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952956.jpg)
- 李建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55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文学批评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批评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国文学批评的文化背景1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9
三、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形态19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32
第一节 儒道文化的创生与诗骚传统的形成32
第二节 先秦文学批评的理论成就和时代特征39
第三节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文学批评47
第四节 《老子》、《庄子》和《周易》中的文学批评思想55
[导学训练]62
一、学习建议62
二、关键词释义62
三、思考题65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65
[研讨平台]65
一、诗言志65
二、兴观群怨67
三、以意逆志68
四、言意之辩69
[拓展指南]71
一、先秦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71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72
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74
第一节 经学时代的文化一统74
第二节 两汉的《诗经》批评和《楚辞》批评77
第三节 《淮南子》和司马迁的文学批评86
第四节 班固、王充和王逸的文学批评91
[导学训练]97
一、学习建议97
二、关键词释义97
三、思考题98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99
[研讨平台]99
一、发愤著书说99
二、诗歌教化说100
三、诗无达诂说103
[拓展指南]105
一、两汉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105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10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107
第一节 玄学兴盛与佛学东渐10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突出成就109
第三节 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112
第四节 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119
[导学训练]129
一、学习建议129
二、关键词释义130
三、思考题131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131
[研讨平台]132
一、文气132
二、应感133
三、风骨135
四、滋味137
[拓展指南]139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139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139
第四章 隋唐文学批评141
第一节 儒、释、道文化的并立与融合142
第二节 唐代论诗诗、选本与诗格155
第三节 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理论175
第四节 皎然和司空图的诗歌理论181
[导学训练]190
一、学习建议190
二、关键词释义191
三、思考题193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193
[研讨平台]194
一、“兴”论194
二、“道”论196
三、“境”论199
[拓展指南]201
一、隋唐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201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201
第五章 宋金元文学批评203
第一节 儒学复兴与两宋理学的发展203
第二节 苏轼、黄庭坚及江西诗派214
第三节 严羽《沧浪诗话》和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20
第四节 李清照《论词》和张炎《词源》226
[导学训练]231
一、学习建议231
二、关键词释义231
三、思考题233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233
[研讨平台]233
一、诗穷而后工233
二、点铁成金234
三、以禅喻诗236
四、词别是一家237
[拓展指南]238
一、宋金元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238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239
第六章 明代文学批评240
第一节 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240
第二节 前后七子与公安三袁243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与《水浒传》评点250
第四节 汤沈之争与王骥德《曲律》256
[导学训练]262
一、学习建议262
二、关键词释义262
三、思考题264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264
[研讨平台]265
一、格调265
二、性灵266
三、童心268
四、本色270
[拓展指南]271
一、明代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271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272
第七章 清代文学批评273
第一节 经世之学与文化的总结273
第二节 王夫之、叶燮的诗论276
第三节 桐城派的古文理论281
第四节 金圣叹与清代小说评点286
第五节 李渔与清代戏曲理论292
[导学训练]296
一、学习建议296
二、关键词释义296
三、思考题298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298
[研讨平台]299
一、情景论299
二、义法说300
三、才胆识力302
四、结构第一303
[拓展指南]305
一、清代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305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305
第八章 近代文学批评307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文化转型307
第二节 刘熙载《艺概》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311
第三节 梁启超的文学革命理论318
第四节 王国维与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324
[导学训练]331
一、学习建议331
二、关键词释义331
三、思考题332
四、可供进一步研讨的学术选题332
[研讨平台]333
一、沉郁说333
二、小说界革命335
三、境界说337
[拓展指南]339
一、近代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339
二、其他重要研究资料索引339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