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初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初编
  • 赵轶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3497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社会制度-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 初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文明史观与世界视角3

一、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内聚性与历史演进的模式特征3

(一)文明史的概念与视角3

(二)中华文明的延续性8

(三)中华文明的内聚性14

(四)中华文明演进的模式特征17

(五)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中国道路22

二、世界大变迁与明清中国26

(一)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欧亚陆上帝国27

(二)西欧霸权兴起的节点与历史轨迹30

(三)“现代早期”的中欧比较36

三、明代中国的有限开放性48

(一)明代的“海禁”50

(二)朝贡关系与郑和下西洋56

(三)私人海外贸易及海盗62

(四)中欧贸易与全球体系64

(五)晚明时代的中外物质交流67

(六)经由陆路的周边及外国贸易73

四、清前期中外关系的格局78

(一)清朝初年的禁海、迁海政策79

(二)清前期中外贸易之发展87

(三)朝贡、贸易与殖民主义90

(四)“一口通商”与马戛尔尼来华事件97

第二篇 经济结构107

五、明清经济结构推演之大势107

(一)货币白银化107

(二)赋役体制变化113

(三)从实物财政到货币财政117

(四)国内和国际市场体系的发展122

(五)人口大幅度增长126

(六)明清经济结构变化的整体性与社会历史含义127

六、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的关系131

(一)商业是帝制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132

(二)对明清时代国家商业政策的基本判断134

(三)白银货币与金融体系缺失136

(四)权力与市场——政府的商业参与139

(五)商业制度环境与商人社会空间141

第三篇 社会结构147

七、权利、身份、社会分层与明代社会结构147

(一)基本概念148

(二)明代的社会分层151

(三)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依附关系158

(四)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163

(五)变与不变的纠结167

八、八旗、保甲与清前期社会结构171

(一)八旗制度与清代社会结构的复杂化171

(二)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185

(三)庶民社会控制与保甲制194

第四篇 政治演进与政治文化203

九、明清时代的政治文化特征203

(一)概念与问题203

(二)政制精神206

(三)政治价值208

(四)政治思想212

(五)政治生态213

(六)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明清社会形态216

十、明代皇权政治的运行——以皇帝继位诏书为中心218

(一)洪武至正统的即位诏及明前期政策的推演219

(二)明中期的即位诏与政治文化的流变232

(三)明后期皇帝的即位诏249

十一、明代皇权政治的运行——以皇帝遗诏为中心268

(一)明代皇帝遗诏的基本规制及传世情况268

(二)明代遗诏的内容及草拟背景274

(三)明代遗诏的政治功能279

(四)太后遗诏及矫拟遗诏282

十二、明宣宗御制《官箴》中的皇权政治秩序观286

(一)明宣宗时期的国家机关核心体制287

(二)明宣宗心目中各国家机关的职能与秉政要点291

(三)明宣宗《官箴》的政治文化意涵298

十三、明代中枢权力结构的演变301

(一)明初至正德末年士大夫政治地位的升浮301

(二)“大礼议”中皇帝与士大夫的对抗303

(三)议礼新贵及其后继阁臣立朝角色的扭曲307

(四)嘉、隆、万之际依附皇权的强权内阁312

(五)后张居正时代的士大夫分裂和内阁软熟317

(六)万历后期士大夫的无奈和乞休322

十四、晚明士大夫的救世情怀325

(一)晚明士大夫的社会危机意识:以吕坤为例325

(二)惨淡经营于庙堂:以叶向高为例332

(三)讲学干政:以东林人士为中心334

(四)乡邦淑世:以陈龙正为例338

(五)晚明士大夫的公共品格341

十五、明清庙堂政治的差异345

(一)清代皇权的进一步强化345

(二)清代贵族政治的回潮347

(三)后妃干政在清代的复活348

(四)士大夫政治在清代的蜕化349

(五)清代宦官政治的止息351

十六、明清之际社会批判思潮的诉求——以《明夷待访录》为中心353

(一)《明夷待访录》思想基本定位辨析355

(二)《明夷待访录》政治、社会思想之要点359

(三)《明夷待访录》与帝制农商社会373

索引376

后记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