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著作权与邻接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德利娅·利普希克 著
- 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23502837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著作权与邻接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1
引言1
1.1.著作权的定义和内容。著作权在知识产权权利中的地位,著作权和工业产权1
A.著作权的定义和内容1
B.知识产权权利的地位:著作权和工业产权2
a.知识产权权利2
b.著作权4
c.工业产权4
d.相互连接5
e.著作权自主6
1.1.1.著作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7
A.概念7
B.法律性质7
a.产权权利的理论8
b.非物质财产权理论10
c.人身权利理论11
d.人身—经济权利理论13
e.知识权利理论13
f.其他理论14
1.2.著作权的历史沿革14
1.3.著作权的各种不同的法律概念:“版权”和“作者权”22
1.3.1.作者权的客体23
1.3.2.作者的概念。权利所有者25
1.3.3.精神权利27
1.3.4.经济权利和限制31
1.35.手续33
1.4.著作权在当代世界中的重要经济意义:文化财富的生产和技术影响34
1.5.著作权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38
第2章 著作权的客体40
2.1.般原则40
2.1.1.著作权保护创作的形式而不保护思想40
2.1.2.独创性—保护的必要条件43
2.1.3.与承认保护无关的标准:价值、用途、表达形式44
2.1.4.著作权保护无须履行手续(个别国家除外)45
2.2.受保护的作品46
2.2.1.原作46
2.2.1.1.文学作品47
A.书面作品47
a.受保护的作品47
b.不受保护的作品48
B.口头作品49
2.2.1.2.音乐作品50
2.2.1.3.戏剧作品51
2.2.1.4.艺术作品52
A.建筑54
B.雕塑作品54
C.素描56
D.绘画56
E.照片58
F.实用艺术。双重保护实例60
2.2.1.5.科学作品61
2.2.1.6.视听作品62
A.电影作品62
B.其他视听作品63
2.2.1.7.民族民间创作作品65
A.传统的民间文化的定义65
B.对民间创作的保护65
C.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保护民间创作表现形式防止对其非法利用和采取其他损害行为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68
D.随后的活动。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二十五届会议(巴黎,198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70
E.通过国际文件遇到的困难73
2.2.1.8.新的作品类型:计算机程序(赞成和反对由著作权保护计算机程序的理由)74
2.2.2.演绎作品80
2.2.2.1.改编81
2.2.2.2.译作81
2.2.2.3.汇编和数据库82
2.2.2.4.文选84
2.2.2.5.注释和评论84
2.2.2.6.乐曲改编和配器85
2.2.2.7.滑稽模仿85
2.2.3.标题86
A.分类87
B.保护制度87
第3章 著作权所有者90
3.1.作者身份和所有权。自然人和法人90
3.1.1.原始所有者92
3.1.2.派生所有者93
A.转让94
a.约定转让94
b.依法转让94
B.转让的法律推定94
C.因死亡而转移95
3.2.合作作者身份95
3.2.1.共同创作的作品。概念和法律规定96
A.概念96
B.法律规定97
3.2.2.集体作品。概念和法律规定98
A.概念98
B.法律规定98
3.3.不具名和具假名作品的所有权。未出版过的作品98
A.不具名和具假名作品的所有权98
B.未出版过的作品100
3.4.视听作品的所有权101
3.4.1.视听作品的创作者与制片人之间的法律关系102
3.4.2.保护精神权利104
3.4.3.经济权利的转让推定106
3.5.委托作品或根据劳动合同创作的作品的所有权107
A.委托作品的所有权107
B.根据劳动合同创作的作品的所有权107
a.精神权利109
b.经济权利111
第4章 著作权的内容112
4.1.著作权的内容。一元论和二元论112
A.著作权的内容112
B.一元论113
C.二元论114
4.2.精神权利。特征115
A.精神权利115
B.特征116
4.2.1.披露权119
A.披露权与委托作品121
B.披露权与作者的债权人122
C.披露权与物质载体所有者122
4.2.2.作者身份权123
4.2.3.作品受尊重权和作品完整权126
A.作品修改权128
B.合作作者的作品129
