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森林史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嵘著 著
- 出版社: 中华农学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51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森林史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历代(自上古至清末)1
第一章 上古(三皇,五帝,夏,商)1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1
黄帝 唐虞1
夏2
商3
第二章 周(春秋战国附)3
森林职官3
森林破坏之情形7
森林政策8
管仲相齐之造林及保林计划10
贵族圈地造园为田猎行乐之风11
国营行道树之开始12
植树纪念及提倡经济林12
各家涉及森林之卓论13
木材之利用状况14
第三章 秦14
森林之滥伐及封禁山泽与征税14
国家广植行道树15
焚书而留种树之书15
第四章 汉(后汉三国附)15
承秦制废少府设大司农15
高祖开放秦园囿并弛山泽之禁16
前汉各帝重农政策之成效16
新莽设六管之令,开山泽之防,收盐铁山泽之利17
后汉和帝免征山林之税,并开放国有园林18
汉代陵庙植树之专官18
汉代皇家林宛之专官18
三国时因战争而焚毁森林18
辟林地为农田其势愈炽19
魏因森林荒废民牧提倡造林19
汉时关于森林之言论19
汜胜之书20
第五章 两晋21
晋时因森林荒废影响于农田水利21
朝野注重植树21
晋代之农林著述 南方草木状22
第六章 南北朝(宋,南齐,梁,北魏,北齐,北周)22
宋文帝诏劝耕桑树艺及弛山泽之利22
孝武帝立占山泽之制22
南齐高帝诏二宫诸王不得封略山湖23
南齐民牧提倡民间植树23
梁武帝诏开山林薮泽之禁,民牧教民种植桑果23
北魏孝文帝罢山泽之禁及均给天下民田课种桑榆23
北齐每丁给永业田二十亩植桑,诏禁火焚森林24
北齐禁?伐树木及推广植树24
南北朝森林职官24
寺院森林之兴盛25
南北朝时之农林著述 齐民要术25
第七章 隋26
隋之农圃官制26
隋时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课种榆桑枣26
大业中开汴渠两堤奖励植柳26
第八章 唐27
掌理园囿之官27
定口分永业田制课植榆桑枣树27
疆吏领导军民植树28
唐代之农林著述 茶经及园庭草木疏28
五代无林业建设28
第九章 宋29
掌山泽苑囿林木之官29
太祖命官分诣诸道均田劝课农桑29
倡导护堤造林并诏谕缘黄汴清御等河人民植树30
诏择明树艺者为农师乃我国农业推广制度之创始30
搜罗材木发现雁荡山30
各帝诏劝农桑及免竹木税31
疆吏自为表率营造森林?课民植树32
天然森林在南宋时之摧残32
山地直接播种之方法32
宋代之农林著述 桐谱,荔技谱,桥录,茶录,笋谱,竹谱33
第十章 辽,金,元33
辽太宗劝民种树,各帝严禁烧山及准民采木33
金代劝民种植桑枣并加意保护34
元设大司农掌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34
司竹监掌管官竹园并发卖之事35
至元时立司农司颁农桑之制35
成宗,武宗,仁宗,英帝时因天下饥荒各地罢山泽之禁36
英帝至治年颁行大元通制奖励水利及保护农民37
文宗定竹木岁课37
元代之农林著述 王桢农书及俞宗本种树书38
第十一章 明39
洪武帝诏农桑为立国之本39
国营桐漆椶园林以为民倡39
明令百姓广栽桑枣柿栗胡桃39
毁坏树木有干户律40
永乐时设神木大木二厂征集木材40
永乐帝诏禁止在牧养栽种地内围猎40
放采白蜡与乌?收子取油渐次普及41
明代各帝之征收竹木果品柴炭等税42
明代之农林著述 农政全书,茶书全集,救荒本草46
第十二章 清47
顺治帝置上林苑监47
乾隆帝召廷臣编辑授时通考47
雍正帝诏令各省荒山种树及招民垦植四川苗疆山林坡岗48
中部各省受垦种山坡之害49
太平天国及回疆之乱摧毁森林50
东北及西南各省之天然林状况51
蒋黼罗振玉等创设农学会52
德占胶澳举行人工造林52
外国树种之输入53
光绪帝倡行新政设官兴学53
清代农林之著述 植物名实图考54
北满中东路一带森林权之丧失54
附黑龙江铁路公司与东省铁路公司订立伐木原合同54
鸭绿江右岸森林权之丧失56
附外务部奏中日合办鸭绿江右岸木植订定采木公司章程摺57
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章程59
中日合办鸭绿江森林合同61
中日采木公司事务章程61
章程备考书63
第二编 辛亥革命民国成立时期65
(壹)林业建设初期(1912—1936)65
第一章 民元至民十二林政及其法令65
第一节 实业部,农林部,农商部之组织及林政方针65
