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物岩石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物岩石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916773.jpg)
- 姜尧发,孙宝玲,钱汉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16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物岩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矿物学1
第一章 矿物及矿物学1
第一节 矿物及矿物学概述1
一、矿物及矿物学的概念1
二、矿物学的发展简史与研究现状2
第二节 矿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第二章 晶体对称与晶体形态4
第一节 晶体和非晶质体的概念4
一、晶体的概念4
二、非晶质体的概念5
三、晶体内部的格子构造6
四、晶体的基本性质6
第二节 晶体的宏观对称和分类7
一、对称的概念7
二、对称要素和对称操作8
三、对称型和晶体的对称分类11
第三节 单形与聚形12
一、单形12
二、47种几何学单形的特征12
三、聚形16
四、歪晶16
五、晶面条纹17
第四节 晶体的连生与双晶17
一、晶体的连生17
二、双晶18
第五节 晶体习性与矿物的形态19
一、晶体习性19
二、矿物集合体形态20
三、矿物的组合、共生和伴生23
第三章 矿物通论24
第一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24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24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26
三、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29
第二节 矿物形成的地质作用29
一、内生作用29
二、外生作用31
三、变质作用32
第三节 矿物的化学组成32
一、地壳中化学元素的丰度与矿物形成的关系32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33
三、类质同象33
四、同质多象34
五、胶体矿物及其化学组成特征34
六、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35
七、矿物的化学式及其表示方式36
第四节 矿物的分类和命名37
一、矿物的分类37
二、矿物的命名37
第四章 矿物各论40
第一节 自然元素矿物40
一、自然金属元素矿物40
二、自然非金属元素矿物41
第二节 硫化物矿物43
一、单硫化物矿物43
二、对硫化物矿物48
第三节 卤素化合物矿物49
一、氟化物矿物49
二、氯化物矿物50
第四节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51
一、氧化物矿物51
二、氢氧化物矿物57
第五节 硅酸盐矿物58
一、岛状结构硅酸盐亚类矿物61
二、环状结构硅酸盐亚类矿物64
三、链状结构硅酸盐亚类矿物66
四、层状结构硅酸盐亚类矿物69
五、架状结构硅酸盐亚类矿物73
第六节 碳酸盐、硝酸盐和硼酸盐矿物77
一、碳酸盐矿物77
二、硝酸盐矿物82
三、硼酸盐矿物82
第七节 硫酸盐、钨酸盐和磷酸盐矿物83
一、硫酸盐矿物83
二、钨酸盐矿物85
三、磷酸盐矿物85
第二篇 岩 石学88
第五章 岩石及岩石学88
第一节 岩石及岩石学概述88
一、岩石及岩石学的概念88
二、岩石学发展简史88
第二节 岩石学的研究意义89
一、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89
二、岩石与矿产资源关系密切89
三、岩石对地质工程的影响90
第三节 岩石学研究方法92
一、野外地质研究92
二、实验室分析研究92
第六章 岩浆岩总论93
第一节 岩浆与岩浆岩93
一、岩浆的概念与性质93
二、岩浆作用与岩浆岩93
第二节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93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93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94
第三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96
一、岩浆岩的结构96
二、岩浆岩的构造100
第四节 岩浆岩的产状和岩相104
一、岩浆岩的产状104
二、岩浆岩的岩相108
第五节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109
一、岩浆岩的分类109
二、岩浆岩的命名111
第七章 岩浆岩各论113
第一节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113
一、超基性岩类概述113
二、常见的超基性岩岩石类型113
第二节 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117
一、基性岩类概述117
二、常见的基性岩岩石类型118
第三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121
一、中性岩类概述121
二、常见的中性岩岩石类型122
第四节 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127
一、酸性岩类概述127
二、常见的酸性岩岩石类型127
第五节 碱性岩类131
一、碱性岩类概述131
二、常见的碱性岩岩石类型132
第六节 脉岩类135
一、脉岩类概述135
二、脉岩类岩石类型135
第七节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136
一、深成岩的肉眼鉴定和命名136
二、浅成岩和脉岩的肉眼鉴定和命名137
三、喷出岩的肉眼鉴定和命名138
四、岩浆岩的描述方法138
第八章 沉积岩总论141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141
一、沉积岩的概念141
二、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来源141
三、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141
四、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42
五、成岩作用145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与颜色145
一、沉积岩的化学成分145
二、沉积岩的矿物成分146
三、沉积岩的颜色146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特征147
一、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148
二、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155
三、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157
第四节 沉积岩的分类158
一、沉积岩分类现状158
二、本教材使用的分类159
第九章 沉积岩各论161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161
一、陆源碎屑岩概述161
二、常见陆源碎屑岩岩石类型166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171
一、火山碎屑岩概述171
二、火山碎屑组分特征172
三、火山碎屑岩主要岩石类型173
第三节 碳酸盐岩174
一、碳酸盐岩概述174
二、碳酸盐岩的成分174
三、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174
四、碳酸盐岩的分类180
五、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180
第四节 其他自生沉积岩182
一、概述182
二、主要岩石类型182
第五节 沉积岩肉眼鉴定与描述185
一、陆源碎屑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185
二、火山碎屑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188
三、碳酸盐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189
第十章 变质岩总论191
第一节 变质作用概述191
一、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的概念191
二、变质作用的因素191
三、变质作用的方式192
四、变质作用的类型194
第二节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特点195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特点195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195
第三节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196
一、变质岩的结构196
二、变质岩的构造201
第四节 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207
一、变质岩的分类208
二、变质岩的命名211
第十一章 变质岩各论213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213
一、区域变质岩概述213
二、常见的区域变质岩岩石类型213
三、区域变质作用的有关矿产221
第二节 混合岩222
一、混合岩概述222
二、常见的混合岩岩石类型223
三、混合岩的研究意义224
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224
一、接触变质岩概述224
二、常见的接触变质岩岩石类型225
第四节 气液变质岩227
一、气液变质岩概述227
二、常见的气液变质岩岩石类型228
第五节 动力变质岩230
一、动力变质岩概述230
二、常见的动力变质岩岩石类型230
第六节 变质岩肉眼鉴定和描述232
第三篇 矿物岩石实验指导书237
第十二章 矿物实验指导书237
实验一 晶体对称要素的找寻237
实验二 单形、聚形与双晶的认识239
实验三 矿物的形态和矿物的物理性质241
实验四 自然元素矿物和硫化物大类矿物244
实验五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类矿物及卤化物大类矿物245
实验六 岛状、环状和链状硅酸盐亚类矿物247
实验七 层状硅酸盐亚类和架状硅酸盐亚类矿物248
实验八 硫酸盐类、碳酸盐类和磷酸盐类矿物250
第十三章 岩石实验指导书251
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及镜下观察内容简介251
实验二 岩浆岩结构、构造和手标本观察与描述255
实验三 超基性岩、基性岩观察与描述258
实验四 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观察与描述259
实验五 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观察与描述262
实验六 碳酸盐岩、硅质岩观察与描述264
实习七 区域变质岩、混合岩观察与描述267
实验八 接触变质岩、气液变质岩、动力变质岩观察与描述270
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