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山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山地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987294.jpg)
- 杨言辰,叶松青,王建新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161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矿山地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山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矿山地质的概念与任务1
一、矿山地质的概念1
二、矿山地质的任务1
三、矿山地质工作内容1
第二节 矿山地质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3
一、学科的性质3
二、学科的特点3
第三节 矿山地质在矿山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3
一、矿山地质的地位与作用3
二、矿山地质工作与矿山其他技术工作的关系4
第四节 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5
一、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现状5
二、矿山地质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6
第二章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14
第一节 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任务与特点14
一、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14
二、矿山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特点14
第二节 矿山建设前期的地质工作15
一、矿山建设程序与建设前期地质工作的内容15
二、资源调查和矿山规划中的地质工作16
三、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涉及的地质工作17
四、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中的地质工作17
第三节 矿山设计阶段的地质工作20
一、矿山设计的原则与程序20
二、矿山设计工作中的地质工作21
第四节 矿山基建地质工作24
一、矿山设计的研究与分析24
二、基建勘探25
三、其他基建地质工作26
第三章 生产勘探27
第一节 生产勘探的目的与任务27
一、生产勘探的目的27
二、生产勘探的任务27
第二节 生产勘探的技术手段27
一、影响生产勘探手段选择的因素28
二、露天开采矿山的生产勘探手段28
三、地下开采矿山的生产探矿手段29
第三节 生产勘探工程的总体布置34
一、总体布置应考虑的因素34
二、工程总体布置形式35
第四节 生产勘探工程网度(工程间距)36
一、影响工程网度(间距)的因素36
二、确定生产勘探网度(间距)的方法37
第五节 生产勘探设计42
一、生产勘探总体设计42
二、生产勘探工程的单体设计42
第六节 生产勘探中的探采结合43
一、探采结合的意义与要求43
二、露采矿山的探采结合43
三、地下开采的探采结合43
四、探采结合的经济效益47
第七节 生产勘探程度的要求47
一、生产勘探程度对矿山生产的影响47
二、生产勘探程度的具体要求48
三、生产探矿深度的基本要求48
第八节 矿山探采资料验证对比49
一、验证对比的意义和作用49
二、地段选择和衡量标准49
三、验证对比方法与内容49
四、验证对比结果分析与说明书的编制52
第四章 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53
第一节 矿石质量研究的内容与方法53
一、矿石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评价指标53
二、矿石质量研究的目的和内容54
三、矿石质量研究的方法54
第二节 矿山取样55
一、化学取样55
二、物理取样63
三、矿物取样65
四、工艺取样65
第三节 矿石质量管理66
一、矿石质量计划及矿石质量预计67
二、矿石质量均衡69
三、采场矿石质量管理71
四、矿石质量管理举例72
第五章 矿山储量估算与管理74
第一节 生产矿山储量的构成74
一、矿产储量(地质储量)74
二、生产矿量75
第二节 矿产(地质)储量估算77
一、概述77
二、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及修订77
三、矿体边界线及其圈定86
四、平均品位的计算88
五、储量估算方法90
第三节 生产矿量的计算与管理100
一、地下开采矿山生产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00
二、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矿量的划分100
三、生产矿量保有期的确定与计算101
第四节 储量变动的统计及储量管理104
一、矿山储量变动的统计104
二、储量的审批与报销106
三、储量管理工作107
第六章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及管理108
第一节 矿石贫化、损失的概念及管理的意义108
一、矿石贫化与损失的概念108
二、矿石贫化与损失管理的意义108
第二节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分类109
一、贫化的分类109
二、损失的分类109
第三节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110
一、直接法111
二、间接法114
第四节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管理116
一、矿石贫化与损失的统计表报116
二、贫化与损失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指标117
三、降低采矿贫化与损失的措施118
第七章 矿山地质指导与管理120
第一节 采掘(剥)生产地质指导120
一、矿山采掘(剥)技术计划编制120
二、坑道掘进的地质指导121
三、露采剥离的地质指导122
四、爆破工作的地质指导122
五、回采作业过程的地质指导123
第二节 矿块采准和回采过程的地质管理124
一、地下开采矿块采准和回采的地质管理124
二、露天开采平台回采过程的地质管理127
第三节 矿石运输和选冶加工过程的地质管理127
一、矿山出矿运输过程的地质管理127
二、选冶加工过程的地质管理128
第四节 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128
一、采场(块段)验收的依据、项目与步骤128
二、中段与台阶结束的条件、所需资料与审批129
三、闭坑应具备的条件和闭坑报告的编写与审批130
第八章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132
第一节 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内容132
一、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32
二、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136
第二节 地压活动与边坡稳定性的地质调查138
一、井巷围岩膨胀变形138
二、矿区地表塌陷及防治139
三、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地质调查141
第三节 矿山水文地质调查144
一、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的意义144
