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 方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0172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学科: 概论)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学科: 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1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

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2

二、生产由全社会实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管理8

三、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产品不再转化为商品13

四、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条件和意义17

第一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初设想22

一、十月革命以前的设想22

第二章 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22

二、十月革命后,关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25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经济的特殊条件和基本特征32

一、实行余粮收集制32

二、扩大国家所有制和国家的直接控制34

三、对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管理34

四、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35

五、实行分配中的阶级原则和社会原则36

六、经济生活的“实物化”,商品、货币关系的废除37

第三节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意义39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41

第四节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内容和意义41

二、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43

三、新经济政策的结束50

第五节 布哈林维护和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52

一、维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52

二、列宁逝世后,坚决捍卫新经济政策,反对托洛茨基主义54

三、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提出“落后的社会主义”概念55

四、关于农民的作用和工农联盟问题57

五、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论”58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61

第三章 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61

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2

一、农业集体化65

三、斯大林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68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和苏联经济模式的特点71

一、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72

二、苏联经济模式的特点、作用和弊病79

三、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82

第三节 东欧各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84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8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经济体制86

一、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8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88

二、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94

三、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102

四、“一五”末期经济体制的弊病,改革的初步方案110

第五章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变动118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体制的变动118

一、“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和“大跃进”初期经济体制的急剧变革118

二、对“左”倾错误的初步察觉,经济体制的局部变动123

第二节 调整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28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128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13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体制的变动140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对经济体制的冲击140

二、以盲目下放权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的大变动145

三、1971-1973年和1975年经济体制两次整顿及其挫折152

第一节 端正思想路线,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和改革试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156

第六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58

一、端正思想路线,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正确的思想指导158

二、经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实践上的改革试验160

三、确定“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行改革的试验163

四、开展农村改革,进行城市改革试点165

五、党的十二大及其改革部署171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176

第二节 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76

二、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发展和存在的问题181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84

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185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6

三、改革和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3

第四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208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214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改革的目标214

第七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上思想上的保证214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217

三、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19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2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22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23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24

三、教育、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225

四、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226

结束语227

后记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