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测量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测量学 第3版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著;陆国胜修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测绘出版社
  • ISBN:7503004185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工程测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测量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测绘工作的任务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

§1-2 测量学的发展概况2

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5

§2-1 地球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的概念5

§2-2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0

§2-3 地形图的认识12

§2-4 测图原理与测量工作概述17

第三章 直线丈量与定向21

§3-1 地面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21

§3-2 直线丈量22

§3-3 钢尺的检定26

§3-4 直线丈量的误差来源27

§3-5 丈量成果整理29

§3-6 直线的定向31

第四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37

§4-1 水准测量原理37

§4-2 水准器39

§4-3 水准尺和尺垫42

§4-4 望远镜43

§4-5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51

§4-6 自动安平水准仪54

第五章 水准测量59

§5-1 概述59

§5-2 水准路线的拟订59

§5-3 水准测量的施测62

§5-4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68

§5-5 水准尺的检验80

§5-6 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82

§5-7 断面测量和面水准测量85

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92

§6-1 观测误差92

§6-2 偶然误差的特性93

§6-3 评定精度的指标96

§6-4 误差传播定律98

§6-5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03

§6-6 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105

§6-7 广义算术平均值及权108

§6-8 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公式116

§6-9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121

§6-10 等权代替法平差125

§6-11 水准测量的精度133

第七章 经纬仪及水平角观测139

§7-1 水平角观测的概念139

§7-2 光学经纬仪139

§7-3 经纬仪的电子测角原理148

§7-4 游标经纬仪的读数原理152

§7-5 经纬仪的安置153

§7-6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154

§7-7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158

§7-8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及其减弱的措施168

第八章 导线测量175

§8-1 导线测量的一般知识175

§8-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76

§8-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基本公式179

§8-4 单一导线的计算181

§8-5 导线网的平差186

§8-6 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187

§8-7 导线测量的精度188

第九章 交会法和小三角测量198

§9-1 概述198

§9-2 前方交会200

§9-3 侧方交会204

§9-4 后方交会206

§9-5 交会点的精度210

§9-6 单三角形221

§9-7 其他交会方法225

§9-8 测边交会228

§9-9 线形锁234

§9-10 线形锁的精度244

§9-11 中点多边形248

第十章 三角高程测量251

§10-1 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251

§10-2 竖盘构造及竖角测定254

§10-3 单指标竖盘的偏心问题259

§10-4 三角高程测量的应用263

§10-5 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267

§10-6 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268

第十一章 视距测量及视差法测距276

§11-1 概述276

§11-2 普通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公式277

§11-3 视距常数的测定281

§11-4 视距测量的计算工具283

§11-5 普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精度285

§11-6 其他视距仪289

§11-7 视差法测距297

第十二章 光电测距303

§12-1 概述303

§12-2 脉冲式光电测距仪303

§12-3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306

第十三章 平板仪及其使用314

§13-1 图解测量原理314

§13-2 大平板仪315

§13-3 平板仪的安置316

§13-4 小平板仪319

§13-5 前方交会和侧方交会320

§13-6 后方交会321

§13-7 平板仪导线327

§13-8 大平板仪的检验和校正329

第十四章 碎部测量332

§14-1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332

§14-2 碎部测图的方法334

§14-3 地物的测绘337

§14-4 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340

§14-5 地貌的测绘344

§14-6 细部点坐标的测量351

§14-7 碎部测图时应注意的事项354

§14-8 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应用355

§14-9 地形图的修测358

第十五章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360

§15-1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360

§15-2 高斯投影的概念364

§15-3 《高斯投影大比例尺图廓坐标表》的使用371

第十六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374

§16-1 概述374

§16-2 大比例尺测图的技术计划374

§16-3 地形控制(图根控制)测量376

§16-4 地形测图的准备工作377

§16-5 测站点的测定381

§16-6 图边测图及图的拼接382

§16-7 地形图的检查与地形测图的结束工作383

附录一 测量计算中的有效数字386

附录二 面积计算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