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园林艺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园林艺术概论
  • 曹林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081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园林艺术-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园林艺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园林艺术史论3

第一节 先秦:从“娱天神”到“娱人王”4

一、原始思维中的“昆仑神山”和“蓬莱仙岛”4

二、殷商“丘台”、“囿圃”的双重内涵7

三、两周“高台榭,美宫室”以“娱人王”9

第二节 秦汉:“体象天地”、“模山范水”13

一、体象天地,侣友神仙13

二、效法帝皇宫苑的王侯达官私园20

三、模山范水的巨商大贾私园21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静念园林好”、“山水有清音”22

一、“聚石引水,有若自然”——士人山水园23

二、“肥遁”和皇家园林的雅化26

三、“游心玄虚,托情道味”——寺观园林29

第四节 隋至盛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3

一、气势磅礴的隋唐山水宫苑34

二、清旷裕如、诗画兼融的文人自然山水园35

三、浑然一体的名胜与寺观37

第五节 中唐至两宋:“壶中日月长”38

一、文人写意山水园及主题园名的出现40

二、写意山水园集大成者——艮岳44

三、南宋西湖的园林群——古今难画亦难诗45

第六节 元明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6

一、“狮子林”——中国早期禅寺的艺术范本48

二、写意咫尺山水园——江南私家园林51

三、“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元明清皇家园林53

四、中国园林艺术理论的发展56

小结61

第二章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论62

第一节 相地合宜,意在笔先62

一、“殊有识鉴”的“能主之人”63

二、相地合宜67

三、构园得体72

第二节 园林掇山置石艺术77

一、“深意画图,余情丘壑”78

二、“依皴合掇”,峰峦秀古83

三、棋列星布,景石特置90

第三节 园林理水艺术95

一、水体得天然之趣95

二、大分小聚,水有源头99

三、山因水活,水随山转102

第四节 园林建筑艺术103

一、中国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104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108

第五节 “精而合宜”、“巧而得体”114

一、建筑装饰艺术117

二、园林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123

第六节 园林植物的选配艺术129

一、园林花木的功用价值130

二、园林花木的内在价值131

三、园林花木的配置134

小结139

第三章 中国园林综合艺术论140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文与园林艺术140

一、构园之本——中国诗文140

二、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149

三、园借文存,园借文传165

第二节 中国文学名著与古典园林168

一、山林皋壤,文思奥府168

二、纸上谈园——构园理论的文学化170

三、园林风花雪月——陶铸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173

第三节 中国画与园林艺术175

一、中国画家与园林176

二、绘画之道与构园之理181

三、“南北宗”的国画与中国南北园林185

第四节 中国书学与园林艺术188

一、中国园林中的名家墨宝188

二、园林墨宝的文化美学意义192

三、园林墨宝的价值195

小结200

第四章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论202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202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203