4.2.4.追悔权或收回权129
A.理由130
B.公开131
C.排除在外的情况131
D.改变追悔131
4.3.经济权利131
A.各种经济权利是互不相关的131
B.经济权利没有数量限制132
C.狭义解释作品使用合同的原则133
D.作者可分割使用其作品的授权的时空范围133
E.使用权只有在法律作出规定的情况下才有限制或例外情况133
F.准许使用作品意味着作者有获得报酬的权利134
4.3.1.复制权135
A.概念135
B.内容135
4.3.2.公开传播权139
A.概念139
B.内容139
4.3.2.1.艺术作品或其复制品的展出140
4.3.2.2.公开表演或演奏140
A.直接公开表演140
B.间接表演140
4.3.2.3.电影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的公开放映或展示141
4.3.2.4.广播、卫星公开传播和电缆传送141
A.广播141
B.通过卫星公开传播143
a.定义144
b.广播卫星的种类144
c.操作145
d.通过卫星向公众传播的性质146
e.信号的传送147
f.发生争执的情况147
1.直播卫星(RDS)148
2.固定通信卫星(SFS)152
C.电缆传送154
D.特殊情况:在旅馆客房和住宅区中传输157
4.3.2.5.通过远距离信息传送机构公开传播受保护的作品159
4.3.2.6.传播的公开性159
4.3.3.改造权160
A.概念160
B.内容160
4.3.4.延续权160
A.死亡后延续权的转移163
B.延续权的适用范围164
C.金额和计算方法164
4.4.对著作权的限制166
A.限制的程度167
B.限制的动机167
C.限制所允许的使用范围168
4.4.1.自由无偿使用169
A.私人复制,个人使用169
B.为教育目的进行的使用173
a.解说174
b.学校174
c.图书馆和档案馆175
d.在学校进行的某些表演或演奏175
C.引用权176
D.用于宣传目的177
a.报刊报道177
b.演讲177
c.公众活动中出现的作品178
d.肖像179
e.官方文件和当日新闻179
E.用于司法程序179
F.其他自由无偿使用情况179
a.临时录制180
b.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进行的复制181
c.位于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181
d.为了示范目的在专门商业机构中播放音乐录音作品和接收广播或电视节目181
e.模仿和滑稽模仿181
f.插图目录181
g.私人表演和免费表演182
h. 由某些国家机构进行的演奏182
4.4.2.付酬使用:非自愿许可(强制许可和法定许可)182
A.制约非自愿许可的条件184
B.私人复制报酬184
a.特点185
b.确定报酬的方式186
c.报酬支付者186
d.报酬的收取和分配186
e.免征186
C.机械复制的非自愿许可187
D.通过广播和有线转播广播节目的非自愿许可187
E.各国国家立法规定的其他非自愿许可189
F.国际公约允许的其他非自愿许可189
第5章 保护期限190
5.1.保护期限190
5.1.1.起因190
5.1.2.目的191
5.1.3.保护期限192
a)根据情况,为一部遗作的权利继承人或出版者规定的补充期限195
b)仅为权利继承人规定的补充保护期限195
c)在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情况下为作品出版者规定的补充期限196
G.伯尔尼公约196
H.世界著作权公约198
5.1.4.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复制品的流通和此类作品的广播199
5.1.5.作者死后的精神权利199
5.2 作者死后权利的受益者201
5.2.1.精神权利201
5.2.2.经济权利202
5.3.公有领域203
5.3.1.法律性质203
5.3.2.有偿公有领域203
第6章 著作权的转移206
6.1.著作权转移的一般规则208
6.1.1.生前转让208
A.对意志自主原则的限制211
B.规则的特点212
C.合同的形式212
D.合同的目标212
a.使用许可,但排除权利的全部或部分转让212
b.根据对作品使用合同的狭义解释原则和经济权利独立原则,使用许可只限于合同中明文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214
c.从对作品使用合同的狭义解释原则和经济权利独立原则得出的结论是,关于未来作品的权利的全部转移是不可接受的214
d.写明作者承诺今后不创作任何作品的条款也被认为是无效的215
e.合同内容不能扩展到在签订合同时尚不存在或尚不为人所知的使用方式或传播手段215
f.合同的有效性也应取决于合同是否界定了转让的权利的时空适用范围和用途215
g.即使一份合同涉及几部作品,也应作这样的理解,即有多少独立存在的作品,就有多少份合同216
h.受让人应根据作品的性质和有关的职业界、工业部门或商业部门的现行惯例,采取确保有效使用作品的各种必要措施216
