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年鉴 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哲学年鉴 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4982758.jpg)
- 谢地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哲学研究杂志社
- ISBN:100434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 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特别报道3
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中国年”特刊发布会3
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4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成立暨文化与相对主义——全国文化哲学高层论坛6
南京生命伦理学暨老龄生命伦理国际会议7
2007年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哲学系主任联席会8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9
《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学术座谈会10
特载13
探索和谐社会理论 谱写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陈奎元13
专文19
问题意识的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回眸&俞吾金19
中国哲学30年(1978~2008)的反思&杨国荣27
开拓前进中的中国西方哲学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的回顾与展望&周晓亮34
研究报告4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途径及意义&鉴传今47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省思&聂锦芳54
在自我反思中探索内在超越之路——价值论研究报告&孙伟平64
新世纪的文化发展问题研究&贾旭东71
“重负”中的中国哲学&干春松 王晓洁78
哲学在“对话”中追思——2007年西方哲学史研究报告&卢春红84
苏俄哲学在中国:成就和问题&马寅卯90
亮点·前沿·悬设——2007年伦理学研究之精义&任丑97
多元主义与整体论视野中的科学&段伟文103
2007年国内逻辑学研究报告&刘新文 孔红112
当代“艺术终结”问题的新进展&刘悦笛119
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段德智126
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李令节134
热点聚焦145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结构及原则145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阐释结构&衣俊卿145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陆杰荣146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致思方向&汪信砚147
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韩庆祥149
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151
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王南湜15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性质&邹诗鹏152
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贺来153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156
“费尔巴哈”章的编辑问题&韩立新156
是谁的编辑水平“倒退40年”&张一兵157
为什么说广松版的编辑水平倒退了40年&[日]涩谷正158
MEGA2第Ⅰ部门第5卷附录《德意志意识形态》CD-ROM版的编辑问题&[日]平子友长159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追踪161
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汪行福161
阶级分析与后阶级分析的新动态&王金林162
2006年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王凤才163
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吴猛164
文化与相对主义166
文化相对主义的意义和问题&李鹏程166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郭湛167
文化相对主义:历史演变及内涵&何萍168
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相对主义批判&丁立群170
儒家政治哲学171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三个主题&陈来171
身与身外:儒家的一个未决问题&赵汀阳172
心安,还是理得:解读儒家对道德的理解&陈少明174
“精神现象学”的当代回应176
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张汝伦176
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解读&柯小刚177
“承认”: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复兴&丁三东178
国内语言哲学的最新研究进展180
统一理论中非统一指称条件的疑难&叶闯180
语言诠释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王静 张志林181
专名意义的社会实用理论&蒉益民182
认知科学与心灵哲学184
当前表征内容理论的难点与一个解决方案&叶峰184
何谓计算主义?&程炼185
自由意志的深问题及其知识论的解决方案&田平186
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陈刚187
伦理对话189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与互释&樊浩189
隐私权问题的中西伦理对话&吕耀怀190
法律与道德:两种规范的对话&周慧192
日常生活与审美193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高建平193
“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周宪194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彭锋195
学术争鸣19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束了吗?199
当今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常绍舜19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与常绍舜同志商榷&王锐生200
再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答王锐生先生&常绍舜201
马克思主义、儒学与中国当代意识形态203
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体价值相辅相成&郭沂203
从古代意识形态到当代意识形态——与郭沂研究员商榷&刘东超204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206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孙正聿206
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李荣海207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孙正聿208
为普遍主义辩护?210
普遍主义的哲学辩护&赵敦华210
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与赵敦华教授商榷&童世骏211
关于“后实践美学”体系化的论争213
后实践美学的美学体系的特色&张法213
关于《美学》与张法对话&杨春时215
新书选介219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赵敦华著219
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俞吾金著219
孙正聿哲学文集&孙正聿著219
哲学心语——我的哲学人生&陈先达著219
踪迹与替补&杨生平著220
重读马克思&王荣栓著2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张传开等著220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干成俊著220
文明起源新论——晚年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及其新发展&李宏伟著220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卜祥记著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知识经济&陈志生 周宏 吕世荣著221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国家创新基地等编221
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傅永军著222
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高亚春著222
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吴宁著222
重建批判的社会理论——凯尔纳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颜岩著222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哲学&叶险明著223
认识·主体·人&陈新夏著223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贺来著223
社会思维学导论&曾杰著223
