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980600.jpg)
- 冯明,梁慧社,蔺心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14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大地构造学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大地构造学1
一、大地构造学的概念及研究意义1
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
三、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任务3
第二节 区域地质学4
一、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地质学的关系4
二、区域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5
第三节 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简史与研究现状6
第二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10
第一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10
一、固体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方法10
二、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11
第二节 上地幔软流圈12
第三节 岩石圈13
一、岩石圈的概念13
二、岩石圈的变形机制与强度14
三、岩石圈的厚度变化15
第四节 核—幔边界19
第三章 板块构造学21
第一节 大陆漂移说21
一、大陆漂移说的产生和发展21
二、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22
第二节 海底扩张说24
一、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证据24
二、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28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29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概念29
二、板块边界类型和板块运动29
三、三联点32
四、板块的划分33
五、板块绝对运动的推断方法36
六、威尔逊旋回36
七、板块俯冲和板块碰撞38
八、古板块边界的确定40
九、显生宙的板块运动42
第四节 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研究44
一、地幔对流模式假说44
二、热-重力地幔对流推-拉模式46
三、地幔柱构造说46
第四章 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51
第一节 离散型板块边界与地质作用51
一、离散型板块边界的沉积作用51
二、离散型板块边界的岩浆活动52
三、离散型板块边界的变质作用53
四、离散型板块边界的成矿作用53
五、离散型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54
第二节 转换型板块边界与地质作用56
一、转换型板块边界的沉积作用56
二、转换型板块边界的变质作用56
三、转换型板块边界的成矿作用56
四、转换型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57
第三节 汇聚型板块边界与地质作用57
一、沟-弧-盆系构造单元的概念57
二、汇聚型板块边界的沉积作用59
三、汇聚型板块边界的岩浆活动59
四、汇聚型板块边界的变质作用61
五、汇聚型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62
六、汇聚型板块边界的成矿作用62
第五章 几种大地构造学说简介67
第一节 地槽地台说67
一、地槽、地台的基本概念67
二、地槽、地台的基本特征67
三、地槽、地台的内部构造69
四、地槽、地台的发展模式70
第二节 地质力学71
一、构造体系的研究71
二、构造级序与构造复合的研究72
三、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73
第三节 地洼构造说74
第四节 断块构造说75
一、断块构造的主要内容75
二、断块构造的驱动力75
第五节 波浪状镶嵌构造说76
一、波浪状镶嵌构造说的基本内容76
二、镶嵌构造的形成机制77
第二篇 中国区域构造学78
第六章 中国板块构造78
第一节 中国板块的基本格局78
第二节 西伯利亚板块(Ⅰ)80
一、准噶尔-兴安活动带(Ⅰ1)81
二、锡霍特褶皱带(Ⅰ2)(完达山板片)81
第三节 塔里木—华北板块(Ⅱ)82
一、天山-赤峰活动带(Ⅱ1)83
二、塔里木陆块(Ⅱ2)83
三、华北陆块(Ⅱ3)86
四、昆仑-秦岭北活动带(Ⅱ4)88
第四节 华南板块(Ⅲ)89
一、昆仑-秦岭南活动带(Ⅲ1)89
二、扬子陆块(Ⅲ2)89
三、南华活动带(Ⅲ3)89
四、琼南微陆块(Ⅲ4)91
五、台湾活动带(Ⅲ5)91
六、松潘-甘孜活动带(Ⅲ6)91
七、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Ⅲ7)91
第五节 藏滇板块(Ⅳ)92
一、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Ⅳ1)92
二、冈底斯-腾冲活动带(Ⅳ2)93
第六节 印度板块(Ⅴ)与菲律宾板块(Ⅵ)93
一、印度板块(V)93
二、菲律宾板块(Ⅵ)93
第七章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95
第一节 中元古代一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板块的运移95
第二节 中国大陆各阶段板内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96
一、印支期(257~205Ma)构造演化及板内变形特征96
二、燕山期(205~135Ma)构造演化及板内变形特征98
三、四川期(135~52Ma)构造演化及板内变形特征100
四、华北期(52~23.5Ma)构造演化及变形特征102
五、喜马拉雅期(23.5~0.78Ma)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103
六、新构造期(0.78Ma以来)构造演化及变形特征106
第三节 中国板内构造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机制108
一、影响因素108
二、动力学机制110
第八章 中国造山带构造113
第一节 中国各陆缘、陆间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框架113
一、天山-兴蒙褶皱造山带113
二、昆仑-祁连-秦岭褶皱造山带120
三、南华褶皱造山带124
四、青藏-川西-滇西造山带127
第二节 中国陆内造山带的地质构造130
一、克拉通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陆内(板内)造山带特征——以燕山陆内造山带为例131
二、陆缘、陆间造山带基础上形成的中新生代陆内(板内)造山带特征——以兴蒙陆内造山带为例133
第九章 中国的沉积盆地134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134
一、基本概念134
二、沉积盆地分类135
第二节 中国沉积盆地的主要特点139
第三节 中国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演化140
一、华北克拉通盆地演化140
二、扬子克拉通盆地演化141
三、塔里木克拉通盆地演化141
第四节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141
一、中国西部前陆盆地142
二、中国中部盆地143
三、中国东部裂陷盆地147
第三篇 实习实验152
第十章 大地构造实习内容152
实习一 中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大地构造的关系152
实习二 板块构造154
实习三 中国的地台和地槽构造划分156
实习四 地质力学构造学说157
实习五 中国主要断裂构造159
主要参考文献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