i.根据著作权独立于物质客体所有权的原则,获得这一物质客体并不意味着法律承认的任何权利的转让216
j.使用者应能主动反对那些损害其获自于作者的专有权的人216
k.合同关系具有的重视人的特点216
E.尊重精神权利217
F.一般性担保义务218
G.作者的报酬218
a.按作品使用收入的一定比例付酬218
b.一次性付酬219
c.混合方法220
6.1.2.因死亡而转移220
6.2.出版合同:文学、音乐和艺术作品221
A.概念222
B.法律性质222
C.特点224
6.2.1.文学作品出版合同226
6.2.1.1.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26
A.作者的权利226
a.精神权利226
1.作者身份权226
2.作品受尊重权和作品完整权226
3.此外,作者的其他权利也可保证作品受到尊重227
b.经济权利227
B.作者的义务229
C.出版者的权利229
D.出版者的义务230
E.出版者的责任231
6.2.1.2.出版合同的终止231
A.正常原因231
B.非正常原因232
C.合同终止的其他一般原因232
6.2.2.音乐作品出版合同232
6.2.3.艺术作品出版合同237
6.2.4.出版者对其所印版本的印刷版面式样权239
6.2.5.出版者对侵犯其派生专有权的起诉权241
6.3.公开表演或演奏合同:戏剧作品、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作品242
6.3.1.概念242
6.3.2.法律性质244
6.3.3.特点244
6.3.4.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45
A.作者的权利246
a.精神权利246
b.经济权利247
B.作者的义务248
C.演出承办人的权利248
D.演出承办人的义务248
6.3.5.公开表演或演奏合同的终止250
A.因作者解除合同250
B.因合同失效251
C.因约定的期限届满251
D.因废除合同的其他一般理由251
6.4.机械复制合同251
6.4.1.概念251
6.4.2.法律性质与特点252
6.4.3.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52
6.5.广播合同257
6.5.1.概念257
6.5.2.法律性质与特点257
6.5.3.双方的权利与义务257
6.5.4.电台广播259
A.带歌词或不带歌词的非戏剧性音乐作品259
B.文学作品与戏剧作品260
6.5.5.电视261
A.有词或无词的非戏剧性音乐作品261
B.文学作品与戏剧作品262
6.6.视听作品制作合同263
6.6.1.概念264
6.6.2.法律性质与特点265
6.6.3.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65
第7章 邻接权269
A.音乐作品的机械复制及其历史272
B.录制和机械复制音乐作品对著作权的影响,表演者或演奏者的状况274
a.作者274
b.表演者或演奏者276
C.著作权和邻接权:相互冲突的关系278
7.1.表演者或演奏者的权利280
A.直接表演281
B.用于录制的表演281
C.录音制品在公共场所演奏构成的“二次使用”282
7.1.1.法律性质282
7.1.1.1.以与著作权相类似为基础的理论282
A.表演者的权利类似于著作权,但只是著作权的一个内容282
B.表演者是作品作者的合作者282
C.表演者是原作的改编者283
7.1.1.2.对以与著作权相类似为基础的理论的评论284
7.1.1.3.将表演者的权利视为人身权利的理论286
7.1.1.4.评论286
7.1.1.5.以劳动法为基础的理论286
7.1.1.6.对以劳动法为基础的理论的评论288
7.1.1.7.自主理论289
7.1.2.保护对象290
7.1.3.权利所有者291
7.1.4.内容293
7.1.4.1.表演者的精神权利293
A.权利293
a.姓名受尊重权294
b.表演受尊重权294
B.特性296
C.表演者精神权利的期限296
7.1.4.2.表演者或演奏者的经济权利及其限制297
7.1.4.3.限制299
A.法定及依法推定300
B.自由及免费使用300
C.与著作权平行301
D.受报酬约束的使用301
a.用于“二次使用”的非自愿许可301
b.用于私人使用的非自愿许可303
7.1.4.4.表演者或演奏者经济权利的期限303
7.1.5.艺术家在集体表演或演奏时经济权利的行使304
7.2.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305
7.2.1.受保护的对象305
7.2.2.权利所有者308
7.2.3.内容:录音制品制作者的经济权利和各种限制308
A.复制、发行、进口和出口权308
B.录音制作者为其录音制品的二次使用获取报酬的权利309
C.其他限制310
7.2.4.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期限310
7.3.广播组织的权利310
7.3.1.受保护的对象311
7.3.2.权利所有者313