第二节 民三农商部公布之森林法65
第三节 森林法施行细则及造林奖励条例67
第四节 民四政府之提倡造林70
第五节 申令宣示清明为植树节72
第六节 民五时林务处之筹设(附林务处暂行章程)72
第七节 各省林务专员及大林区署(附林务专员规则)74
第八节 林务处之裁撤及林务研究所之成立(附林务研究所章程)75
第九节 林业公会(附林业公会规则)77
第十节 林业公会组织办法79
第十一节 民三农商部公布之狩猎法及民十公布之施行细则81
第十二节 林务研究所之裁撤85
第二章 党治下之林政及其法令85
第一节 中山先生之森林政策85
第二节 国民政府农矿部之组织及林政方针87
第三节 清明植树节改为 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88
第四节 造林运动及其实施方案与工作纲领88
第五节 造林运动宣传周93
第六节 农矿部林政会议及其决议案94
第七节 举行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之垦植(附行政院公布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植办法)99
第八节 民二十一国府公布之森林法101
第九节 民二十一国府公布之狩猎法108
第十节 中央林业行政之改辖 农矿部归并实业部(林垦署及中央农业实验所之成立)110
第十一节 地方林业行政统系110
第十二节 实业部管理国有林公有林暂行规则及林业考成办法111
第十三节 军政当局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令鄂豫湘赣皖苏浙闽陕甘十省主席指示奖励人民植树造林禁止焚山电文112
第三章 营林事业113
第一节 国有林113
第一 东三省国有林113
(一)东三省国有林之面积及蓄积量114
(二)东三省国有林之发放(附农商部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115
(三)东三省国有林发放之面积及其纠纷积弊116
(四)民十八农矿部之东三省国有林整理委员会(附章程)118
(五)伪「满洲国」下之东三省国有林情况119
第二 首都附近国有林之经营 中央模范林区管理局119
(一)组织情形(附组织条例)120
(二)造林成绩122
第三 国有林场123
(一)农林部时代之林艺试验场123
(二)农商部时代之林业试验场123
(三)国民政府农矿部时代之三林场123
(四)实业部时代之更名直辖模范林场123
(甲)组织情形(附组织条例)123
(乙)北平及山东两直辖模范林场之概况124
第二节 公有林125
第一 省县公有林125
(一)各省林业机关一览125
(二)各省市苗圃面积及育苗株数表129
(三)各省森林地面积及宜林地面积表130
(四)民十八至民二十一各省造林面积表131
(五)民十八至民二十一各省植树株数表132
第二 乡村公有林(附江苏省第一林区林务局村庄林暂行条例草案)132
第三 纪念林134
第四 风景林134
第五 教育林……江苏省教育林之创始经过及其造林成绩134
第六 学校林……浙江安吉三社小学承领官荒创办校园之经过151
第三节 特种营林153
第一 保安林153
(一)国营保安林(附农商部交通部会同筹办造林保路办法)154
(二)省营保安林157
(三)各省堤防造林计划大纲157
第二 陵园林(附总理陵园营造全山森林计划)159
第三 寺庙林160
第四 森林植物园162
第四节 私有林162
第一 个人经营(附中央模范林区管理局推广苗木办法,及中央模范林区管理局合作林场办法,广西厉行植桐办法)162
第二 公司经营 浙江云野公司承领官荒造林之经过166
第三 林业合作社171
第四 已往私人营林失败之教训171
第四章 林业教育172
第一节 大学教育172
第二节 专科教育174
第三节 高级职业教育175
第五章 林业人才及林学著作175
(贰)抗战时期(1937—1948)177
第一章 战争期间森林之损失177
第一节 东北森林177
第二节 台湾森林177
第三节 内地各省森林178
第二章 战争前后林业之措施179
第一节 天然林之保护整理179
第二节 经济林之营造示范186
第三节 水源林之划设187
第四节 水土保持区之设立189
第五节 防沙造林190
第六节 民林之督导实验192
第三章 林业之实验研究194
第一节 组织,任务及机构194
第二节 实验研究工作实况195
第四章 各省造林育苗统计198
第五章 林业经费199
第六章 中国森林资源统计200
第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之林业设施206
第一章 成立林垦部及其林业方针与任务206
第二章 一年来林业工作之成就与进展213
第三章 新中国林业建设之基本性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