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道裁流及流水中筑坝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守仁,杨文俊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399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河道整治-截流;筑坝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道裁流及流水中筑坝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综述1
1.1 河道截流与流水中筑坝1
1.2 河道截流技术的发展6
1.3 流水中筑坝技术的发展10
第2章 河道截流的分流设施16
2.1 束窄河床分流21
2.1.1 坝址河床束窄程度21
2.1.2 束窄河床水力学计算22
2.2 永久建筑物设置临时泄水设施分流26
2.2.1 在混凝土坝体预留临时缺口过流26
2.2.2 混凝土坝体设置导流底孔28
2.3 利用永久建筑物泄水设施分流31
2.4 导流明渠分流31
2.4.1 导流明渠线路选择及布置31
2.4.2 导流明渠的断面形式32
2.4.3 明渠泄流水力计算33
2.5 导流隧洞分流35
2.5.1 导流隧洞洞线选择及布置35
2.5.2 隧洞断面形式及尺寸选择36
2.5.3 隧洞泄流能力计算37
2.6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时二江泄水建筑物分流38
2.6.1 泄水闸布置38
2.6.2 上游导流渠布置及断面形式39
2.6.3 下游导流渠布置及断面形式44
2.6.4 截流期分流能力45
2.6.5 大江截流分流实况分析验证46
2.7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时明渠分流52
2.7.1 明渠设计标准52
2.7.2 明渠布置52
2.7.3 明渠断面形式及通航航线研究53
2.7.4 明渠防护结构设计54
2.7.5 明渠通航水流条件及提高通航流量级的研究56
2.7.6 大江截流期明渠分流实况分析验证58
2.7.7 二期导流明渠运行实况分析验证61
第3章 河道截流设计65
3.1 截流时段与截流流量65
3.1.1 截流时段选择65
3.1.2 截流流量选择68
3.1.3 对选择截流时段及截流流量的分析评价68
3.2 截流戗堤及龙口72
3.2.1 截流戗堤布置72
3.2.2 截流戗堤断面形式73
3.2.3 龙口位置74
3.2.4 龙口宽度76
3.3 截流方案77
3.3.1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方案研究77
3.3.2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方案选择100
3.3.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方案选择102
3.4 截流水力计算102
3.4.1 分流建筑物泄水能力计算102
3.4.2 立堵截流水力计算102
3.4.3 平堵截流水力计算107
3.5 截流戗堤进占程序及抛投料116
3.5.1 截流戗堤非龙口段进占程序及抛投料116
3.5.2 截流戗堤龙口段进占程序及抛投料119
第4章 河道截流若干重要技术问题的研究132
4.1 河道截流设计方案的试验论证132
4.1.1 大江截流分流条件试验研究132
4.1.2 截流方案的试验研究144
4.1.3 龙口护底加糙方案试验研究155
4.2 有关截流水力学的基础试验研究163
4.2.1 模型试验相似律163
4.2.2 关于流水中抛石稳定机制的研究167
4.2.3 关于双戗堤截流的适用条件研究173
4.2.4 单戗立堵截流水力学计算方法研究174
4.3 龙口护底加糙措施的研究176
4.3.1 龙口护底的作用176
4.3.2 护底结构形式比较178
4.3.3 拦石坎护底结构设计180
4.3.4 拦石坎护底施工184
4.4 深水截流戗堤坍塌机制探讨及其防范措施191
4.4.1 深水截流戗堤堤头坍塌现象191
4.4.2 截流戗堤坍塌机制的理论探讨191
4.4.3 截流戗堤坍塌计算模型202
4.4.4 堤头坍塌的防范措施205
4.5 龙口河床平抛垫底措施的研究206
4.5.1 龙口河床平抛垫底的结构布置206
4.5.2 平抛垫底石碴料的漂移特性研究207
4.5.3 龙口河床平抛垫底砂砾石料漂移特性研究214
4.5.4 龙口河床平抛垫底实施情况及度汛221
第5章 河道截流施工227
5.1 截流施工总体布置227
5.1.1 截流施工总体布置主要内容及布置原则227
5.1.2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总布置228
5.1.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总布置232
5.1.4 对截流施工总体布置及截流备料的几个问题的讨论239
5.2 截流施工机械设备241
5.2.1 截流施工机械的配置241
5.2.2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机械配置243
5.2.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机械配置247
5.2.4 关于截流施工机械选型问题的讨论253
5.3 截流戗堤进占施工254
5.3.1 截流戗堤进占施工分段254
5.3.2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戗堤进占施工255
5.3.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戗堤进占施工271
5.3.4 立堵截流戗堤进占施工中几个问题的讨论279
5.4 截流施工组织管理284
5.4.1 截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284
5.4.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组织管理285
5.4.3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技术要求287
5.4.4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技术要求291
5.5 截流施工期水文及水力学观测295
5.5.1 截流水文及水力学观测内容295
5.5.2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水文及水力学观测296
5.5.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及水力学观测302
第6章 流水中修筑围堰形式318
6.1 概述318