二、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145
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的专门水文地质勘探146
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的地下水防治147
第四节 矿山水土污染的地质调查148
一、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148
二、矿山水土污染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151
第五节 露天矿大气污染的地质调查151
一、露天矿的粉尘及其卫生特征152
二、露天矿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152
三、大气污染影响因素的调查154
第六节 矿井热害及其防治154
一、高温热矿类型与矿井热害154
二、矿内热环境对人体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55
三、矿井热害的地质调查157
第七节 矿石(或围岩)自燃的地质调查157
一、矿石自燃的研究意义与内容157
二、矿石(或围岩)自燃基本过程158
三、预防矿石自燃的地质调查研究158
四、预测自燃火灾并圈定火源的方法159
第八节 矿井瓦斯的调查与研究159
一、瓦斯的成分及特征160
二、瓦斯的形成与分带160
三、矿井瓦斯涌出方式及危害161
四、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工作162
第九节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164
一、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内容164
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166
第九章 矿山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168
第一节 矿山保护的概念与原则168
一、矿山保护的概念及分类168
二、矿山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170
三、矿山保护的基本原则172
第二节 矿山保护的政策与法规173
一、我国的矿山保护政策173
二、国外的矿山保护政策175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山保护制度178
第三节 矿山保护的措施与具体工作180
一、矿山保护的措施180
二、矿山保护的工作182
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184
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及现状184
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86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法与途径188
第十章 矿山地质经济管理192
第一节 矿床经济评价192
一、矿床经济评价的目的与意义192
二、矿床经济评价的参数(因素)193
三、矿床经济评价方法194
四、矿床经济评价报告内容195
第二节 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196
一、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任务196
二、矿山建设项目周期和可行性研究阶段197
三、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要求199
四、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报告格式199
第三节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203
一、资料要求及技术经济标准203
二、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203
第四节 采矿贫化损失经济评价205
一、开采损失经济效益的计算205
二、开采贫化经济效益的计算206
第五节 低品位矿石利用及边角矿体经济评价207
一、低品位矿石利用与分析207
二、矿体上下盘小矿体(边角矿体)的利用评价208
第十一章 矿山综合地质研究209
第一节 矿山综合地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09
一、矿山综合地质研究的任务与内容209
二、矿山综合地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210
第二节 矿体地质研究211
一、矿体地质研究的意义211
二、矿体外部(形态)特征的研究212
三、矿体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212
四、矿体综合特征的研究213
五、矿体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213
第三节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214
一、构造条件215
二、岩浆岩条件220
三、岩性条件221
四、地层、岩相-古地理条件221
五、区域变质作用条件222
第四节 矿山勘查方法的研究222
一、矿产勘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222
二、研究的方法223
三、勘探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223
第五节 矿床共生组分及工艺矿物研究223
一、共(伴)生组分研究程度223
二、共生组分及工艺矿物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24
第六节 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226
一、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227
二、成矿时间规律的研究228
三、矿床空间分布规律229
四、矿床共生规律230
第十二章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232
第一节 隐伏矿体预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32
第二节 隐伏矿体预测的性质与特点232
第三节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科学理论234
一、相似类比理论235
二、地质异常致矿理论236
三、矿床模式和模型理论237
四、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理论239
第四节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的技术与方法239
一、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球化学方法239
二、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球物理方法240
三、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遥感技术241
四、隐伏矿体的综合信息预测方法242
第五节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实例242
一、金的异常带划分243
二、1:1万成矿预测区的圈定及找矿靶区优选244
三、张才沟靶区隐伏矿体预测246
参考文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