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学基础
  • 霍子莹,李海鹰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991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化学-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1

0.2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1

0.3 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前景3

第1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5

1.1 化学的基本概念5

1.1.1 原子和分子5

1.1.2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7

1.1.3 原子量、分子量和式量8

1.2 国际单位制和摩尔9

1.2.1 国际单位制9

1.2.2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9

1.2.3 摩尔10

1.2.4 摩尔质量10

1.3 气体定律11

1.3.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2

1.3.2 气体摩尔体积13

1.4 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14

1.4.1 化学方程式14

1.4.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4

1.4.3 热化学方程式15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17

2.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7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8

2.2.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18

2.2.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9

2.2.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0

2.2.4 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1

第3章 化学平衡23

3.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23

3.1.1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23

3.1.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24

3.2 化学平衡的移动26

3.2.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6

3.2.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8

3.2.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8

3.2.4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29

3.2.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氨的合成29

第4章 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31

4.1 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31

4.1.1 一元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31

4.1.2 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36

4.2 溶液的酸碱性36

4.2.1 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36

4.2.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37

4.2.3 酸碱指示剂40

4.3 缓冲溶液40

4.4 盐的水解42

4.4.1 盐类的水解平衡42

4.4.2 盐溶液的pH值42

4.4.3 影响盐类水解作用的因素44

4.5 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45

4.5.1 溶度积45

4.5.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46

4.5.3 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46

4.5.4 沉淀的转化47

4.5.5 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48

第5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49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49

