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
  • 彭斐章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27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目录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目录学变革的实践基础1

第一节 信息需求的变化与目录学功能延伸2

一、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2

二、目录学功能延伸8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书目工作效率的变化13

一、书目工作效率14

二、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的要求18

第三节 书目实践对目录学的要求25

一、目录学的辨章学术传统延伸为注重信息选择25

二、目录学文献揭示的传统延伸为注重信息发现26

三、目录学注重馆藏资源的传统延伸为注重远程资源的本地使用28

四、目录学揭示文献基本特征的传统延伸为深度揭示信息内容29

五、目录学的学术性与大众化统一31

参考文献32

第二章 目录学变革的理论基础36

第一节 文化理论36

一、文化环境与目录学根源36

二、文化变迁与目录学发展41

三、文化建设与目录学创新45

、网络文化与目录学变革48

第二节 学术传播模式52

一、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52

二、稳定渠道与不稳定渠道55

三、渠道变化与书目控制58

四、数字传播与目录学变革61

第三节 知识管理理论63

一、知识社会与知识创新63

二、知识需求与知识服务65

三、知识组织与书目控制69

四、知识管理与目录学变革72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 中国目录学传统与目录学发展的大众化趋势81

第一节 中国目录学传统81

一、传统与目录学传统81

二、中国目录学传统分析83

三、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论争89

第二节 中国目录学传统的传承机制91

一、中国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92

二、中国目录学的现代化历程94

三、目录学传统的传承机制95

第三节 目录学变革中的传统实现96

一、从文献整理与控制看目录学的科学化96

二、从读书治学工具看目录学的古典化98

三、从阅读指导看目录学的大众化99

参考文献104

第四章 目录学研究学科基点与方法107

第一节 目录学研究的学科基点107

一、学科研究基点相关问题概述107

二、目录学研究的学科基点111

第二节 目录学研究方法论121

一、目录学研究方法论概述122

二、目录学研究方法论126

参考文献146

第五章 目录学价值及其在专科目录学中的体现150

第一节 目录学核心价值150

一、目录学的价值体系150

二、普通目录学的核心价值168

第二节 目录学价值与专科目录学172

一、专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172

二、专科目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74

三、专科目录学体系180

参考文献199

第六章 目录学的论争与理论目录学的发展202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论争202

一、目录学研究对象之争鸣202

二、目录学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206

三、书目情报理论与现代目录学研究基点的确立207

四、目录学理论体系结构之多元化212

五、古典目录学思想的再审视、再商榷216

六、使用概念不够严谨,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217

第二节 理论目录学218

一、理论目录学的发展进程218

二、现代目录学的理论成就228

三、目录学的未来发展235

参考文献245

第七章 目录学理论的整体化路径249

第一节 书目计量研究对文献整体规律的认识249

一、什么是文献计量学250

二、文献计量学的发展251

三、文献计量学的内涵252

四、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254

第二节 目录学规律259

一、古典目录学规律259

二、近代目录学规律262

三、现代目录学规律264

第三节 目录学综合化267

一、技术性先导267

二、元数据的研究268

三、整体化与科学化270

四、综合化272

参考文献274

第八章 目录学理论实用化路径281

第一节 文献选择281

一、文献选择的目的281

二、文献选择的途径283

三、文献选择的依据285

第二节 文献导航286

一、文献导航的目录学价值286

二、文献导航的主要技术287

三、文献导航的实践进展291

第三节 信息公共获取296

一、政府信息指引服务297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299

三、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300

第四节 书目文献编纂学305

一、书目编纂的原则305

二、书目文献的结构分析308

三、书目编纂计算机化309

第五节 目录学应用化312

一、数字目录学——目录学的主要发展方向313

二、信息资源导读服务——目录学的大众化趋势313

三、知识地图——目录学的本质属性的体现315

四、政府信息资源组织——目录学应用范围的扩展316

第六节 目录学的实用化317

一、书目实践应更多地关注公众的书目情报需求317

二、书目技术与标准应适应公众的习惯320

三、处理好为公共服务与辨章学术的关系322

四、实用化在目录学理论中的地位不断凸显323

参考文献324

第九章 目录学理论国际交流与借鉴327

第一节 西方目录学概述327

一、西方目录学源流327

二、西方目录学的作用329

三、西方目录学体系331

第二节 数字环境下西方目录学的发展333

一、从列举目录学到网络书目控制334

二、西方分析目录学的发展现状340

第三节 西方目录学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与国际目录学交流349

一、西方目录学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49

二、目录学理论发展的国际交流353

第四节 目录学国际化的实现途径360

一、采用国际书目语言与标准361

二、发展自主书目工作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63

三、传播有中国风格的目录学理论364

四、积极参与国际目录学组织与研究365

参考文献366

第十章 目录学学科新环境与变革路向368

第一节 目录学学科环境的变化368

一、中国目录学在传统上是与校雠、版本、校刊等学科同步发展的368

二、中国传统目录学强调与文化学术发生联系369

三、西方目录学具有强调图书描述的传统371

四、现代目录学受图书馆学、情报学影响深刻372

第二节 数字时代目录学变革路向374

一、与具体学科的结合促进目录学学科化374

二、书目工作职业化使目录学理论更加贴近大众377

三、注重发展通用书目技术,促进目录学向应用化方向发展379

四、数字时代目录学研究的逻辑381

参考文献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