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全传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国藩全传 上
  • 刘华明,郑长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356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曹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全传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出身农家1

一、但以箕裘承祖泽1

二、孝闻乡里的父亲7

三、性格刚毅的母亲13

四、曾门家法有传人18

第二章 景仰乡贤23

一、湖南与湖南人23

二、经世派的崛起29

三、早年两知己33

四、曾门第一个进士39

第三章 锐意进取45

一、圣贤英雄皆可为45

二、砥砺人生的师友48

三、改易品性的艰难历程61

四、得不到“炭敬”的穷翰林73

五、理学之外的经世学问78

第四章 天子近臣83

一、内忧外患,推源祸始83

二、高位不失书生本色86

三、署理部务,每日“自课八事”94

四、陈民间疾苦,指皇帝缺失99

五、受穆相赏识,八年六迁107

第五章 生死不弃118

一、不忍坐视桑梓之痛118

二、别开生面,赤地立新125

三、取法“戚家军”133

四、精神训练与思想灌输143

第六章 场面狭小154

一、越俎代疱,不避嫌怨154

二、群疑众谤,移师衡州160

三、筹办水师,意在长江164

四、营垒内部的矛盾172

五、潜龙在渊,四拒旨令179

第七章 初试锋芒188

一、传檄出师,“胜过百万兵”188

二、出师不利,首次自杀191

三、“咬牙立志”,整军妙高峰202

四、左、胡相助,“引用一班正人”206

五、攻取武汉,有功不赏227

六、言词激烈,重劾崇纶237

七、调和诸将,胡林翼抚鄂241

八、“东南大局,似有转机”244

第八章 困顿江西249

一、兵败湖口,再次自杀249

二、惶惶终日,赧颜入江西257

三、“闻春风之怒号,寸心欲碎”264

四、仰食他人,跌蹶经营268

五、同年反目,参奏陈启迈275

六、罗泽南援鄂,处境更难281

七、坐困南昌,力支危局285

八、蓄势待机,“曾家军”入赣290

第九章 一生三变301

一、“家门有大故,游子心不安”301

二、委曲心事,委军守制307

三、反躬自省,全无是处314

四、身在纯庐,心系军旅323

五、军需报销,为“部费”发愁327

六、追思先人,改葬父母331

七、朝野奏起,重返军营336

第十章 历尽艰辛345

一、援浙援闽,均未成行345

二、三河喋血,精锐尽失348

三、磨砺人才,李鸿章入幕355

四、不去四川当“作客”359

五、兵分四路,“办窃号之贼”363

六、初战太湖,进围安庆365

七、署理江督,“天意岂有转乎”?370

第十一章 运筹帷幄376

一、钦差大臣走稳着376

二、总督立规矩,政事新气象381

三、曾国藩大开口,左宗棠出山387

四、身困祁门,“实无生人之趣”394

五、北上“勤五”,缓字应之406

第十二章 攻取安庆411

一、旋转之机,取势千里之外411

二、“不以多杀人为悔”417

三、人琴并亡,为胡林翼请功424

四、关注朝局,虚望太隆430

第十三章 如临渊履冰435

一、谋取江浙,别立淮军435

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441

三、态度强硬,不授洋人凌我之势445

四、曾国荃孤军逼金陵453

五、惊心动魄的四十六天457

第十四章 东南无主465

一、紧缩包围圈,困死金陵城465

二、凄风腥雨秦淮河469

三、杀李秀成这谜474

四、部属“劝进”,扑朔迷离480

第十五章 持盈保泰485

一、乱世功名,尤为难处485

二、推权让利,才能晚场善收489

三、韬光养晦,留淮裁湘492

四、曾、左龃龉,留下百年谜底499

五、“重整河山”,勉力为之503

第十六章 剿捻失败512

一、僧王战死,奉旨平捻512

二、不违王命,万难迅速出征516

三、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522

四、收服悍将,约法三章525

五、师老无功,防河失败528

六、疑谤丛集,求退图保全530

七、位高权重,难以息肩538

第十七章 倡办洋务543

一、近逼卧榻,世变正未可知543

二、“中国岂可一日而亡备?”549

三、“风气渐开,即中国振兴之象”553

四、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565

五、开历史先河与不可克复的矛盾569

第十八章 勉为其难574

一、晋见慈禧,位次汉大臣之首574

二、改造绿营,兴办练军581

三、清理积案,整肃吏治585

四、兴修水利,防杜河患589

第十九章 办理教案595

一、震动朝野的天津教案595

二、抱定必死,再立遗嘱601

三、“惟有委屈求全之一法”604

四、众矢之的,谤议丛积613

五、“中外交涉,总以条约为凭”619

六、怅惘无限,三任江督628

第二十章 毁誉不计631

一、审定“刺马奇案”631

二、整军经武,致力自强636

三、“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陨”640

四、痛自刻责,期在“三不朽”647

五、长逝金陵,“生荣”死亦哀6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