5.1.1 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50

5.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52

5.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53

5.2.1 原电池53

5.2.2 电极电势56

5.3 标准电极电势57

5.3.1 标准氢电极57

5.3.2 标准电极电势57

5.3.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58

5.3.4 电极电势的应用59

5.4 电化学基础61

5.4.1 化学电源61

5.4.2 电解64

5.4.3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蚀67

第6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69

6.1 原子的组成69

6.1.1 原子的组成69

6.1.2 同位素70

6.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71

6.2.1 电子云71

6.2.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72

6.3 核外电子的排布74

6.3.1 能量最低原理74

6.3.2 保里不相容原理75

6.3.3 洪特规则75

6.4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76

6.4.1 元素周期律76

6.4.2 元素周期表79

6.5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81

6.5.1 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81

6.5.2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83

6.5.3 元素的化合价84

第7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6

7.1 离子键86

7.1.1 离子键的形成86

7.1.2 离子的结构特征87

7.1.3 离子键的特征88

7.2 共价键88

7.2.1 共价键的形成88

7.2.2 共价键的特征89

7.2.3 共价键的类型90

7.2.4 键的参数90

7.3 配位键和金属键91

7.3.1 配位键91

7.3.2 金属键91

7.4 分子的极性92

7.5 分子间力和氢键93

7.5.1 分子间力93

7.5.2 氢键94

7.6 晶体的基本类型95

7.6.1 晶体的特征95

7.6.2 晶体的基本类型96

第8章 配位化合物99

8.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99

8.1.1 配合物的定义99

8.1.2 配合物的组成100

8.1.3 配合物的命名102

8.2 配合物的稳定性103

8.2.1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103

8.2.2 配位平衡的移动104

8.3 配合物的应用106

8.3.1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06

8.3.2 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07

8.3.3 分离、提纯稀有元素107

8.3.4 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108

8.3.5 在电镀中的应用108

8.3.6 配位催化108

第9章 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10

9.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10

9.1.1 碱金属110

9.1.2 碱土金属114

9.2 过渡元素118

9.2.1 过渡元素的概述118

9.2.2 铜族元素120

9.2.3 锌族元素125

9.2.4 铬及其重要化合物130

9.2.5 锰及其重要化合物132

9.2.6 铁系元素135

9.3 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140

第10章 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42

10.1 卤素142

10.1.1 卤素的通性142

10.1.2 氯气143

10.1.3 氯化氢和盐酸145

10.1.4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146

10.1.5 溴、碘及其化合物148

10.1.6 卤离子的鉴定150

10.2 氧族元素150

10.2.1 氧族元素的通性150

10.2.2 氧和臭氧、过氧化氢151

10.2.3 硫及含硫化合物153

10.3 氮族元素161

10.3.1 氮族元素的通性161

10.3.2 氮气及含氮化合物162

10.3.3 磷及其化合物170

10.4 碳族元素172

10.4.1 碳族元素的通性172

10.4.2 碳及其化合物173

10.4.3 硅及其化合物176

第11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180

1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80

11.1.1 有机化合物的历史发展180

11.1.2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181

1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81

1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82

1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84

11.4.1 按碳骨架分类184

11.4.2 按官能团分类185

11.5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地位及作用186

第12章 烷烃188

1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188

12.1.1 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188

12.1.2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89

12.2 烷烃的命名法189

12.2.1 普通命名法189

12.2.2 系统命名法190

12.3 烷烃的结构191

12.3.1 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191

12.3.2 其他烷烃的结构192

12.4 烷烃的性质192

12.4.1 烷烃的物理性质192

12.4.2 烷烃的化学性质194

12.5 烷烃的来源197

12.5.1 天然气197

12.5.2 石油197

第13章 烯烃199

13.1 烯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199

13.1.1 烯烃的通式和同系列199

13.1.2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99

13.2 烯烃的命名200

13.2.1 普通命名法200

13.2.2 系统命名法200

13.3 烯烃的结构200

13.3.1 乙烯分子的结构200

13.3.2 烯烃的顺反异构202

13.4 烯烃的性质202

13.4.1 烯烃的物理性质202

13.4.2 烯烃的化学性质203

13.5 烯烃的来源和制法209

13.5.1 从裂解气、炼厂气中分离209

13.5.2 醇脱水209

13.5.3 卤代烷脱卤化氢209

13.6 重要的烯烃209

13.6.1 乙烯209

13.6.2 丙烯211

13.6.3 异丁烯212

第14章 炔烃213

14.1 炔烃的通式和同分异构213

14.1.1 炔烃的通式213

14.1.2 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13

14.2 炔烃的命名214

14.3 炔烃的结构214

14.3.1 乙炔的结构214

14.3.2 其他炔烃的结构214

14.4 炔烃的性质215

14.4.1 炔烃的物理性质215

14.4.2 炔烃的化学性质215

14.5 炔烃的制法219

14.5.1 炔化物的烃化219

14.5.2 二卤代烷脱卤化氢219

14.6 重要的炔烃——乙炔219

14.6.1 乙炔的工业制法220

14.6.2 乙炔的性质和用途220

第15章 二烯烃222

15.1 二烯烃的通式、分类和命名222

15.1.1 二烯烃的通式222

15.1.2 二烯烃的分类222

15.1.3 二烯烃的命名223

15.2 共轭二烯烃223

15.2.1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223

