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见微知著集 上 时代脚步与新闻发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见微知著集 上 时代脚步与新闻发现](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4961450.jpg)
- 刘春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034243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见微知著集 上 时代脚步与新闻发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满运来1
上卷3
一、记录时代脚步3
记者发现3
月盛斋恢复老字号3
老正兴恢复传统特色3
天桥百货商场设立“经理值班台”4
锦馨豆汁店恢复传统风味5
“狗不理”在北京6
为解决“做衣难”出力崇文服装公司多收活快交活7
为缓解群众“吃饭难”利民饭馆腾出会议室改餐厅8
不让人等菜要叫菜等人崇文区菜蔬公司增加售菜点120个9
让在京旅客过好春节9
崇文玻璃店便民项目多10
变“死物”为“活物”前门化工商店开展挖潜收购业务11
崇文建筑公司领导带队回访已交付使用的居民楼12
“不能随便涨一厘钱”——北京崇文区健康里副食基层店执行物价政策一丝不苟13
体育馆路医院实行全天24小时门诊14
崇文区龙潭医院针灸科为瘫痪病人设家庭病床15
鲜红夺目的红十字——北京崇文区红十字会卫生宣传活动日侧记16
孩子们的“小饭桌”17
当知心参谋做四化后勤崇文图书馆配合企业搞技术革新18
崇文区图书馆里出现新气象读者争相借阅政治理论书籍19
使新婚姻法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崇文区培训千余宣传员开展宣传19
九十中面向社会办职工业校20
崇文区领导干部听科技知识讲座21
崇文区党代会会风俭朴不留宿不摆席不搞劳民伤财活动21
崇文区中小学教师入党难有人抓22
崇文区见闻23
他们奔赴“第二战场”——记首届盲残军人按摩培训班开学典礼25
“办学,就要办出个样儿来”——记北京市西协文化培训学校2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见闻28
育婴堂的变迁29
不要“往外剔”要“留下管”——崇文区环卫局教育挽救有犯罪行为青工的事迹31
和“走穴”赚大钱的“星”们形成鲜明对照首都部分著名老演员义务演出33
扑灭复燃的死灰——打击卖淫嫖娼活动记事34
欢乐祥和在北京(系列报道开篇)38
时代新风41
育锋小学进行思想教育形式生动活泼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社会主义祖国41
大院十九户亲热似一家42
红花向阳——记崇文区桃杨路小学“学雷锋护送小组”43
一封不寻常的信47
把方便优先让给群众48
筑起一道抵制不正之风的堤坝——崇文区日用杂品公司党委措施得力49
三个大馅包子作“教材”永新饭馆教育职工克己奉公51
一个女工受伤以后——许多群众和医务人员抢救谷清秀伤手的事迹52
赵春恩奋勇抢救落井儿童54
改革记事56
健全岗位责任制——记崇文区针织三厂手套车间乙班工人的事迹56
珍惜企业信誉提高服务质量58
有益的竞争——永定门外两个起重服务企业的调查60
崇文区卫生局考核医院院长62
把医护人员的心聚拢到医疗卫生事业上来——北京崇文区儿童医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医院面貌发生显著变化63
北京播放台湾京剧演员唱段引起热烈反响64
陈立夫复信中央音乐学院庆贺我国音乐事业前途无量65
到世界舞台上显示中国饮食文化66
马肉——新开发的肉类资源67
药膳喜迎八方客经营灵活服务佳——记武汉市康乐滋补餐厅68
价廉质优钢琴海外觅商机70
驶向现代文明的航船——珠江三角洲巡礼之一72
四海同心振我家邦——珠江三角洲巡礼之三79
二、讲述人物故事85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85
蜡烛虽短也要发光——记79岁入党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86
奇怪的顾客——周自武同志走串饭馆解决问题的故事89
向祖国献上赤诚的心——记儿科医生段陵兰的旅美探亲之行92
可敬的老技师——访北京崇文豆制品厂技师刘玉谦95
从我做起97
老“共青团员”——记党支部书记张惠川同志关心青年成长的事迹99
他和工人心贴心——记归国华侨、优秀工会干部王鼎聪100
不当那“高价老头”——记退休老工人张存福103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记共产党员、护士胡维玉105
我们全家给她发奖107
立志为四化加速培养人才青年教师傅岩刻苦进修提高教学水平110
王立波烙火烧一年夺得区冠军崇文区饮食公司批准她提前晋级111
服务业青年职工王仁兴写书112
他113
立志成才115
黄淑俊把毕生精力献给幼教事业120
老红领巾辅导新红领巾共产党员宋东生热心儿童校外教育12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心照料孤寡老人马建茹被评为崇文区优秀党员122
领导干部家属张秀茹成为生产标兵123
老八路杨德馨义务为群众治病123
不辞走街串巷苦温暖老弱病残心冯自川坚持登门理发十五年124
安全行车的老标兵125
“工作”二字的分量126
三、见证统战进程129
为了当年饱经磨难的人们——记北京市落实查抄财物政策工作129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总结各方面统战工作新经验探讨新问题132
可喜的新观念——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侧记134
把统一战线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在京举行136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成立137
上海市向党员干部进行统战政策教育138
纪念“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三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多党派亲密合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39
纪念陈叔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141
纪念李四光百年诞辰142
合作新篇14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赢得万众之心我国统战工作获历史性进展143
致公党海外联谊工作呈现新局面145
新老合作交替又迈出可贵的一步民建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146