战略决定成败——现代领导战略思维与运用&屠春友著224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张曙光著224
文化哲学论要&霍桂桓著22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文化&王德军著224
价值论(第2版)&李德顺著225
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廖小平著225
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李建华等著225
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黄慧珍著226
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杨信礼等著226
社会发展机制优化论——关于现代社会发展机理的一种建构性研究&王晓林著226
科学发展观与苏南新文化——全球化视角中的苏、锡、常&冯颜利著226
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张祥龙著227
本然论&祁洞之著227
和平:中国人的文化根柢&吴根友著227
儒释合论&蒋国保 潘桂明著228
先秦哲学沉思录&白奚著228
先秦儒家情性论&聂保平著228
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许建良著228
先秦名学研究(繁体版)&翟锦程著229
在语言中盘旋:先秦名家“诡辩”命题的纯语言思辨理性研究&刘利民著229
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荆雨著229
老子在今天&侯才著230
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詹石窗主编230
承洛启闽——道南学派思想研究&刘京菊著230
刘向哲学思想研究&吴全兰著230
天·人·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刘梁剑著231
章太炎主体性道德哲学研究&张春香著231
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王兴国著231
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刘岳兵著232
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王晓朝著232
当代西方哲学&张之沧 林丹等著232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韩秋红 庞立生 王艳华著232
德国哲学通史&[法]高宣扬著232
语言 身体 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杨大春著233
翻译的哲学方面&单继刚著233
自由与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观追踪&谢文郁著233
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姚大志著234
正义与运气:自由与平等的统一&葛四友著234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谢江平著234
情感与时间——康德共通感问题研究&卢春红著234
萨特引论&杜小真著234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陈一壮著235
蒙古哲学宏旨研究(蒙古文版)&格·孟和著235
《蒙古秘史》伦理思想研究(蒙古文版)&斯仁著235
古代蒙古人萨满文化思维&图·乌力吉著235
伊斯兰文化哲学史&王家瑛著236
西方伦理学专题研究&聂文军著236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演进的历史逻辑&陈爱华著236
黑格尔的伦理有机体思想&任丑著236
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高兆明 李萍等著237
德法之辩——现代德法次序的哲学研究&梁晓杰著237
十字路口的道德抉择: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研究&李三虎著237
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杨通进著237
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曾建平著238
河流生命论&叶平著238
河流的文化生命&乔清举著238
经济·生态·道德——中国经济生态化道路的伦理分析&向玉乔著238
公平与效率:一种经济伦理的分析&陈燕著239
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刘可风著239
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彭定光著239
敬畏伦理研究&郭淑新著240
军旅伦理学新论&翁世平主编240
高校师德论&安云凤等著240
教育考试公正论&江畅著241
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刘建荣著241
学会生死&郑晓江著241
自杀与美好生活&吴飞著24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黄顺基等主编242
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曹志平著242
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金吾伦 张超中著242
工程哲学&殷瑞钰 汪应洛 李伯聪等著242
隐喻、修辞与科学解释&郭贵春著243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从科学哲学的视角看&朱凤青著243
实践优位视野中的科学形象&贾向桐著243
喧嚣与凝视——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李侠著243
信息哲学探源&刘钢著244
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翟振明著244
社会信息化的哲学之思&李荫榕著244
逻辑与哲学&王路著244
知识逻辑学导论&刘邦凡 何向东著245
中国逻辑对“必然地得出”的研究&张忠义著245
逻辑·心理·认知——皮亚杰心理逻辑研究&张小燕著245
潘菽全集&潘菽著245
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修订版)&汪凤炎著246
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集&曾繁仁著246
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张法著246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王德胜著247
美学的延展&张晶著247
美育的游戏&王柯平等著247
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刘悦笛著247
作为科学和意识形态的美学&阎国忠 杨道圣著248
德勒兹身体美学思想研究&姜宇辉著248
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王志军著248
20世纪宗教观研究&张志刚主编248
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赵林著249
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李承贵著249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杨维中著249
华梵之间&程恭让著249
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朱丽霞著250
圆教的危机与谱系的再生——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研究&吴忠伟著250
烦恼即菩提:天台“性恶”思想研究&陈坚著250
论文荟萃25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陈先达253
资本诠释学——马克思考察、批判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俞吾金253
拜物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与波德里亚&张雄 曹东勃253
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孙伟平253
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崔唯航254
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研究的关系辨析&聂锦芳254
文本诠释中的限度与超越——兼论马克思文本诠释的方法论问题&彭启福254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赵凯荣254
“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任暟255
马克思的和谐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徐海峰 胡延风255
马克思“感性活动”理论境域中的“生产力与交往方式”理论&卜祥记255
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本体论与哲学主题&曹志平255
抽象人的突破与历史的“人道”建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周峰 周霞256
走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兴章256
谁修正了马克思——与谢韬先生商榷&徐亦让256
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贺祥林256
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发展&王向清257
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李佑新257
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陈食霖257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吴宁257
唯物史观的当代走向&王桂泉258
全球化表征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杨生平258
