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教育史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秋光,莫志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80665951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031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1044页
- 主题词:教育史-湖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南教育史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的湖南教育(1840—1894年)25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湖南的传统教育25
一、传统教育的发达25
二、举业教育及其教学内容30
第二节 湖湘经世学派对传统教育流弊的批判42
一、湖湘大地的经世学风42
二、贺长龄、魏源、汤鹏对传统教育流弊的批判45
三、曾国藩、左宗棠、罗泽南对传统教育流弊的批判66
四、王闿运的教育思想80
第三节 传统教育的改革与新式教育的萌芽84
一、湘水校经堂的实学教育84
二、朱其懿与沅水校经堂94
三、湘人对新式教育的探索107
四、其他新式教育116
第二章 维新变法时期及政变后的湖南教育(1895—1900年)122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开端123
一、学政江标提倡新学123
二、谭嗣同与浏阳算学社131
三、湘乡东山精舍的创办142
第二节 湖南时务学堂150
一、时务学堂创立的经过及其原委150
二、时务学堂的管理体制及教学内容与方法155
三、围绕时务学堂展开的斗争160
四、时务学堂的结局与影响165
第三节 各地新式学堂与学科的涌现167
一、陈宝箴改求贤书院为武备学堂167
二、全省各地新式学堂的兴起174
三、各地书院新式学科的增设186
第四节 戊戌后近代教育的顿挫197
一、戊戌维新时期湖南教育界斗争的实质197
二、戊戌政变后的湖南教育203
三、政变后趋新特色得以维持的原因210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湖南教育(1901—1911年)214
第一节 新学制的建立与传统教育的解体215
一、长沙人张百熙与新学制的建立215
二、改书院为学堂223
三、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229
四、湖南的兴学热潮234
第二节 师范教育的崛起237
一、选派学生赴日学习师范及留日运动的兴起238
二、创办省城师范馆243
三、设立中、西、南三路师范学堂245
四、建立优级师范学堂255
第三节 中小学办学体系的形成259
一、官立、公立和私立中学堂259
二、教会中学堂269
三、小学堂272
四、湖南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280
第四节 高等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兴起283
一、高等教育283
二、实业教育290
第五节 其他教育的兴办298
一、幼儿教育298
二、识字教育303
三、女子教育306
第四章 民国初期的湖南教育(1912—1919年)309
第一节 教育体制的改革310
一、教育行政制度的演变310
二、各项教育新制度的确立与完善334
第二节 教学革新与师资建设357
一、教学内容的革新357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更新364
三、师资队伍建设372
第三节 高等、中等教育的发展387
一、高等教育387
二、中等教育397
第四节 初等、幼儿及女子教育的发展414
一、初等教育414
二、幼儿教育422
三、女子教育425
第五节 留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428
一、留学教育428
二、社会教育437
第五章 清末民初湖湘大地的教育思潮与学生运动444
第一节 传播教育思想的载体445
一、主要的教育社团组织445
二、传播近代教育思想的报刊杂志458
第二节 流传湖南的主要教育思潮471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472
二、实业教育思潮485
三、国民教育思潮495
第三节 湖南的学生运动和风潮505
一、清末湖南的学运和风潮506
二、民国初年湖南的学运和风潮533
第六章 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时期的湖南教育(1919—1927年)544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湖南教育界545
一、新文化运动在湖南的兴起545
二、新民学会、健学会及其他教育团体、教育刊物的风行553
三、湖南教育界的驱张运动560
四、杜威等人来湘讲学567
第二节 各种教育新思潮在湖南的传播与实践573
一、工读主义思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及开发南洋的教育实践573
二、平民教育思潮在湖南的传播与实践586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干部学校604
第三节 壬戌学制的颁行和湖南的教育改革与发展615
一、壬戌学制的颁行615
二、壬戌学制颁行前后湖南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618
第四节 北伐战争时期湖南教育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624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形势的高涨625
二、反对文化侵略,维护教育主权634
三、反对军阀赵恒惕的反动统治640
四、大力支援北伐战争647
第五节 在革命形势推动下湖南省政当局的教育革新举措651
一、教育行政的改革651
二、多方筹措教育经费656
三、提倡与普及平民教育666
第六节 北伐战争时期湖南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672
一、小学教育的蓬勃发展672
二、中等教育的曲折发展679
三、湖南大学的成立686
四、工农教育的勃兴691
第七章 五四前后湖南教育界的璀璨群星706
第一节 杨昌济的教育思想706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707
二、教育思想711
第二节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722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722
二、教育思想728
第三节 青年毛泽东的教育观737
一、求学与早期的革命活动事略738
二、教育活动742
三、早期教育思想745
第四节 罗辀重与陶龛学校753
一、陶龛学校的创办753
二、陶龛学校的办学特色754
三、罗辀重的“素养教育”思想758
第五节 其他教育名人的教育思想与业绩762
一、陈润霖与楚怡学校的教学改革762
二、易培基与第一师范的教学改革766
三、胡元倓与明德中学771
四、朱剑凡与周南女中774
五、曾宝荪与艺芳女中778
六、何炳麟与岳云中学780
七、其他教育名人的教育活动783
第八章 国共两党内战时期的湖南教育(1927—1936年)787
第一节 何键主湘与封建教育沉渣泛起787
一、明令停学整顿,反对革命教育788
二、鼓吹固有道德,提倡尊孔读经795
三、实施“特种教育”,进行反共宣传803
四、教育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808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814
一、初等教育814
二、中等教育822
三、高等教育835
第三节 社会教育的长足进步841
一、社会教育机构的变迁与发展842
二、民众学校的迅猛发展与民众识字运动的勃兴848
三、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健康教育的推行852
四、戏剧的改良以及广播电影事业的发展856
第四节 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的设立860
一、湘西民族教育之状况860
二、湘西民族教育的改进与师训所的设立861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省革命根据地的教育864
一、红军教育866
二、干部教育869
三、社会教育872
四、普通学校教育876
第六节 九一八事变以后湖南教育界的抗日救亡运动880
一、组织救亡团体,掀起抗日救亡宣传的热潮881
二、开展深入持久的抵制日货运动884
三、捐钱出力,支援前线抗战885
四、“一二·九”运动和湖南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发展888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教育(1937—1945年)893
第一节 抗战初期湖南的战时教育893
一、张治中的战时民训和军事教育措施894
二、张治中的湘西出巡与教育改革901
第二节 湖南教育在炮火声中发展905
一、长沙“临大”和其他省外迁湘学校906
二、廖世承与国立师范学院917
三、高等教育的艰难发展925
四、各级各类教育的增加与布局934
五、朱经农与湖南教育942
第三节 教育界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955
一、湖南的抗日宣传活动956
二、爱国师生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962
三、举办战时学校,培训抗日干部971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湖南教育(1946—1949年)979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湖南教育事业的恢复980
一、教育复员措施980
二、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988
第二节 内战爆发与湖南教育的危机1002
一、内战爆发时的湖南形势1003
二、湖南教育面临的严重危机1008
第三节 教育界的爱国民主运动1013
一、国民党政府对爱国师生的迫害1013
二、教育界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018
三、广大师生的“迎解护校”斗争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