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教师教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教师教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4928083.jpg)
- 张宝池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347382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教师教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备课2
第一章 备课的定义、特点及其地位2
第一节 备课的定义及其要点2
一、备课的主体——执教者2
二、备课的范畴——教学过程4
三、备课的关键——教学环节11
四、备课的学科——教学内容11
第二节 备课的特点及其性质12
一、执教者自我规范的过程12
二、教学内容再创造的过程12
三、与主体模拟对话的过程13
四、主导博采众长的学习过程13
第三节 备课的地位及其意义14
一、备课是执教的前提14
二、备课是教学的基础16
三、备课是规律的贯彻16
四、备课是主体的根本18
第二章 备课的内容、方法及其原则20
第一节 备课的内容20
一、新教师讲新课的备课20
二、老教师讲新课的备课46
三、教师讲授旧课前的备课47
第二节 备课的方法49
一、交互思维的方法49
二、形象思维的方法50
三、逆向思维的方法51
第三节 备课的原则52
一、主体的原则52
二、主导的原则55
三、育人的原则58
第三章 讲稿撰写的方法和原则61
第一节 讲稿撰写的方法61
一、授课逻辑——坚持使用演绎法61
二、指导思想——突出一个“讲”字62
三、严控时间——用学时控制文字64
第二节 讲稿撰写的原则64
一、吃透教材,理顺逻辑65
二、贯彻教案,抓住要点66
三、把握“三点”,讲授“三基”66
第二篇 讲课70
第一章 讲课的定义、特点及其地位70
第一节 讲课的定义及其要点70
一、主体与主导的关系70
二、讲课的基本任务71
三、讲课的核心要素72
四、讲课的运作过程72
第二节 讲课的特点及其性质75
一、讲课的特点75
二、讲课的性质79
三、讲课的本质81
第三节 讲课的地位及其意义82
一、就主体而言处于主导地位82
二、就客体而言处于指导地位83
三、就环镜而言处于基础地位84
第二章 讲课的内容、方法及其原则85
第一节 口头语言及其基本要求85
一、语音——标准规范85
二、语声——字正腔圆86
三、语调——抑扬顿挫87
四、语速——快慢适中88
五、语态——顺畅无疾89
六、语序——严谨准确90
第二节 板书语言及其基本要求91
一、板书的意义91
二、板书的构成92
三、板书的版式93
四、板书的字体94
五、板书的色彩97
六、板书的方法98
七、课件的制作100
第三节 形体语言及其基本要求104
一、形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104
二、形体语言的要素和规范105
三、着装打扮的含义和要求111
第三章 脱稿讲课的意义、方法及其原则115
第一节 脱稿讲课的意义115
一、有利于适应学生转型的特点115
二、有利于发挥“三大语言”的作用118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119
第二节 脱稿讲课的方法121
一、脱稿讲课的程序121
二、脱稿讲课的技巧124
三、脱稿讲课的总结128
第三节 脱稿讲课的原则130
一、适度发挥的原则130
二、适量背记的原则132
三、适当看书的原则132
第三篇 八大意识136
第一章 主体意识136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产生136
一、人的教育性决定学校的产生136
二、学校的产生决定学生的主体性137
三、教师的主导性是由主体而派生137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含义137
一、一切为学生着想137
二、一切为学生服务138
三、一切依靠学生139
第三节 主体意识的贯彻140
一、课前——了解学生现状和要求140
二、课间——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141
三、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和答疑141
四、课余——多给学生帮助和指导142
第二章 育人意识144
第一节 育人意识的内涵144
一、育人的高度自觉性144
二、育人的明确目的性145
三、育人的正确方向性147
第二节 育人意识的意义148
一、使育人工作更具针对性148
二、使育人工作更具经常性149
三、使育人工作更具科学性150
第三节 育人意识的实现151
一、挖掘教学内容育人151
二、延伸教学内容育人152
三、为人师表育人152
第三章 创新意识154
第一节 创新意识的含义154
一、创新激情154
二、创新敏感155
三、创新整合156
第二节 创新意识的作用157
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157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58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158
第三节 创新意识的体现159
一、创新教学内容159
二、创新教学方法160
三、创新教学理念160
第四章 渗透意识162
第一节 渗透意识的内涵162
一、渗透的针对性162
二、渗透的预见性163
三、渗透的创造性164
第二节 渗透意识的目的164
一、均衡学生的左右脑164
二、修复学生的智商库165
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65
第三节 渗透意识的推行166
一、直接渗透的方法166
二、间接渗透的方法167
三、综合渗透的方法169
第五章 教材意识170
第一节 教材意识的含义170
一、深刻认识教材的产生170
二、清楚了解教材的编写171
三、精心考虑教材的选订172
四、一贯坚持教材的使用173
第二节 教材意识的功效174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174
二、有助于增强科研水平175
三、有助于加强课程建设175
第三节 教材意识的执行176
一、细读——把握教材176
二、精读——吃透教材177
三、研读——提升教材177
第六章 介绍意识180
第一节 介绍意识的内涵180
一、讲学生之所想180
二、解学生之所疑181
三、除学生之所虑182
第二节 介绍意识的效用182
一、自然衔接教学环节183
二、积极稳定学生情绪183
三、主动引导学生受课184
第三节 介绍意识的坚持185
一、介绍教学内容和任务185
二、介绍教学重点和难点186
三、介绍教学目的和要求187
四、介绍教学方法和步骤188
第七章 形象意识190
第一节 形象意识的含义190
一、以镜为友191
二、以发为首191
三、以鞋为轴192
四、以识为本193
第二节 形象意识的作用193
一、形成教师独特的气质193
二、养成学生良好的素质194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195
第三节 形象意识的展现196
一、导言课——第一印象课196
二、实践课——加深印象课197
三、复习课——固化印象课198
第八章 课时意识200
第一节 课时意识的内涵200
一、课时的二重性200
二、课时的量化性202
三、课时的稳定性203
第二节 课时意识的效能203
一、课时蕴含着教学质量203
二、课时内化着备课质量204
三、课时规范着师生学风205
第三节 课时意识的遵守207
一、同行相互提醒是前提207
二、师生相互监督是基础208
三、落实相关规章是保证209
后记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