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阶段&鲁品越258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哲学思考&吕世荣258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的新模式&段培君259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道路取向&崔永和 姚茂华259
生存问题与低代价发展模式&邱耕田259
从理想性到现实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之路&王南湜 王新生259
当前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问题和出路&霍桂桓260
加强管理哲学研究——兼论部门哲学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必由之路&周可真260
从管理的社会历史规定看管理哲学的问题领域&刘敬鲁260
草原文化的内在品质——自由开放&陶克套260
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柴文华261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的前提反思&庞立生 胡海波261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景海峰261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差等&易小明261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研究&谭培文262
仁的生态意义与价值&蒙培元262
“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刘立夫262
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张登巧263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伦理思想&唐凯麟263
明体达用:儒家礼学的当代转换&李祥俊263
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苗润田263
论现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宋志明263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张锡勤264
道家“无用之用”的思想及其生态伦理价值&许建良264
庄子论真人与真知的关系&吴根友264
庄子与尼采知识观之比较&蒋九愚 文庆264
从“心”看《齐物论》&李耀南265
从《庄子》、郭《注》、成《疏》看庄学“自然”义的歧异指向&李延仓265
和谐社会的儒家哲学基础——以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理想为中心&陈中浙265
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詹石窗 杨燕265
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李景林 田智忠266
戴震义理之学中的“尽实致知”思想&王杰266
牟宗三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兼论中西哲学比较应有之心态&戴兆国266
方东美的文化理想观与跨文化探索&王柯平266
方东美与黑格尔哲学&宛小平267
略论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江怡267
现代西方哲学转向与哲学观的变革&韩秋红 史巍267
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张能为267
方法论视域下的西方经济学批判&陈志生268
经验基础与知识确证&陈嘉明268
关于“理解”的理解&何中华268
指称与语境&黄敏268
试谈什么是形而上学&沈顺福269
怀疑论研究中的两个教条&胡长栓269
论实用主义的“真理论”&何向东 吕进269
论西方哲学中身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推进&陈治国269
拿破仑·波拿巴的意识形态批判&戈士国270
康德的义务论辨正&任丑270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观&李建华 覃青必270
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聂文军271
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兼析皮埃尔·哈道特的哲学观&李文阁271
主体论文化话语的终结——关于福柯现代认识型概念的考察&陶秀璈271
怀特海与康德&王立志272
敬意的自然观:怀特海和孔子的进路&张妮妮272
罗斯的初始义务论及其方法论意义&陈真272
穆勒的涵谓与非涵谓名称&宋伟272
论胡塞尔和舍勒的“质料”概念&钟汉川273
从“意识的意向性”到“身体的意向性”&舒红跃273
历史生产与虚无主义的极致——评后期海德格尔论马克思&王金林273
在“诗意”与“语法”的张力下——一种对克罗齐语言学与索绪尔语言学的比较&陈洪杏273
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殷杰 安篪274
在先验与经验之间——论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经验与先验问题&张廷国 马金杰274
被误读的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与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正&谢永康274
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李恩来275
论信任的几个问题&廖小平275
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刘曙辉275
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吴灿新275
论和谐伦理精神&陈爱华276
从脑生与脑死之标准看治疗性克隆的理据&甘绍平276
关于生死问题的几点思考&郑晓江276
制度伦理与制度“善”&高兆明276
论经济与道德之关系的思维模式&王小锡276
资本的运营与伦理限制&徐大建277
“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价值&汪荣有277
发展合理性的追寻——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实质与价值&刘福森277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循环经济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王玲玲 邓仁伟277
企业伦理的德性主义进路及其条件&龚天平 窦有菊278
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高文武278
环境公正三题&曾建平278
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郭贵春279
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赵林279
生活科学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曾国屏 李红林279
论空间的创造和生产&张之沧279
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陈洪澜280
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冉鸿燕280
科学客观性:外在性与内在性的交融&雷良280
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观察&吴彤280
系统科学是中医的科学基础&闵家胤281
“绿蓝”悖论有解吗?——一个哲学的回答&姬志闯281
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马驰281
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徐碧辉281
论审美抽象&张晶282
情感的哲学审视&陈遵沂282
当代生态美学观的基本范畴&曾繁仁282
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张少康283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价值&赵士林283
在“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分析美学之后如何界定艺术&刘悦笛283
试论心理的矛盾问题&潘菽284
另一种声音:现代新儒学与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彭彦琴284
慧能创立禅宗与佛教中国化&方立天284
哲学界概况287
学者简介287
2007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87
2007年国家教学名师288
第1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88
2007年晋职学者289
2007年逝世学者296
新成立的教学、研究机构300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300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300
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300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300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300
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300
新刊简介301
《德国哲学》301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301
《儒家文化研究》301
哲学教育302
2007年全国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302
2007年全国高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302
2007年哲学学科新增本科专业302
2007年哲学学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情况303
2007年哲学学科毕业博士研究生情况307
2007年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工作人员情况320
重大项目322
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
