理上的分布141

二、在区域构造上的分布141

三、在局部构造上的分布142

四、在储集层埋藏深度上的分布143

五、在海域的分布143

六、大油气田在油气分布上的特殊重要性145

一、丰富的油源146

第三节 油气分布的若干控制因素146

二、发育良好的储集层147

三、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147

第四节 三角洲、不整合、推覆体对油气的分布和控制147

一、三角洲沉积对油气的分布和控制147

二、不整合对油气的分布和控制148

三、推覆体对油气的分布和控制148

一、油气田调查勘探的工作特点151

二、油气田调查勘探的工作方法151

第一节 概述151

第九章 油气田的调查与勘探151

第二节 油气调查勘探阶段的划分152

一、普查153

二、详查154

三、预探155

四、详探157

第三节 油气勘探程序158

主要参考文献1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