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省志 教育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四川省志 教育志 上
  •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22549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6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省志 教育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1

第一篇 教育行政45

第一章 机构设置46

第一节 清末的机构设置4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机构设置4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机构设置49

第二章 行政管理53

第一节 管理体制53

第二节 教育事业计划管理55

第三节 教学业务管理59

第三章 教育督导61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62

第二节 督导内容64

第三节 督导制度和办法65

第二篇 官学、书院、义学、社学、私塾和科举制度71

第一章 官学72

第一节 管理与教师72

第二节 生员73

第三节 教学内容与学规74

第四节 经费75

第二章 书院76

第一节 设置76

第二节 山长、教师及待遇76

第三节 生徒、学规和章程77

第四节 教学内容和考课78

第五节 设备和经费79

第三章 义学、社学和私塾80

第一节 义学和社学80

第二节 私塾81

第四章 科举制度84

第一节 乡试84

第二节 会试 殿试88

第三篇 小学教育93

第一章 普及小学教育106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义务教育10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普及小学教育108

第二章 学制113

第一节 学制的变化113

第二节 学制改革试验115

第三章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18

第四章 领导管理124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体制124

第二节 学校的组织领导129

第五章 学籍管理与成绩考查132

第一节 学籍管理132

第二节 成绩考查134

第四篇 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139

第一章 幼儿教育140

第一节 教育与保育143

第二节 行政管理149

第二章 特殊教育156

第一节 盲、聋、哑教育156

第二节 弱智教育160

第三节 工读学校教育162

第五篇 中学教育165

第一章 学制和课程设置182

第一节 学制及培养目标182

第二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187

第二章 领导管理198

第一节 领导管理体制198

第二节 学校管理体制203

第三章 成绩考查与学籍管理205

第一节 成绩考查205

第二节 学籍管理212

第六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17

第一章 职业学校教育219

第一节 宗旨、学制及管理体制224

第二节 学校类别、课程及实习227

第三节 学生231

第二章 中等专业学校教育234

第一节 学生237

第二节 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240

第三节 领导管理244

第三章 职业中学教育247

第一节 培养目标 办学形式管理体制253

第二节 专业、课程及实习256

第三节 学生260

第七篇 成人初、中等教育265

第一章 清末的成人教育272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276

第一节 教育经费276

第二节 教育实施277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284

第一节 扫除文盲284

第二节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291

第三节 职工文化教育297

第四节 干部文化教育300

第八篇 中等师范教育305

第一章 领导管理体制315

第一节 领导管理315

第二节 学校内部管理及机构设置319

第二章 学制 课程设置324

第一节 学制324

第二节 课程设置326

第三章 学生331

第一节 招生331

第二节 学生待遇335

第三节 学生毕业分配及服务338

第九篇 民族教育343

第一章 办学宗旨和办学形式350

第一节 宗旨350

第二节 特殊的办学形式351

第二章 学制和教学计划355

第一节 学制355

第二节 教学计划356

第三章 双语教学360

第一节 双语教学的开展360

第二节 教材编译363

第四章 经费和师资364

第一节 经费364

第二节 师资367

第十篇 教师375

第一章 教师的来源和发展状况383

第一节 私塾教师383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384

第三节 小学教师385

第四节 中等学校教师388

第二章 教师的任用管理391

第一节 资格391

第二节 考核 检定 登记394

第三节 人员设置395

第四节 任用397

第三章 教师职称400

第一节 职称改革的原则400

第二节 各级教师的职责401

第三节 任职条件402

第四节 考核 评审403

第四章 教师工资 福利待遇 社会地位405

第一节 工资405

第二节 福利待遇412

第三节 社会地位415

第五章 民办教师420

第一节 聘用及管理421

第二节 工资待遇421

第六章 在职教师培训423

第一节 培训机构427

第二节 培训方法428

第十一篇 德育 体育卫生431

第一章 德育432

第一节 德育的内容435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方法441

第三节 德育的途径446

第四节 德育的工作机构及管理452

第二章 体育卫生4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61

第二节 师资队伍462

第三节 体育工作464

第四节 卫生工作469

第三章 军事训练 童子军训练474

第一节 军事训练474

第二节 童子军训练475

第十二篇 教育经费477

第一章 教育经费的来源478

第一节 清末时期478

第二节 民国时期48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87

第二章 教育经费管理496

第一节 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496

第二节 经费管理的法规制度498

第三节 教育经费的使用及标准502

第四节 学杂费管理509

第五节 贷金、奖学金及人民助学金515

第三章 基本建设及危房改造525

第一节 基本建设525

第二节 中、小学危房改造531

第十三篇 教仪建设 勤工俭学 电化教育535

第一章 教仪建设536

第一节 领导管理536

第二节 教学仪器的供应与生产537

第三节 实验室建设546

第二章 勤工俭学556

第三章 电化教育566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建设569

第二节 设备570

第三节 教材建设570

第四节 培训人员和成果评审572

第十四篇 教材、教研和报刊575

第一章 教材576

第一节 教材使用和编审576

第二节 教材管理582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585

第一节 教育科研机构585

第二节 教育科研活动588

第三章 教改实验596

第一节 各时期的主要教改实验活动596

第二节 教改实验管理604

第四章 教育学术团体 教育报刊604

第一节 教育学术团体604

第二节 教育报刊611

附录615

一、行政官员概览616

二、著名书院简介621

三、四川省重点中学一览表624

四、教具中心及校办教仪厂情况629

五、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名单632

六、《四川省志·教育志》(上册)主审及撰稿人名录6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