6.1.1 围堰分类318
6.1.2 围堰的特点318
6.1.3 围堰设计标准319
6.1.4 围堰的基本要求321
6.2 土质防渗体土石围堰322
6.2.1 概述322
6.2.2 土质防渗体的土料322
6.2.3 土质斜墙土石围堰325
6.2.4 土质心墙土石围堰329
6.3 刚性防渗体土石围堰335
6.3.1 概述335
6.3.2 刚性防渗材料335
6.3.3 刚性防渗体围堰工程实例337
6.4 柔性材料防渗体围堰340
6.4.1 概述340
6.4.2 柔性防渗材料341
6.4.3 柔性材料防渗体围堰工程实例342
6.5 混凝土围堰350
6.5.1 概述350
6.5.2 乌江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形围堰350
第7章 流水中修筑围堰设计计算354
7.1 围堰平面布置及断面尺寸拟定354
7.1.1 围堰平面布置354
7.1.2 围堰断面尺寸拟定356
7.2 围堰稳定分析计算360
7.2.1 计算方法360
7.2.2 葛洲坝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稳定分析计算361
7.2.3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稳定分析计算362
7.3 围堰渗流分析计算365
7.3.1 渗流计算目的及计算方法365
7.3.2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渗流分析计算367
7.4 围堰应力及变形计算分析373
7.4.1 围堰应力及变形计算方法373
7.4.2 葛洲坝工程二期上游围堰应力及变形计算分析375
7.4.3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应力及变形计算分析382
7.5 围堰安全监测设计及监测资料反馈分析385
7.5.1 葛洲坝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监测设计及监测资料分析385
7.5.2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监测设计及监测资料分析402
第8章 流水中修建围堰填筑技术413
8.1 围堰填筑材料413
8.1.1 防渗体土料413
8.1.2 堰壳填料416
8.2 围堰水下部位填筑施工技术422
8.2.1 端进抛投填筑422
8.2.2 平抛施工技术433
8.3 围堰水下部位填料加密技术437
8.3.1 围堰水下部位填料加密方案研究437
8.3.2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水下部位风化砂振冲加密453
8.4 提高围堰水下抛填料稳定性的技术措施456
8.4.1 围堰结构设计措施456
8.4.2 施工抛填措施457
8.5 围堰水上部位填筑施工459
8.5.1 围堰水上部位填筑及质量控制459
8.5.2 葛洲坝工程二期围堰水上部位填料施工461
8.5.3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水上部位填料施工463
8.5.4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填筑施工技术要求464
第9章 流水中修筑围堰基础及堰体防渗技术467
9.1 围堰基础及堰体防渗形式467
9.1.1 围堰基础及堰体防渗形式467
9.2 土质防渗体469
9.2.1 土质防渗体材料及防渗体结构469
9.2.2 土质防渗体施工技术470
9.3 混凝土防渗墙472
9.3.1 防渗墙墙体厚度及细部结构473
9.3.2 防渗墙造孔施工技术475
9.3.3 防渗墙墙体材料及混凝土施工487
9.3.4 防渗墙底透水岩体帷幕灌浆494
9.4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体510
9.4.1 高压喷射灌浆形式及灌浆方法513
9.4.2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体结构研究514
9.4.3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体施工技术518
9.5 土工膜防渗体530
9.5.1 围堰防渗土工膜设计531
9.5.2 围堰防渗土工膜施工技术533
9.5.3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土工膜施工技术要求535
第10章 流水中修筑围堰监测及监测资料分析537
10.1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537
10.2 监测设计537
10.2.1 监测设计原则537
10.2.2 二期上游围堰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项目538
10.2.3 二期下游围堰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项目541
10.3 监测仪器埋设及观测542
10.3.1 堰体变形监测542
10.3.2 渗流渗压监测543
10.3.3 压力(应力)监测543
10.3.4 爆破影响监测544
10.3.5 巡视检查544
10.4 监测资料分析544
10.4.1 防渗墙及堰体变形544
10.4.2 渗流渗压547
10.4.3 应力应变549
10.4.4 爆破监测550
10.5 围堰拆除过程跟踪测试及取样试验验证分析550
10.5.1 围堰拆除过程跟踪测试及取样试验内容550
10.5.2 围堰拆除过程跟踪测试及取样试验完成的工作量550
10.5.3 跟踪测试及试验验证分析551
10.5.4 防渗墙底与基岩接触段的渗透性能552
10.5.5 防渗墙槽孔接缝渗透性能552
10.5.6 防渗墙与堰体风化砂之间的泥皮553
10.5.7 复合土工膜使用效果553
第11章 河道截流及流水中筑坝的主要经验554
11.1 河道截流的主要经验554
11.1.1 截流时段和流量标准选择问题554
11.1.2 大江截流方案选择问题557
11.1.3 大江截流龙口位置选择及护底结构形式问题558
11.1.4 大江截流降低截流难度的技术措施561
11.1.5 截流水力学计算,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问题565
11.2 流水中筑坝的主要经验567
11.2.1 流水中筑坝形式问题567
11.2.2 流水中筑坝填料选择问题569
11.2.3 流水中筑坝防渗墙体材料的选择问题572
11.2.4 流水中筑坝防渗墙在复杂地层中造孔成槽工艺问题574
11.2.5 流水中筑坝混凝土防渗心墙一道及两道墙问题576
11.2.6 防渗墙底基岩强透水带灌浆处理问题577
参考文献583
后记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