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张香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633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1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1

一、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1

二、语文课程目标简述5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目标简析7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3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6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8

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1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23

一、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3

二、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24

三、阶段目标的显性呈现24

四、实施建议有助于语文课程实施24

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建议24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4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26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7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27

五、遵循客观规律,选择教学策略28

思考与实践28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29

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29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29

二、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3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0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示例32

第二节 三套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简析34

一、三套新课标教材的共同特点34

二、“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体例及主要特点36

三、“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体例及主要特点38

四、“北师大版”教材的编排体例及主要特点40

思考与实践41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42

第一节 备课42

一、钻研教材42

二、了解学生44

三、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45

四、选择教学方法45

五、编写教学计划46

六、教案示例47

第二节 说课51

一、说课的内涵、类型及意义51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53

三、说课的内容53

四、说课应注意的问题54

五、说课示例55

第三节 课堂组织61

一、课堂组织的内涵及作用61

二、课堂组织的内容62

三、课堂组织的手段和方法62

第四节 听课与评课63

一、听课63

二、评课65

三、听课、评课示例68

第五节 教学反思79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及意义79

二、教学反思的时间及其内容80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80

四、教学反思示例81

思考与实践83

第四章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84

第一节 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和目标84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84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84

第二节 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85

一、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85

二、一节汉语拼音课的教学过程86

第三节 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与方法87

一、单韵母的教学87

二、声调的教学87

三、声母的教学88

四、复韵母的教学89

五、鼻韵母的教学90

六、拼音方法的教学90

第四节 汉语拼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91

一、抓重点,突破难点,教给方法91

二、加强常用音节的训练,培养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91

三、方言区要重视与普通话的比较91

四、要注意汉语拼音的复习巩固92

第五节 汉语拼音教学示例92

思考与实践96

第五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97

第一节 识字教学的意义和目标97

一、识字教学的意义97

二、识字教学的目标97

第二节 识字教学的过程98

一、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过程98

二、识字教学的一般过程99

第三节 识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00

一、字音教学100

二、字形教学101

三、字义教学102

第四节 不同形式的识字教学103

一、看图识字103

二、归类识字104

三、随课文分散识字105

四、韵语识字106

第五节 识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06

一、打好基础,掌握识字工具,培养识字能力106

二、识字教学要做到“四个结合”106

三、重视字的复习巩固107

第六节 识字教学示例108

思考与实践111

第六章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112

第一节 写字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12

一、写字教学的意义112

二、写字教学的目标112

第二节 写字教学的过程113

一、小学阶段写字教学的过程113

二、一节写字课的教学过程113

第三节 写字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14

一、铅笔字的教学114

二、钢笔字的教学115

三、毛笔字的教学115

第四节 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17

一、写字要和识字相结合117

二、讲清要领,加强示范和指导117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117

四、注意写字时间的分配118

第五节 写字教学示例118

思考与实践121

第七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22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22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122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123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过程125

一、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过程125

二、一篇课文教学的过程126

三、从学生学习语文规律出发,改革教学方式130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31

一、词语教学131

二、句子的教学133

三、段篇的教学135

四、朗读训练141

五、默读训练143

六、复述训练144

七、背诵训练146

八、浏览训练147

第四节 各种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148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148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150

第五节 各种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152

一、诗歌的教学152

二、寓言的教学154

三、童话的教学155

四、谜语的教学156

五、叙事性作品的教学156

六、说明性文章的教学158

第六节 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60

一、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60

二、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160

三、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在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方面的作用160

四、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61

第七节 阅读教学示例161

思考与实践174

第八章 小学语文写话与习作教学175

第一节 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75

一、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意义175

二、写话与习作教学的目标175

第二节 写话与习作教学的过程177

一、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过程177

二、一次习作的教学过程178

第三节 不同类型写话与习作的教学179

一、简单记实作文的教学179

二、简单想象作文的教学184

三、常用应用文的教学186

第四节 小学生写话与习作的指导、批改和讲评188

一、习作的指导188

二、习作的批改190

三、习作的讲评191

第五节 写话与习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93

一、习作教学与培养健全人格193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造力193

三、习作指导重内容轻形式194

四、习作训练与口语交际、阅读训练结合194

第六节 写话、习作教学示例195

思考与实践201

第九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202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和目标202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202

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202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204

一、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204

二、一次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204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与方式205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205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方式205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207

一、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207

二、要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208

三、口语交际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208

第五节 口语交际教学示例208

思考与实践211

第十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212

第一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212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212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214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及目标215

第二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217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217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219

第三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220

一、要努力追求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220

二、要特别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221

三、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221

四、要注意保持与其他方面的密切联系221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示例222

思考与实践234

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35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