7.3.3.内容:广播组织的经济权利和各种限制313
A.复制权314
B.向公众传播权315
a.以任何一种技术手段再广播节目315
b.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向公众传播节目315
C.限制315
7.3.4.广播组织的权利期限315
第8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集体管理317
8.1.作者协会321
8.1.1.背景321
8.1.2.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各种方式323
8.1.2.1.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特点和形式324
8.1.2.2.由集体管理机构行使的代表权的法律性质329
A.私立性质的机构329
B.公立性质的机构333
8.1.2.3.各国负责对不同权利进行集体管理的机构的数目334
8.1.2.4.由独家协会还是多家协会管理每一类别的权利?335
8.1.3.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职能342
8.1.3.1.授权343
8.1.3.2.报酬346
8.1.3.3.收款349
8.1.3.4.分配款项350
A.以全面的信息为依据的方法(直接分配)353
B.以经过挑选的或选作样本的信息为依据的方法(间接分配)353
C.以替代性的或假定的信息为依据的方法(间接分配)355
D.系数方法355
E.混合系数方法356
8.1.4.社会保障活动357
8.1.5.文化活动359
8.1.6.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360
8.2.其他版税征收协会361
8.2.1.影印复制权的集体管理362
A.德国362
B.荷兰364
C.北欧国家365
D.美国366
E.英国367
8.2.2.私人为供个人使用而在家里复制录音和视听作品的权利的集体管理368
A.德国368
B.奥地利369
C.法国370
D.匈牙利370
E.北欧国家371
8.2.3.延续权的集体管理372
8.3.表演者或演奏者及录音制品制作者权利的集体管理372
8.3.1.二次使用的非自愿许可373
8.3.2.报酬374
8.3.3.收款375
8.3.4.分配款项376
第9章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保护机构383
9.1.私法机构383
9.1.1.非政府国际组织383
9.1.1.1.职业与行业利益保护组织383
A.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385
a.职业机构385
b.技术机构385
B.录音和机械复制权管理协会国际局(BIEM)387
C.国际录音业联合会(IFPI)389
D.国际演员联合会(FIA)和国际音乐家联合会(FIM)390
E.其他组织391
9.1.1.2.研究机构392
A.国际文学艺术协会(ALAI)392
B.国际著作权协会(INTERGU)393
C.美洲著作权研究所(IIDA)393
D.其他机构394
9.1.2.国家私法机构395
A.保护职业利益的组织395
B.研究与探讨机构395
9.2.公法机构395
9.2.1.政府间组织395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95
B.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399
C.国际劳工组织402
9.2.2.国家公法机构。保护的职能403
A.仲裁职能403
B.对作品使用者的监督404
C.对集体管理机构的监督404
D.制止不法行为405
E.对公有领域作品的违法行为的控告405
F.信息405
G.统计406
H.关于著作权和邻接权的研究和传播406
第10章 手续407
10.1.交纳样书409
10.2.国家著作权登记处412
10.2.1.登记的分类413
A.登记系著作权成立和存在的先决条件413
B.登记系行使著作权的条件414
C.登记用于申报或提供证据416
10.2.2.具有确立作者权利作用之登记的存在与各项国际公约的实施“违背常理”的不平等现象417
A.伯尔尼公约417
B.世界著作权公约419
10.2.3.登记的作用、对象和方式;应载入登记簿的说明;申请的公布;对登记的异议419
A.作用419
B.对象420
C.登记方式421
D.应载入登记簿的说明421
E.公布申请—对登记的异议423
10.3.文件和合同的登记423
第11章 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处罚426
11.1.犯罪的认定426
11.1.1.刑事保护的法律规定427
11.1.2.享有刑事保护的条件428
11.1.3.刑法条款。“开放”定义428
11.1.4.被视为犯罪的行为431
A.侵犯精神权利432
B.对经济权利的损害432
a.海盗行为434