九三学社加强自身建设适应四化需要147
适应新形势吸收新血液民建在工商企业中发展知识分子会员148
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为振兴发展中药事业作积极贡献150
全国工商联第五届执委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对内对外民间商会的作用151
北京市首批发展工商联新会员152
民间商会大有可为——全国工商联首届商品展交会散记153
民建“五大”拾零155
实干家的风格156
两代巾帼回“娘家”157
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全国工商联喜庆四十华诞159
我们的声音要更响亮160
“再谈,再谈……”161
全国政协部分常委座谈中共中央《意见》162
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问题民主党派负责人答中外记者问163
为了共同的目标——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与“九五”宏伟蓝图164
李瑞环来到工商联167
团结新曲168
清茶一杯醇似酒 推心置腹促膝谈——第一次全国政协常委茶话会侧记168
神龙起迅雷 同心振国威——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侧记170
百名书画家献丹青173
兴会更无前——人民政协四十年庆祝活动特写174
辉煌又一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侧记176
新年茶话会花絮179
在举世瞩目的时刻180
党心民心紧相系——中共十四大代表讨论旁听记182
大会花絮(三则)183
中共中央新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184
政协新闻185
邓颖超主席接见全国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时指出改革首先要改革自己的思想185
适应形势发展改进学习方法全国政协学委会决定采用讲座参观等形式学习时事政治187
全国政协学委会邀请有关人士座谈邓小平讲话做好思想准备为政治体制改革献策出力188
为纪念北平解放四十周年献礼北京市政协推出三部史料190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确定当前工作重点抓好教育科技、工商经济史料征集工作191
全国政协“好新闻”评选活动今年起举行192
再跨新台阶193
李瑞环指出保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是港澳同胞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194
李鹏总理与政协委员们共商发展教育大计196
全国政协就社会治安问题举行协商座谈会199
为缔造和平稳定繁荣的二十一世纪而努力——祝贺“论坛”首次会议召开201
春天的脚步——1995年全国政协工作回眸202
为求同而来为合作而来——李瑞环主席与芬兰领导人会谈综述206
中芬友谊深厚合作潜力巨大209
在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李瑞环主席抵瑞典王国访问211
李瑞环发表重要演讲论述研究处理中国问题的一大原则 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212
为了中瑞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14
李瑞环同挪威代理首相戈达尔会谈时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216
开辟中挪两国更广阔的合作领域217
在奥斯陆海湾219
李瑞环同丹麦外交大臣会谈扩大友好交流加强中丹合作220
西兰岛上看农家221
李瑞环向丹麦首相介绍中国人民政协时说人民政协不同于西方的议会223
中丹友谊的新里程224
李瑞环在布鲁塞尔225
李瑞环在比利时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对外政策和现代化建设 阐述我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228
李主席访欧获圆满成功——朱训秘书长在回国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230
四、评说社会万象235
杂文时评235
“会议大合影”都有必要吗?235
奖状何其多236
由残碑、墓盗说起237
?蝂之“我行我素”238
臭豆腐、锯子及其他239
狠罚“友鼠之猫”240
且看“西门豹治邺”241
让“备载”多起来242
赞“挡风牌”242
一捧花生米243
治“馊”244
一只苹果245
谁说咱“不讲效率”246
不要为了“位子”而提拔247
除恶务尽247
记者节刚刚过去248
正义的力量249
发扬亚运期间的领导作风250
有感农民娃“飞黄”251
自豪吧,中国!252
“盲”先从哪儿扫?253
谈“议论纷纷”254
记者来信255
陕北人民盼铁路255
防空洞带来的忧患257
受欢迎的文史书籍为何受“委屈”?259
卢沟桥正受污染与侵蚀260
民大附中盼发展262
五、采撷文化风情265
呵,延安——全国政协赴延安参观考察团散记265
伟哉,黄帝陵266
一所古老的育婴堂267
日出万绸 衣被天下——盛泽古镇一瞥269
贵妃醉酒处今日兴庆宫270
陇原人民的“绿色革命”271
燕赵大地正崛起274
访欧散记275
玩真的278
大自然和北欧人279
难忘的蓝眼睛281
谢谢自己284
碑林漫笔286
自饶风格独开蹊径——看吴荣的山水画288
山水甲天下应研朱墨忙——阳太阳和他的山水画289
唯潜心方可入妙——青年画家秦宝春和他的画290
开辟内画壶技艺的新天地——访工艺美术家王习三291
山野奇葩绽苗乡——观麻阳农民画293
第一部反映布依族的影视片面世294
久违了,泰门!——莎士比亚悲剧《雅典的泰门》观后295
《景舜逸临石鼓文》出版296
六、新闻写作研究299
作品点评299
抓住读者特点文章才有特色299
鲜明 准确 生动——评《两种经营作风两种不同结果》300
愿日报成为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报纸——评近期北京日报的群众性301
赞短而好的消息302
要讲究新闻价值303
叫好三声304
采写体会305
顺藤摸瓜好——采写一条消息的启示305
紧睁眼慢张嘴307
字字皆辛苦——记北京日报通讯员王仁兴308
怎样解决“写稿难”的问题310
写作点滴313
要“写一人,肖一人”——谈人物语言个性化手法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314
感念恩师316
难忘的启蒙人——高金明316
关心爱护我的好书记——梁志华318
高行微言的长者——忆亦安同志319
良师益友情长在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