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寒湿论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阮诗玮编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5317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3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寒湿(中医)-辩证论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寒湿论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节 病因1
一、寒湿的特性1
(一)寒邪特性1
(二)湿邪特性3
(三)寒湿合邪的特性4
二、外因7
三、内因7
(一)体质因素7
(二)宿疾因素9
(三)心理因素9
第二节 病机9
一、邪正相争,阳气挫伤10
二、阻遏气机,郁闭三焦11
三、水冰地坼,凝聚而坚13
四、初病在气,久病入络13
五、虚实转变,寒热兼化14
六、病因体质不同,传变途径有异15
第三节 诊法17
一、辨舌18
(一)辨舌苔18
(二)辨舌质19
二、按脉20
三、望色观形20
四、审症21
(一)寒21
(二)汗21
(三)疼痛22
(四)食欲22
(五)二便22
(六)水肿22
(七)昏厥23
(八)僵直23
第四节 鉴别诊断24
一、寒湿与伤寒24
二、寒湿与湿热25
三、寒湿与温热25
第五节 辨证纲领26
一、三焦辨证26
(一)上焦证27
(二)中焦证27
(三)下焦证28
二、正邪辨证29
(一)邪气辨证29
(二)正气辨证29
第六节 论治思路30
一、部位不同31
二、寒湿多寡31
三、体质差异32
四、时令区别32
五、病程久暂32
六、兼夹之证32
(一)兼证32
(二)夹证33
七、顾护阳气34
八、调理气机34
九、复遗论治35
(一)复症35
(二)遗症35
第七节 治疗法则35
一、解表法36
二、宣气法37
三、和解法37
四、开胸法38
五、攻下法39
六、利水法39
七、通络法40
八、温阳法41
九、运中法42
十、通阳法43
第八节 瘥后调理43
下篇 各论45
第一节 寒湿客于肺卫45
一、病因病机45
二、治疗原则46
三、辨证论治46
(一)寒湿束表,肺卫失宣46
(二)寒湿滞肺,饮留气乖48
(三)寒湿酿痰,蚀营成痈48
(四)肺络凝滞,血不循经49
(五)寒湿入络,郁闭气机50
(六)肺气不宣,风水泛滥50
(七)寒湿伤表,经脉闭阻51
四、病案举例51
第二节 寒湿历节57
一、病因病机57
二、治疗原则57
三、辨证论治58
(一)寒湿历节58
(二)阳虚寒湿历节58
(三)气虚寒湿历节59
(四)阴虚寒湿历节59
(五)寒湿痰瘀历节60
(六)正虚寒湿历节60
四、鉴别诊断61
五、病案举例61
第三节 寒湿上蒙清空62
一、病因病机62
二、治疗原则62
三、辨证论治63
(一)寒湿上蒙清空63
(二)阳明夹中焦寒湿上干63
(三)厥阴夹下焦寒湿上扰64
(四)头中寒湿,阻塞鼻窍64
(五)寒湿凝痰,抟结会厌65
四、鉴别诊断65
五、病案举例66
第四节 少阳寒湿68
一、病因病机68
二、治疗原则69
三、辨证论治69
(一)邪郁少阳,相火内伏69
(二)邪留三焦,湿浊不行70
(三)邪伏募原,郁遏阳气70
四、鉴别诊断71
五、病案举例71
第五节 寒湿凝闭心包73
一、病因病机73
二、治疗原则74
三、辨证论治74
(一)寒湿束表,内陷心包74
(二)肺气郁遏,心包阻闭75
(三)寒湿结营,凝闭心包75
(四)离照不明,阴霾充斥76
(五)寒湿凝闭,心阳受伤76
(六)寒湿酿痰,内阻心窍77
(七)心阳郁闭,寒湿化热77
四、鉴别诊断78
(一)中风痰浊内阻心窍78
(二)湿热酿痰蒙蔽心包79
(三)猝冒秽浊,清窍闭蒙79
五、病案举例80
第六节 寒湿闭阻胸阳83
一、病因病机83
二、治疗原则84
三、辨证论治84
(一)寒湿客表,胸阳被蒙84
(二)气机凝滞,胸阳困阻85
(三)营阴凝结,胸阳闭阻85
(四)寒湿入络,痰饮互结86
(五)中气亏虚,胸阳不展87
四、鉴别诊断87
五、病案举例87
第七节 心病寒湿92
一、病因病机92
二、治疗原则92
三、辨证论治93
(一)寒湿招引,饮逆扰心93
(二)寒湿伤阳,痰迷心窍93
(三)寒湿酿痰,填塞心窍94
(四)寒湿凝滞,心血瘀阻94
(五)寒湿伤阳,心气暴脱95
四、鉴别诊断95
五、病案举例95
第八节 脾胃寒湿98
一、病因病机98
二、治疗原则99
三、辨证论治100
(一)寒湿困阻,腐纳无权100
(二)寒湿伤脾,清浊不分100
(三)寒湿凝结,腑气不通101
(四)寒湿结营,脾阴凝聚102
(五)寒湿阻滞,食积互结102
(六)邪阻脾窍,清阳不振103
(七)寒湿秽浊,郁闭中焦103
(八)寒湿壅土,肝胆不利104
(九)中土衰惫,肝木乘侮104
(十)脾虚寒湿,水饮窜逆104
(十一)寒湿伤脾,水饮扰心105
(十二)脾肾寒湿,水饮上凌105
(十三)寒湿阻络,血不循经106
(十四)脾虚寒湿,血不统摄106
(十五)寒湿入络,痰瘀结癥107
(十六)脾胃阳衰,中气不转108
(十七)寒湿久困,脾气不醒108
(十八)脾胃寒湿,气机困遏109
(十九)脾阳不振,水邪泛滥109
(二十)寒湿酝酿,痰饮作祟110
(二十一)中阳不运,水气痞结111
(二十二)中阳不足,寒饮呕逆111
(二十三)寒湿戕阳,胃气上逆112
四、病案举例112
第九节 肝经寒湿115
一、病因病机115
二、治疗原则115
三、辨证论治116
(一)寒湿凝结,肝络瘀阻116
(二)寒湿凝滞,肝气不通116
(三)寒湿内结,阳气郁滞117
(四)寒湿致痉,肝筋不舒118
(五)血海寒湿,衃蓄下焦118
(六)血室受邪,肝经不利119
(七)肝肾阳损,疏泄无权119
(八)肝胃寒湿,浊阴上逆120
(九)厥阴凝滞,阴阳不接120
(十)寒湿郁滞,阴狐疝气121
(十一)肝经寒湿,狐疝凝滞121
四、病案举例122
第十节 寒湿伤肾123
一、病因病机123
二、治疗原则125
三、辨证论治125
(一)寒湿阻痹,肾阳不展125
(二)寒湿郁遏,气化失司126
(三)寒湿伤肾,阳不化水126
(四)肾阳衰微,水气内停127
(五)寒湿直中,阳气暴戕127
(六)寒湿久羁,脾肾两虚128
(七)脾肾阳衰,寒湿中阻129
(八)命门火衰,中阳不振129
(九)寒湿日久,真元亏虚130
(十)下元衰微,肾不纳气130
(十一)寒湿凝痰,痹阻骨脉131
四、病案举例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