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 珍藏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 珍藏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989934.jpg)
-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989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09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1025页
- 主题词:集邮-收藏家-简介-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 珍藏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集邮名誉会士蒙古族集邮者的代表——白歌乐1
见证集邮历史的刘国霖3
集研并重 厚积薄发——李世琦6
李登汉的区票情结9
抗日一枝梅 邮苑不老松——杨勇伟12
默默耕耘邮坛的沙子芬15
新四军集邮家——沈曾华18
岭南邮坛耆宿——张文光23
老有所为 再著华章——张国兴26
甘为邮人做嫁裳——张莘农29
集邮不倦 乐而忘老——欧阳承庆32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集邮家——周之同35
毕生研区票 奉献化春风——居洽群38
人龙研大龙 童心仍未泯——赵人龙41
华中区邮票专家姜士楚45
活到老集邮到老——钱敏48
邮品来复去 慧目鉴伪真——徐星瑛50
邮坛良师——郭润康53
德高望重的集邮家彭长登57
齐鲁邮坛不老松——管载仁61
集邮会士驰骋邮坛一骁骑——马驎65
秉承家学 弘扬集邮——马佑璋68
亲历亲为的邮协副会长——马家骏71
战邮专家王景文74
乐于著书育人的田润德78
走近刘广实81
倾心区票研究的刘汉超85
邮史研究家孙少颖88
爱鸟四重奏 雄鹰展翅飞——李伯琴92
李鸿远的集邮人生96
曙光印象100
西陲一老看延陵——吴廷琦103
集邮教授何大仁107
张雄——在方寸中追寻历史109
以邮证史 以史述邮——张芝繇112
快乐集邮 不懈拼搏——林衡夫116
生肖集邮的倡导者周治华120
大家风范说钟恕124
“乐在邮中”的姚伦湘128
退而不休的唐无忌131
爱好集邮的法官唐秋涛134
奔走邮坛鼓与呼——常增书138
中国第一位国际邮展评审员——梁鸿贵141
“区票”实寄封迷——游乃器144
爱集邮爱出“名堂”的赖景耀148
架起两岸“邮桥”的黎泽重152
已故集邮人物新中国集邮事业的奠基人——朱学范154
不倦不悔 笔耕邮苑——于宗琪156
义献国宝的马任全160
专长于实寄封研究的王松麟164
历经坎坷 不渝初志——韦介夫168
邮海漫笔——孔浩鸿172
吉林邮人邓庆余175
致力集邮宣传的邓和茂179
叶公好邮 邮史见长——叶季戎182
商埠票专家史济宏184
全国集邮联首任会长成安玉188
邮识丰厚 邮德高尚——朱国华190
为邮忙碌 名重江城——任福田193
筹邮会、编邮刊、结硕果的刘铭彝196
邮海弄潮笔做桨——孙成熙200
新中国第一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203
著书立说求真谛——孙君毅207
凝情方寸终不悔——孙祥鹿209
殚精竭虑为集邮——严忆北212
“团结、奉献、争第一”——北京邮协老会长杜庆云215
集邮扬长避短的李容217
暮年的奋击——李廷芬220
广东集邮组织的铺路人——李清万223
从“烂纸杨”到“邮票杨”——杨启明226
爱集邮的“老倔头”杨景美229
邮坛一代名将——杨耀增232
津梁惠溥 泽被邮人——吴凤岗235
津门邮星 德学双馨——吴国华239
新中国集邮事业的开拓者——宋兴民243
为集邮经营辛勤耕耘——张玉新247
情痴集邮的张怡至250
新光之“母”邮坛人瑞——张包子俊252
襄兄助夫的张包平之256
编译地名出手册——陈印白259
精研“大龙”出专论——陈湘涛261
集邮大家——林崧265
持之以恒 情痴集邮——罗华生269
潜心外邮的赵恕中271
甲戌邮会创始人赵善长273