二、“外适内和”的生活观与中国园林的“可居可游”206

三、“返璞归真”的审美境界210

四、人文精神与中国园林的隐逸主题212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225

一、中国园林缘情的艺术个性227

二、中国园林的写意手法230

三、中国园林含蓄蕴藉的美学特色233

小结235

第五章 中国园林艺术持续发展论237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当代魅力237

一、私家宅园的当代复苏238

二、古典园林艺术符号成为当代装饰新宠245

三、园林艺术向公共生活领域的渗透246

第二节 中国园林艺术的世界性魅力247

一、中国园林艺术对邻邦的直接影响247

二、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热”255

第三节 当代方兴未艾的世界“中国园林热”258

小结260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3

图1-1 仿建的姑苏台11

图1-2 北极四象位置图13

图1-3 建章宫图(网络)15

图1-4 仙人承露台(北海)17

图1-5 东汉绿釉陶楼(引自《收藏》)19

图1-6 金谷园图&明·仇英26

图1-7 深山藏古寺(九华山)30

图1-8 虎丘生公讲台31

图1-9 苏州报恩寺花园32

图1-10 辋川别业图局部(原载《关中胜迹图志》)36

图1-11 苏州寒山寺花园38

图1-12 沧浪水(沧浪亭)42

图1-13 独乐园图&明·仇英43

图1-14 揖峰指柏轩(狮子林)49

图1-15 卧云室(狮子林)50

图1-16 狮子林假山50

图1-17 瘦西湖51

图1-18 佛香阁(颐和园)54

图1-19 苏州山塘街54

图1-20 颐和园苏州街54

图1-21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图56

图1-22 高濂《遵生八笺》书影58

图1-23 张潮《幽梦影》书影58

图2-1 东篱遗构(退思园)66

图2-2 荷风竹露亭(古猗园)67

图2-3 木兰围场68

图2-4 曲廊(曲园)69

图2-5 拥翠山庄70

图2-6 先忧后乐坊(天平山庄)71

图2-7 启园72

图2-8 颐和园平面图73

图2-9 濠濮间(北海)74

图2-10 台湾林本源园林“来青阁”76

图2-11 寄畅园借景龙光塔76

图2-12 拙政园借景北寺塔76

图2-13 苏州怡园“面壁亭”镜借77

图2-14 静心斋(北海)79

图2-15 厅山(留园)79

图2-16 壁山(小莲庄)79

图2-17 壶天自春与秋山一角(个园)80

图2-18 冠云、岫云、朵云三峰(留园)81

图2-19 峭壁山(网师园)81

图2-20 土山露石假山(苏州沧浪亭)82

图2-21 黄石假山(上海豫园)82

图2-22 塑山(台湾板桥林本源园林)82

图2-23 蹬道和洞穴(环秀山庄)85

图2-24 石峰结构基本图式(引自《苏州园林营造录》)86

图2-25 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87

图2-26 耦园的黄石假山88

图2-27 四季假山(个园)88

图2-28 苏州狮子林大假山90

图2-29 青芝岫(颐和园)92

图2-30 瑞云峰93

图2-31 玉玲珑93

图2-32 皱云峰93

图2-33 听琴石95

图2-34 须弥山95

图2-35 承德避暑山庄塞湖(《避暑山庄与外八庙》)96

图2-36 留园“闻木樨香轩”侧的溪涧97

图2-37 无锡寄畅园“八音涧”97

图2-38 驳岸(网师园)98

图2-39 槃涧(网师园)101

图2-40 秋霞圃野趣103

图2-41 狮子林花篮厅剖面图(引自《苏州园林营造录》)104

图2-42 拙政园的满轩立面图(引自《苏州园林营造录》)105

图2-43 香洲(拙政园)106

图2-44 楼廊(何园)106

图2-45 长廊(颐和园)106

图2-46 狮子林“扇亭”107

图2-47 苏州拙政园石幢107

图2-48 上海古猗园普同塔107

图2-49 各式洞门洞窗(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111

图2-50 “扬仁风”(颐和园)113

图2-51 缺角亭拳头戗角(古猗园)113

图2-52 “六合太平”(颐和园)120

图2-53 三星高照泥塑(狮子林)120

图2-54 三星高照(台北关渡宫)120

图2-55 赵孟頫书(退思园)122

图2-56 留听阁“喜鹊登梅”飞罩(拙政园)123

图2-57 玉堂富贵(狮子林)135

图2-58 留得枯荷听雨声136

图2-59 五行配植(网师园)138

图3-1 夕佳亭(颐和园)142

图3-2 夕佳亭(日本金阁寺)142

图3-3 禊赏亭(乾隆花园)143

图3-4 烟雨楼(嘉兴)143

图3-5 菰雨生凉轩(退思园)144

图3-6 闹红一舸(退思园)145

图3-7 海上三仙山(拙政园)146

图3-8 海上三神山(林本源)147

图3-9 “东山丝竹”石雕(台北关渡宫)148

图3-10 闻木樨香轩(留园)149

图3-11 竹外一枝轩(网师园)151

图3-12 “鸢飞鱼跃”(豫园)152

图3-13 枕波双隐(耦园)153

图3-14 玉壶冰(拙政园)153

图3-15 康熙耕织图155

图3-16 雪香云蔚亭(拙政园)156

图3-17 无尽意轩(颐和园)156

图3-18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网师园)162

图3-19 “坏壁题诗尘漠漠”(沈园)166

图3-20 倪云林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178

图3-21 沈周的《东庄图》册180

图3-22 《王氏拙政园图咏·深净亭》180

图3-23 殿春簃蕉窗(网师园)182

图3-24 片石山房183

图3-25 花步小筑(留园)184

图3-26 爬山廊犹如画廊(沧浪亭)185

图3-27 “云辉玉宇”牌楼(颐和园)187

图3-28 刘氏宗祠牌坊(小莲庄)187

图3-29 岳飞手书(寒山寺)189

图3-30 阅古楼“三希堂”(北海)191

图3-31 蕉叶联198

图3-32 秋叶匾199

图3-33 此君联199

图3-34 虚白匾199

图3-35 碑文额199

图3-36 手卷额199

图3-37 册页额199

图3-38 古琴式200

图3-39 《营造法式》两款匾额200

图4-1 不系舟(古猗园)228

图4-2 船舫(豫园)232

图4-3 别有天(留园)234

图5-1 悦湖园全图238

图5-2 悦湖园中部239

图5-3 悦湖园于庐书条石239

图5-4 南石皮记240

图5-5 咫尺之间,再造乾坤(摩耶精舍)243

图5-6 壁山叠泉(摩耶精舍)243

图5-7 梅?(摩耶精舍)244

图5-8 住宅楼上的植物(香港)246

图5-9 楼上花园(台北)246

图5-10 候车亭(苏州)247

图5-11 城市规划馆(苏州)247

图5-12 天龙寺水池248

图5-13 寝殿造庭园249

图5-14 燃灯石塔250

图5-15 龙安寺石庭252

图5-16 大仙院枯山水庭园252

图5-17 后水尾天皇亲笔(修学院离宫)254

图5-18 唐诗中堂(龙源院)255

图5-19 昌德宫苑池255

图5-20 德国奥兰宁堡中国园内的宝塔(网络)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