2007年哲学学科其他研究立项情况326
获奖信息332
2007年哲学学科科研成果获奖情况332
哲学界动态341
学术会议341
第3届中韩哲学讨论会341
第3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方法与进路研讨会341
纪念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召开50周年大会341
章学诚的思想与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341
全国第3届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341
2007中国(无锡)吴文化国际研讨会341
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342
全国管理哲学创新学术研讨会342
第6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342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研讨会342
第13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342
全国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343
第11届全国俄罗斯哲学研讨会343
历史、理性与正义全国学术研讨会343
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343
文学与哲学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344
中国第3届因明学术研讨会344
第6届国际逻辑与认知研讨会344
逻辑学的趋势之五:多值逻辑与认知国际研讨会344
21世纪全球化及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挑战学术研讨会344
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345
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345
中国逻辑史第11次学术研讨会345
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研讨会345
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345
海峡两岸哲学及其时代角色意识之自觉学术研讨会345
科学哲学:科恩与中国研讨会345
第3次全国政治伦理学研讨会345
内蒙古第4届草原文化研讨会346
鲍德里亚哲学与消费社会研讨会346
全国文化差异与价值体系学术讨论会346
纪念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346
中国现代诗学与美学的新开端学术研讨会346
中日韩面向世界的东方思想学术研讨会347
中日学术论坛暨东亚的王权与政治思想研讨会347
对话与和谐——纪念伽达默尔逝世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347
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347
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347
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学术对话会348
第7届马克思哲学论坛348
第1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348
儒学与犹太—基督文化比较与对话国际研讨会349
思考他者——围绕于连思想的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349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比较研讨会349
2007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349
后现代语境中的鲍德里亚及其在中国的效应国际学术研讨会349
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349
企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国际研讨会350
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哲学之未来国际学术会议350
北京论坛(2007)哲学分论坛350
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351
现象学与政治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2届中国现象学年会351
东西方政治价值观深层沟通的可能性国际学术研讨会351
第4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352
第2届长三角高校中国哲学论坛352
东方美学和文化产业的当代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352
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学术研讨会352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经济伦理全国学术研讨会352
第4届马克思学论坛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研讨会353
儒学与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353
国际儒学论坛·2007353
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开展——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353
唯识学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学术研讨会353
儒学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353
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354
学会活动354
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354
辽宁省哲学学会年会暨换届大会3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7年年会354
甘肃省哲学学会年会355
广东省逻辑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355
湖北省教育公正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伦理学学会2007年年会355
福建省第4届哲学年会355
湖南省哲学学会年会355
其他活动355
辽宁大学哲学系博士论坛355
青年哲学论坛2007年活动情况356
《德国哲学》出版座谈会356
辽宁大学21世纪论坛356
潘菽铜像落成、揭幕仪式356
第3届东方人文论坛357
200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百年校庆暨德法哲学系列活动357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张家治教授80寿诞学术研讨会357
辽宁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年会357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师与俄哲学专家学术交流报告会357
犹太文化国际暑期学校第2期357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12期(古希腊哲学)358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材出版座谈会358
第4届中国人民大学孔子文化月活动358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358
山东大学天人讲堂2007年系列讲座358
社会政治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陈晏清教授70华诞庆祝会359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359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暨佛教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359
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359
全国首届因明后备人才培训班359
《儒藏》主编会议暨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359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定期学术报告会360
纪念李秀林等主编哲学教科书出版25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创新研讨会360
第2届北京大学—首尔大学—东京大学(BESETO)三校哲学会议360
第2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结业典礼36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论坛360
海外哲学研究363
柏格森对21世纪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创造的进化》发表100周年纪念&[法]高宣扬363
当今英国哲学研究现状及其分析&江怡370
国外语言哲学的最新研究动态&蒉益民373
海外哲学论坛381
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演进——布拉格“哲学与社会科学”2007年研讨会&周穗明381
全球化与技术:国外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趋势——第15届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会议述评&马会端 陈凡385
在文化间架桥的当代美学——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综述&刘悦笛388
“第5届国际马克思大会”述要&谢地坤 王喆 魏小萍389
资料辑要395
台港澳学术动态395
2006~2007年哲学新书选目402
2006~2007年台湾新书选目418
2007年部分哲学论文索引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