老当益壮 勤于奉献的集邮家——姚秋农276
部长集邮家夏衍279
集邮伴人生——徐闪283
编邮集育后人 开邮社惠邮人——徐绍香285
致力邮史研究——栾桂馨287
桑弧的《邮缘》291
执着于新疆加盖邮票研究的桑新如294
方寸世界里的守望者——基础民297
税票研究专家董光呈301
《集邮》杂志的变革者——蒋礼304
情系苏区觅珍封 方寸邮花代代传——蒋康宁306
程传理——梅花香自苦寒来309
中信版邮票专家傅德霖312
福建集邮事业的开拓者——臧明兴316
为集邮事业奋斗的樊伯钦318
编目出刊传播邮识——黎震寰321
心系邮票情满方寸——潘可明325
当代集邮人物吉林邮协的老会长——于瑞堂329
钟情集邮 乐于普及——丈大华333
万维生——绘出方寸不了情336
马天迪普及集邮乐不疲339
领导集邮有方的马凤炯332
研究晋察冀边区邮票的马凌光347
集邮绾住了他的青春——王朱唇349
致力于传播集邮的王传文352
着重于苏区邮票邮史研究的王华新354
在学术研究上不懈探索——王克原356
邮坛名记王宏伟359
方寸追梦人——王虎鸣364
追逐童年的梦——王泰来368
随时代前行的集邮者王晋枫372
集邮宣传的先行者——王庸声375
以发展集邮文化为己任的王新中379
集邮社会活动的热心人——区锡文383
热心集邮事业的牛炳仁385
以推动集邮文化发展为己任的乌统全389
方寸沃野勤耕耘——艾云厚392
邮集“教练员”——申伟滨396
煤矿邮苑勤耕耘——田圣德399
田润普55载集邮情402
在方寸中探索航天——史琦新406
集邮“队长”冯庆彬410
遨游在迷人的邮海——冯舒拉413
勤奋务实的邮协秘书长——朴永辉416
陶醉于集邮世界的成志伟419
为新中国邮票著书立说的朱沙沙423
为集邮图书出版尽力——朱祖威426
集邮事业的领导者——朱高峰429
任国恩的摄影艺术与邮票设计432
任秉钢的“煤炭”邮情436
邮品设计勇创新——刘钊439
宣传集邮的老记者——刘彤444
举起集邮文化的旗帜——刘天瑞447
孜孜不倦为集邮——刘正仁450
刘平源——开启中国集邮新纪元453
邮海探索六十载的刘庆田458
刘宗琼用邮票搭建友谊之桥461
刘建辉——集邮事业留足迹465
邮坛一支笔——刘格文470
引领集邮在北疆——刘晓兵474
方寸乾坤大 伉俪共耕耘——刘硕仁、卢天骄478
不负众望的集邮公司总经理——刘殿杰482
爱好与工作融为一体的汤小华486
热心集邮事业的许孔让488
从业余爱好到专职工作——许庆发的集邮之路491
邮票图稿评审的先行者——许宇唐494
痴迷集邮的许明亮498
方寸之间天地大——许彦博501
辛勤耕耘邮坛的许率真505
邮中觅乐的许锡良507
研史组集结硕果——那家佑510
桃李之教在邮苑 方寸世界展才华——孙海平513
热爱集邮的企业家麦保尔516
“极限”求索的李宏519
细究规则 善导邮集——李明523
宣扬集邮的政协主席李泉526
敢教古驿传新邮的李理529
残荷有藕——李少华532
在方寸中执著畅游——李印清536
集邮后生李汇祥539
甘于奉献的集邮工作者——李光日542
方寸探美的李克东545
邮坛“文”人李近朱548
奠定我国集邮组织基础的李洪义551
邮坛飞车奏凯歌——李静波554
李毅民妙手秉笔著邮文557
杨石修与桥梁邮品结缘561
南阳集邮的带头人——杨汉振565
杨作平的集邮之路569
集邮警官杨桂松572
吴书庆——“我爱北京天安门”575
甘为集邮事业献心血——吴芳芳578
邮坛才子吴宝国581
吴建坤——宝剑锋从磨砺出584
倾心“山东战邮”研究的吴清华587
吴鸿选——一生快乐惟集邮590
黑土地上的集邮人——何宏593
热心体育集邮的谷丙夫597
悉心邮票著录的狄超英600
矢志研究侨批的邹金盛603
邹建军——邮票设计在探索中提高606
为集邮勤奋敬业的宋小林610
钻研邮学 勤笔撰文——宋晓文614
宋绪纶——邮苑放飞蓝天情617
心系集邮的张伟621
张健——用邮集记录“文革”邮史625
为集邮事业勤奋工作的张东海628
开拓集邮经营新路——张志和632
甘当绿叶映邮花的张利民637
集邮“大侠”张林侠639
张国文和他的警察邮集643
对集邮不懈追求的张明聚646
广西邮集摘金第一人——张岳峰650
与集邮为伴的张金康653
探索龙江邮史的张学伟656
支持集邮的邮政“掌门人”——张荣林659
邮坛多面手张振珊662
捧得国家大奖的陆游665
