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4985392.jpg)
- 卢现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22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章 导论1
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1.2 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3
1.2.1 交易费用的含义3
1.2.2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与交易费用的计量5
1.2.3 交易费用范式8
1.2.4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3
1.3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15
1.3.1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5
1.3.2 制度、规则与人19
1.4 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22
1.4.1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22
1.4.2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学派的关系25
1.4.3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27
1.5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8
2章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33
2.1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34
2.1.1 制度的内涵34
2.1.2 制度的构成38
2.2 制度的起源47
2.2.1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48
2.2.2 制度的起源49
2.3 制度的功能65
2.3.1 关于制度功能的种种界定65
2.3.2 中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问题的制度分析72
3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79
3.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80
3.1.1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81
3.1.2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88
3.2 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与原因91
3.2.1 制度变迁分析的基本概念92
3.2.2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95
3.2.3 学习与制度变迁104
3.3 制度变迁模型的比较107
3.3.1 诱致性制度变迁107
3.3.2 强制性制度变迁110
3.3.3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113
3.3.4 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人为设计的结果114
4章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117
4.1 制度供求分析:假定与框架118
4.1.1 制度类型及其变化特征118
4.1.2 需求诱致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119
4.1.3 制度供求分析的框架120
4.2 制度需求121
4.2.1 对制度变迁需求的两个经典案例121
4.2.2 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122
4.3 制度供给125
4.3.1 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126
4.3.2 制度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130
4.3.3 意愿制度供给与实际制度供给131
4.4 关于制度供给的两个案例的剖析132
4.4.1 泰国的灌溉政策:工程师与政府官员的“较量”133
4.4.2 关于中国为什么实行双轨制的制度分析135
4.5 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145
4.5.1 制度均衡与帕累托最优145
4.5.2 制度非均衡及其类型146
5章 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152
5.1 产权理论153
5.1.1 产权:定义、起源与功能153
5.1.2 产权的特征165
5.1.3 产权保护172
5.1.4 为什么私有产权租耗较少174
5.1.5 环境保护与产权175
5.2 家庭产权安排180
5.2.1 我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及其文化基础180
5.2.2 我国均分制的家庭产权安排对资本积累的影响183
5.3 产权失灵185
5.4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点187
5.5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189
5.5.1 国家的起源191
5.5.2 国家模型192
5.5.3 国家的目标及其冲突193
5.5.4 诺思悖论195
5.6 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199
6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206
6.1 经济增长源泉之谜与制度变量的地位207
6.1.1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207
6.1.2 中、意、日之间的“三国演义”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212
6.1.3 制度差异与经济发展216
6.1.4 制度在不同经济学家中的地位221
6.2 制度绩效224
6.2.1 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问题224
6.2.2 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制度因素226
6.3 经济学家重“读”历史:新经济史学228
6.3.1 新经济史学的三个发展阶段228
6.3.2 新经济史学与历史真相230
6.3.3 奴隶制度是高效率的吗233
6.3.4 到底是羊吃人还是农业革命:“圈地运动”235
6.3.5 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239
7章 市场、信用与法律246
7.1 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247
7.2 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251
7.2.1 市场的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252
7.2.2 关系经济与契约经济254
7.2.3 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255
7.2.4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257
7.3 中国信用体系与制度约束259
7.3.1 信用危机与制度约束软化259
7.3.2 交易、信用与文化价值观261
7.3.3 靠什么来维持社会信用262
7.3.4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264
7.3.5 信用是一种网络265
7.4 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267
7.5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272
参考文献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