15.2.2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224

15.3 天然橡胶和异戊二烯226

第16章 脂环烃228

16.1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228

16.1.1 脂环烃的分类228

16.1.2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228

16.2 环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29

16.3 环烷烃的性质229

16.3.1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229

16.3.2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230

16.4 环烷烃的结构232

16.5 环烷烃的来源与制备234

16.5.1 石油馏分分离法234

16.5.2 苯加氢法234

第17章 芳香烃235

17.1 芳香烃的分类235

17.1.1 单环芳烃235

17.1.2 多环芳烃236

17.1.3 稠环芳烃236

17.2 苯分子的结构236

17.2.1 苯的凯库勒构造式236

17.2.2 苯分子结构的近代观点237

17.3 单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异构和命名238

17.3.1 单环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238

17.3.2 单环芳烃衍生物的命名239

17.4 单环芳烃的性质240

17.4.1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240

17.4.2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241

17.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247

17.5.1 取代基定位规律247

17.5.2 取代定位规律的应用248

17.6 重要的单环芳烃250

17.6.1 苯250

17.6.2 甲苯251

17.6.3 苯乙烯251

17.7 萘252

17.7.1 萘的结构252

17.7.2 萘的命名253

17.7.3 萘的性质253

17.8 芳烃的工业来源255

17.8.1 由炼焦副产物回收芳烃256

17.8.2 石油的芳构化256

第18章 卤代烃257

18.1 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257

18.1.1 卤代烃的分类257

18.1.2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58

18.1.3 卤代烃的命名258

18.2 卤代烷的性质259

18.2.1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259

18.2.2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260

18.3 卤代烃的制法263

18.3.1 由烃卤代263

18.3.2 由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加成263

18.3.3 由醇制备263

18.4 重要的卤代烃264

18.4.1 三氯甲烷264

18.4.2 四氯化碳264

18.4.3 氯乙烯265

18.4.4 二氟二氯甲烷266

18.4.5 四氟乙烯266

18.4.6 氯苯266

18.4.7 氯化苄267

第19章 醇、酚、醚268

19.1 醇268

19.1.1 醇的结构268

19.1.2 醇的分类269

19.1.3 醇的同分异构现象269

19.1.4 醇的命名270

19.1.5 醇的性质271

19.1.6 醇的制法276

19.1.7 重要的醇277

19.2 酚279

19.2.1 酚的结构279

19.2.2 酚的分类279

19.2.3 酚的命名279

19.2.4 酚的性质280

19.2.5 酚的制法284

19.2.6 重要的酚286

19.3 醚287

19.3.1 醚的结构287

19.3.2 醚的分类287

19.3.3 醚的命名288

19.3.4 醚的性质288

19.3.5 醚的制法290

19.3.6 重要的醚290

第20章 醛和酮293

20.1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同分异构及命名293

20.1.1 醛、酮的结构293

20.1.2 醛、酮的分类293

20.1.3 醛、酮的同分异构现象294

20.1.4 醛、酮的命名294

20.2 醛和酮的性质295

20.2.1 醛、酮的物理性质295

20.2.2 醛、酮的化学性质296

20.3 醛和酮的制法303

20.3.1 醇的氧化或脱氢303

20.3.2 炔烃水合303

20.3.3 羰基合成304

20.3.4 烯烃的醛基化304

20.4 重要的醛、酮304

20.4.1 甲醛304

20.4.2 乙醛306

20.4.3 苯甲醛306

20.4.4 丙酮307

20.4.5 环己酮307

第2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309

21.1 羧酸309

21.1.1 羧酸的结构和分类309

21.1.2 羧酸的命名310

21.1.3 羧酸的性质311

21.1.4 羧酸的制法316

21.1.5 重要的羧酸317

21.2 羧酸衍生物321

21.2.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321

21.2.2 羧酸衍生物的性质323

21.2.3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327

第22章 含氮化合物331

22.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331

22.1.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331

22.1.2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性质332

22.1.3 重要的硝基化合物334

22.2 胺335

22.2.1 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335

22.2.2 胺的性质337

22.2.3 重要的胺344

22.2.4 季铵盐和季铵碱346

22.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346

22.3.1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346

22.3.2 重氮化反应347

22.3.3 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348

22.3.4 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352

22.4 腈353

22.4.1 腈的结构和命名353

22.4.2 腈的性质353

22.4.3 重要的腈——丙烯腈355

第23章 高分子化合物356

23.1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356

23.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57

23.2.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357

23.2.2 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358

23.3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358

23.3.1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358

23.3.2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359

23.4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359

23.4.1 加聚反应360

23.4.2 缩聚反应360

23.5 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360

23.5.1 塑料361

23.5.2 合成纤维362

23.5.3 合成橡胶364

23.5.4 离子交换树脂365

附录370

附录1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70

附录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74

附录3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376

附录4 常见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25℃)377

参考文献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