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书目文献管理数据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安树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0245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机器可读目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书目文献管理数据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参考书目1
预篇1
§预1 计算机的硬件配置1
§预2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2
§预3 用户文件类型4
预3.1 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4
预3.2 文件的存取方法4
预3.3 文件组织的基本方法5
预3.4 几种常用的文件类型7
§预4 系统设计的过程9
§预5 文献管理工作的内容13
预5.1 文献14
预5.2 文献管理工作的宗旨15
预5.3 文献的著录15
预5.4 文献的检索点(标目)16
第一章 用户需求的调查与分析17
§1.1 用户需求的调查17
1.1.1 调查用户需求的要求17
1.1.2 用户需求调查的特性分析18
1.1.3 承担用户需求调查的人员19
1.1.4 用户需求的第一次调查——全面调查20
1.1.5 用户需求调查的第一次整理29
1.1.6 用户需求调查的第一次反馈36
1.1.7 用户需求的第二次调查——专题调查37
1.2.1 用户需求的文字说明39
§1.2 用户需求的阐述和分析39
1.1.8 小结——用户需求调查的要点概述39
1.2.2 现行系统各种数据的分析42
1.2.3 人-机界面的建立49
1.2.4 新系统的流程图52
1.2.5 数据处理矩阵表56
1.2.6 数据容量的分析63
1.2.7 小结——分析用户需求的概述66
§2.2 文献管理工作的现实世界68
2.2.1 文献信息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68
§2.1 建立概念模型的目的68
第二章 概念模型的建立68
2.2.2 文献信息的构成70
2.2.3 小结73
§2.3 文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特殊性73
§2.4 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75
2.4.1 实体、属性与联系75
2.4.2 模型及模型的建立76
2.4.3 评价模型的标准77
2.4.4 模型的描述方法78
§2.5 实体与属性的划分79
§2.6 文献实体80
§2.7 标目类型实体83
2.7.1 实体及其子类83
2.7.2 个人标目实体及其与子类的关系84
2.7.3 团体、会议、文献题名标目实体86
§2.8 主题标目实体88
2.8.1 主题词表及其内在的关系88
2.8.2 主题词、主题及文献91
§2.9 规范化管理与参照系统92
2.9.1 规范化问题的提出92
2.9.2 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内容93
2.9.3 规范化标目的确立与参见系统95
§2.10 实体的层次分布与原始的模型100
2.10.1 图书馆现实世界的E-R图100
2.10.2 实体的层次分布105
3.1.1 数据文件的初步组织107
§3.1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107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7
3.1.2 记录的结构109
3.1.3 记录的关键字112
3.1.4 文件之间关系的确定与建立113
§3.2 图书馆编目系统的文件组织121
§3.3 三层结构目录体系的实现126
3.3.2 具有规范化检索能力的体系127
3.3.1 规范检索项的处理127
3.3.3 具有规范化管理能力的三层目录体系130
3.3.4 具有双向综合管理能力的三层目录体系132
§3.4 特殊类型检索点的设计135
§3.5 关系指针的构造136
3.5.1 记录的组织136
3.5.2 指针项的构成137
§3.6 系统的逻辑构造145
3.6.1 系统的层次结构145
3.6.2 系统的逻辑构造149
3.6.3 可执行性命令的设计156
§3.7 软件设备的构成159
§3.8 系统控制表161
§3.9 系统的执行过程和并发控制163
3.9.1 系统的执行过程163
3.9.2 事务的并发处理166
§3.10 屏幕设计和排序167
§3.11 系统的恢复和再组织173
§3.12 系统的通用性174
第四章 压缩技术176
§4.1 压缩技术及其优越性176
§4.2 压缩键的生成规则178
4.2.1 一般规则178
4.2.2 冠词的处理规则178
4.2.3 特殊(非字母、数字)字符的处理规则179
4.2.4 作者项或书名的全部信息都是符号或记号时的处理规则181
4.2.5 带有括号的字符串的处理规则181
4.2.6 &(表示and的符号)的处理规则182
4.2.7 数字的处理规则183
4.2.8 带修饰的字符和专用字符的处理规则184
4.2.9 上标和下标字符的处理规则184
§4.3 各种压缩键的生成方法186
4.3.1 个人作者压缩键的生成186
4.3.2 书名键的生成187
4.3.3 作者/书名键的生成188
4.3.4 团体名称压缩键的生成189
4.4.1 个人姓名键的生成190
§4.4 从MARC记录中生成各种压缩键的方法190
4.3.5 会议名称压缩键的生成190
4.4.2 团体名称键的生成191
4.4.3 会议/集会名称键的生成192
4.4.4 书名键的生成193
§4.5 各种压缩键生成方法的比较194
4.5.1 对耶鲁大学图书馆书目数据的调查研究194
4.5.2 在Ohio州立大学图书馆进行的试验196
4.5.3 Ohio州立大学图书馆对一个大型书目系统检索键的分析试验196
§4.6 命中记录的显示方法——引导记录199
§4.7 美国现有八个系统使用的压缩链方案208
§5.1 MARC简介221
第五章 机读目录数据的分析与研究——MARC,ISDS和UNIMARC221
§5.2 MARC磁带的物理结构223
§5 3 MARC记录内部的数据组织225
5.3.1 头标226
5.3.2 地址目录区228
5.3.3 控制字段229
§5.4 MARC记录层次结构的特点233
§5.5 MARC可变长字段安排与AACR Ⅱ的关系235
§5.6 利用MARC磁带的数据建立书目文献库238
5.6.1 文献描述体238
5.6.2 个人类型标目项240
5.6.3 团体类型标目项240
5.6.4 会议类型标目项241
5.6.5 题名类型标目项241
5.6.6 课题性主题标目与地理名称主题标目243
5.6.7 目录组织与可变长字段之间的关系243
§5.7 ISDS简介244
5.8.1 磁带的标记以及文件组织245
§5.8 ISDS磁带组织方式245
5.8.2 ISDS磁带文件的块与逻辑记录248
5.8.3 ISDS逻辑记录的组织248
§5.9 ISDS记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48
5.9.1 ISDS的控制字段248
5.9.2 可变长数据区251
§5.10 关于UNIMARC的研制过程260
§5.11 UNIMARC的头标和地址目录区261
5.11.1 头标区261
§5.12 UNIMARC中字段代码的分配与必备字段263
5.11.2 地址目录区263
§5.13 数据字段区内容介绍264
5.13.1 标识段(0××)264
5.13.2 代码化的信息段(1××)266
5.13.3 描述段(2××)276
5.13.4 注释段(3××)280
5.13.5 连接款目段(4××)282
5.13.6 相关的题名段(5××)287
5.13.7 主题分析段(6××)288
5.13.8 作品责任项段(7××)294
5.13.9 国际间使用段(8××)297
附录一 我国使用的书目记录通讯格式结构图(摘自GB2901-82)298
附录298
附录二 我国使用的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表(GB3469-83)299
附录三 我国使用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表(GB2659-81)299
附录四 各文种冠词表299
附录五 ISDS内容简表299
附录六 ISDS字符集302
附录七 MARC记录字段简表(图书部分)310
附录八 MARC字符集318
附录九 美国国会图书馆使用的语种代码表326
附录十 美国国会图书馆使用的出版国代码表337
附录十一 UNIMARC内容简表359
附录十二 LFLA读者对象代码表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