b.假冒文化产品438
C.双重侵权(同时侵犯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438
11.2.刑事处罚440
11.3.取缔非法活动的权利443
11.4.赔偿:损害赔偿444
11.5.诉讼程序规则448
11.6.预防性措施449
D.预防性措施可被接受的条件452
第12章 国际法中的著作权和邻接权456
12.1.关于著作权的国际关系 国际保护体系457
12.2.无国际条约情况下的保护458
12.2.1.国内法对外国作品的保护459
12.2.2.适用法律461
12.2.3.对等条件462
12.3.双边对等条约464
12.4.关于著作权的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美洲国家诸公约、世界著作权公约)467
A.伯尔尼公约467
B.美洲国家诸公约468
C.世界著作权公约469
12.4.1 美洲公约470
12.4.1.1.第一次蒙得维的亚条约(1889年1月22日)470
12.4.1.2.墨西哥公约(1902年1月27日)472
12.4.1.3.里约热内卢公约(1906年8月23日)472
12.4.1.4.布宜诺斯艾利斯公约(1910年8月11日)473
12.4.1.5.加拉加斯协定(1911年7月17日)474
12.4.1.6.哈瓦那公约(1928年2月18日)474
12.4.1.7.第二次蒙得维的亚条约(1939年8月4日)475
12.4.1.8.华盛顿公约(1946年6月22日)476
12.4.2.著作权的世界公约478
12.4.2.1.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 其直至目前仍使用的巴黎文本(1971年7月24日)的历史演变478
A.起源478
a.国际文学艺术协会478
b.1882年国际文学艺术协会罗马会议和1883年伯尔尼会议479
c.1884年的外交会议479
d.1885年外交会议479
B.历史演变481
C.公约的结构481
a.实质性或基础性条款481
b.管理条款和最终条款482
D.1886年的伯尔尼公约482
a.建立联盟482
b.公约的实施范围:保护标准或联系点483
c.国民待遇原则(或外国作品视为本国作品原则)483
d.国民待遇483
e.作品在国外的保护从属于该作品在作品起源国所受保护(国民待遇原则从属于作品起源国立法所指定要完成的条件和手续)483
f.作品起源国的定义483
g.被保护作品范围484
h.最低保护翻译权:期限484
i.音乐作品的机械复制自由484
j.报刊自由复制的可能性484
k.作者资格推定(第11条)484
l.反假冒的保护措施485
m.警察权力485
n.追溯性485
o.特殊安排(有限联盟)486
p.国际局486
q.公约的修订486
r.公约的普遍性486
s.殖民地条款486
t.附加条款486
u.最后议定书486
v.批准和加入487
E.巴黎附加条款和解释性声明487
F.柏林修订文本(1908年)489
a.取消被当作保护先决条件的手续490
b.独立保护原则(保护期限除外)490
c.被保护的作品490
d.摄影作品490
e.电影作品491
f.翻译权491
g.保护期限492
h.机械复制限制493
i.保留体制的扩大493
j.柏林文本及前文本的实施493
k.批准和加入494
G.伯尔尼增补议定书(1914年)495
H.罗马修改文本(1928年)496
a.口头作品之列入497
b.精神权利497
c.广播权非自愿许可的建立498
d.保留范围的缩小498
e.大会愿望499
f.批准和加入499
I.布鲁塞尔修订文本(1948年)500
a.被保护的作品502
b.关于同时发表的定义502
c.精神权利502
d.保护期限503
e.公开表演权504
f.广播权504
g.公开朗诵权504
h.电影作品504
i.其他改动505
j.延续权505
k.国际裁决条款505
l.公约使用的语言505
m.决议和愿望505
n.批准和参加506
J. 斯德哥尔摩修订文本(1967年)507
a.公约的实施范围,标准或联结点,“起源国”和“发表”的涵意510
b.复制权和例外情况511
c.被保护的作品511
d.作者死亡后的精神权利512
e.通过对某些作品的最低保护期513
f.取消可以对机械手段公开表演权实行强制许可的规定514
g.关于电影作品514
h.其他修改516
i.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议定书516
j.管理条款和最后条款的改革517
k.联盟成员国仅参加管理和最后条款的可能519
l.建议书519
m.批准及参加国519
K.巴黎修改文本(1971年)519
L.生效文本(1971年7月24日于巴黎)522
a.组成联盟522
b.著作权人523
c.保护标准—与公约的联结点523
d.基本原则—公约权利525
(1)被保护的作品528
(2)精神权利529
(3)经济权529
(4)权利的期限533
(5)限制535
用于报道的限制536
以教育为目的的限制:教育解说(第10条2款)限制复制权的可能538
强制许可539
“十年机制”540