新疆集邮老会长——阿不来提·艾吾拉669
陈京与集邮文献672
为邮票事业倾心尽力的陈文骐675
钟爱集邮 甘于奉献——陈英汉680
勤笔编攥 授人邮识——陈茀来683
邮花馨香 还韵人生——陈国成686
潇洒爱邮——陈国光689
实现集邮“双赢”的陈洪涛692
邵林的邮学情愫696
平实敬业的范征南699
军营集邮带头人闫小平702
邮学家与拍卖师林轩705
情系中国航天集邮的林大安709
林文龙——邮集中有绿茵场712
林建国的集邮历程714
执着集邮的爱心使者林清池717
专题集邮的开拓者——林鹗明720
名出邮苑林霏开723
倾情集邮的顺德三杰——罗平、傅嘉驹、吕景新726
德高望重 邮坛宿耄——罗真730
罗淑珍——画旗喧赛鼓732
扬起集邮的风帆——罗道光734
清代邮驿史研究者周林736
集邮新秀——周恒涛739
致力于集邮普及的周紫枫742
庞爱生的集邮之路745
郑翔:博学于邮 传道于众748
对古典邮票情有独钟的屈浩然750
五十年不改的集邮情结——赵珩752
为集邮奉献才智的赵承钜756
荣正光的华东区邮情缘760
集邮50年的胡民选763
上海邮协的老会长——胡辛人766
航邮填空白 军简颂军魂——胡松云770
把集邮种子撒满江海的胡学林773
方寸为媒 情系集邮——欧阳天高777
山西邮协的开创者——郝枫780
以集邮为乐的柯愈劲783
从邮票上看自行车——柳光明786
终生不弃的集邮情——柳承美790
邮票地名“活字典”俞鲁三793
施邑屏与他的“贝多芬”796
石油集邮的勤务员——施桂兰799
莫道桑榆晚 集邮情更浓——姜仰东802
邮友眼中的大姐——洪秋良804
油城集邮的耕耘者——宫殿忠807
老当益壮方寸情——祝兴宇810
博学多才的集邮家——姚树人813
笔耕邮苑的伉俪——耿守忠、杨治梅816
探索集邮发展道路——贾明819
专注于税票集邮的贾文春823
全力支持集邮活动的领导者——顾汶826
“集邮省长”徐山林830
邮文化的传播者徐庆淦834
徐金山和他的获奖邮集836
继往开来的集邮领路人——奚益培840
潜心研究厦门邮史的翁如泉843
航天集邮探索者凌福根846
勇于探索集邮教学的的凌德麟848
情洒集邮兴业路——高繁阳852
郭杭生——侨乡集邮的带头人854
倾情于附加费研究的唐白桦857
邮苑花开别样红——唐林青861
守望草原 耕耘邮苑——海棠864
邮坛宿耄谈佐麟868
黄里——“另类”邮票设计家872
集邮活动的“宣传员”黄连茂875
集外票著邮文——黄明心878
痴迷执着的集邮者黄炳善881
志在邮史写春秋——黄祥辉884
“老邮人”黄鼎峙887
邮坛老“黄忠”——黄履中890
演绎集邮的数学家——曹策问893
龚达才——记录《邮票背后的故事》897
龚振鑫的成功在于执着899
常珉的集邮成功路901
乐为“方寸天地”发先声——康宏志905
谦诚实干的邮协秘书长——商书林908
中原邮苑的红梅——阎贵臻912
荆楚集邮事业的开拓者——梁清章916
勇于攀登高峰的年轻人——寇磊919
葛建亚集邮求真923
新中国的邮票印制专家——董纯琦927
遨游邮海蒋树忠931
追求卓越的集邮管理者韩钟韵934
传播集邮的“一卒”——程兵936
身居高位 不舍集邮——程路939
锲而不舍集邮的傅湘洲943
中国第一位女国际评审员——焦晓光946
扎根“大众”心系“原地”——童国忠949
热衷现代集邮的谢小融952
活跃于区票领域的谢孜学955
研究“文革”邮史的谢洪学958
集邮人生应有为——蓝为汉960
与集邮结缘的甄树隆962
竭诚为会员服务的秘书长——鲍君和965
探索三野军邮史的綦敬章968
追求卓越的普票行家——蔡少明971
蔡正钧——不到“长城”非好汉974
开垦广东集邮事业的老黄牛——蔡浩强977
谭小为——高瞻远瞩的集邮带头人979
邮坛文苑 耕耘不息——翟宽983
四川邮坛老红军——熊祖芳986
航空集邮领域中的“一把火”——霍郁华989
情系方寸六十载——戴国安992
以史为鉴编组邮集的将军——魏钢995
商海虽有期 邮苑更含情——魏文彬998
“文”字邮票的探索者——魏裕民1001
兼容并蓄 邮集精进——瞿百顺1004
附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历届理事会领导成员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