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971359.jpg)
- 刘增杰,关爱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1329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25页
- 主题词:文学思想史-中国-近代;文学思想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文学的潮汐&刘增杰1
引言 人文主义的晨光与古典主义的末路&关爱和1
第一编 悲壮的沉落(19世纪初年—19世纪80年代)第一章 嘉道之际学风士风的转换与文学主潮3
第一节 风云际会与学风士风的转换4
第二节 言关天下与自作主宰的文学精神23
第三节 惊秋救敝与忧民自怜的文学主题37
第二章 鸦片战争诗潮描述59
第一节 民族灾难与诗海潮汐59
第二节 鸦片战争诗潮的情感流向60
第三节 诗潮的意象群与客体形象系列70
第三章 鸦片战争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索与困境77
第一节 封建末世文学的怪题:创新与复古78
第二节 宋诗派的双重期待:自立不俗与学问至上79
第三节 桐城派的两难选择:立诚求真与道统文统89
第四章 太平天国与曾国藩集团文学异同105
第一节 对峙双方的观念形态冲突与文化之战105
第二节 功利实用的文学价值取向112
第三节 战争背景下的情感世界128
第五章 稗官争说侠与妓146
第一节 文化变动与小说主旨147
第二节 侠妓演述:热题成因与主题模式158
第三节 忠义观念与英雄驯化现象171
第四节 情爱旨趣与狭邪心理184
第二编 晨光微明时分(19世纪90年代—1917年)第六章 维新改良文学运动203
第一节 文化的反省与文学的转轨203
第二节 文学的改良与改良的文学212
第三节 四界革命: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的改良227
第四节 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过渡260
第七章 创世纪的激情与世纪末的悲哀263
第一节 创世纪:未来的狂想与实践263
第二节 世纪末:过去世界的低回挽歌276
第三节 王国维:生命本体的痛苦绝望293
第三编 从新潮到奔流(1917年—1937年)第八章 “五四”文学思潮的涌现309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309
第二节 胡适与“五四”文学思潮313
第三节 新思潮的内涵及特征(上)320
第四节 新思潮的内涵及特征(下)329
第五节 响应、抗拒、调和337
第六节 三水分流341
第九章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344
第一节 从滥觞到兴盛344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孕的宁馨儿351
第三节 茅盾与鲁迅361
第四节 “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371
第十章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378
第一节 并非“异军突起”378
第二节 不甘“沉沦”的“女神”388
第三节 个性主义、名士风流及其他397
第四节 “在方向转换的途中”406
第十一章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416
第一节 迟到的先锋:现代主义?416
第二节 微雨、竹林、狂飙、野草:现代主义!423
第三节 历史的遗憾:现代主义439
第十二章 学衡派的崛起与古典主义思潮的涌动446
第一节 学衡派的崛起446
第二节 “模仿说”的激活和创造性阐释455
第三节 “美之大者为善”464
第四节 与新文学的对峙、对话469
第十三章 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嬗变478
第一节 嬗变的政治和文化氛围479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中文学观的倾斜489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误导50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匡正516
第五节 文艺大众化运动检视527
第十四章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鼎盛535
第一节 鼎盛的契机535
第二节 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539
第三节 现代诗派的美学取向548
第四节 中西现代派比较564
第五节 现代派文学的价值判断569
第十五章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衰落574
第一节 衰落原因面面观574
第二节 浪漫派文学的母题范式583
第三节 浪漫派文学的审美特征591
第十六章 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形成599
第一节 竞争、互补、吸收599
第二节 走入困境的现代主义600
第三节 主潮成因的多维考察603
第十七章 古典主义的坚守与反响612
第一节 梁实秋: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的坚守612
第二节 新月派的文学观及其意义627
第三节 理性节制下的文学世界635
第十八章 古典主义的审美取向650
第一节 京派的形成及其“向传统倾斜”650
第二节 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