警察权力540
防范措施541
e.公约的效力541
f.优惠发展中国家的制度543
g.行政条款(第22条至26条)和最后条款(第27条至38条)551
M.伯尔尼公约将来的修订556
a.计算机程序数据库557
b.专家系统和其他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生产的作品558
c.声音录制物(录音制品)制作者558
(1)解释性规定560
(2)关于某些新权利的规定562
12.4.2.2.世界著作权公约,其直到巴黎文本(1971年7月24日)的演变577
A.历史沿革577
a.罗马会议提出的愿望(1928年)577
b.国际联盟第九次大会(1928年)发出的愿望578
c.巴黎方案(1936年)579
d.蒙得维的亚方案(1937年)580
e.专家委员会布鲁塞尔会议(1938年)581
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581
B.日内瓦外交会议(1952年)582
C.1952年的文本584
a.著作权人584
b.保护的标准:与公约的联系585
c.保护的原则587
d.最低保护标准588
e.公约的效用594
f.与公约运转有关的条款595
g.政府间委员会(第11条及相关决议)596
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能597
i.其他最后条款598
D.公约增补议定书599
E.愿望599
F.巴黎修订公约(1971年)600
G.现行文本(1971年7月24日)的内容。与1952年公约的区别601
a.承认经济权利;对其限制的可能性(第4条之2)602
b.发展中国家可以建立的翻译许可证和复制许可证604
c.为发展中国家暂停伯尔尼公约保护条款(与第17条相关的附加声明的新乙款)607
d.与1952年公约的其他区别607
12.4.2.3.避免对著作权使用费双重征税多边公约(马德里,1979年12月13日)613
A.公约的起源613
B.马德里外交会议(1979年)614
C.公约的文本615
a.公约的标的615
b.避免对著作权使用费双重征税行动的手段615
c.公约所附双边协定范本615
d.行动的指导原则615
e.定义616
f.外交领事机构成员的税收特权616
g.保留616
h.生效616
12.4.2.4.视听作品国际登记条约(日内瓦,1989年4月20日)618
A.条约的来源618
B.日内瓦外交会议(1989年)620
C.条约的文字620
a.条约的宗旨620
b.组成联盟。“视听作品”的定义620
c.条约的目标620
d.国家的基本承诺623
e.国际登记册所载信息的证据价值的例外624
f.条约的效用625
g.管理条款与最终条款625
12.5.关于邻接权的国际公约627
12.5.1.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国际公约(罗马,1961年10月26日)627
A.历史627
a.最初的接触628
b.国际劳工组织和伯尔尼联盟国际局纳入伯尔尼公约的建议628
c.1956年以后进行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631
B.罗马外交会议(1961年)631
C.公约的文本632
a.定义632
b.国民待遇原则635
c.保护的标准:与公约的联系点636
d.公约权利的内容638
1.录音制品的二次使用644
2.保留646
3.关于录音制品履行手续问题648
4.最低保护期648
5.其他许可的限制649
e.公约的效用650
f.行政条款和最后条款652
12.5.2.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录音制品公约,日内瓦,1971年10月29日)657
A.公约的起源357
B.日内瓦外交会议(1971年)659
C.公约的文本659
a.各国的根本承诺公约给予的保护的标准和目标660
b.保护的法律手段663
c.公约的效用666
d.管理和最后条款668
12.5.3.关于传播卫星传送载有节目的信号公约(卫星公约,布鲁塞尔,1974年5月21日)671
A.公约的来源671
B.布鲁塞尔外交会议(1974年)673
C.公约的文本674
a.公约的目标675
b.公约义务的范围677
c.公约的效用678
d.保留679
e.行政条款和最终条款680
1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国际建议682
12.6.1.关于翻译人员和翻译作品的法律保护以及改善翻译人员地位的切实办法的建议(内罗毕,1976年11月22日)682
12.6.2.关于艺术家地位的建议(贝尔格莱德,1980年10月27日)684
12.6.3.关于保护与保存活动图像的建议(贝尔格莱德,1980年10月27日)686
12.6.4.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巴黎,1989年11月15日)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