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接入网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接入网技术与应用
  • 柯赓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2217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接入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接入网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接入网概论1

1.1 接入网的概念1

1.1.1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1

1.1.2 接入网的定义与界定2

1.1.3 接入网的发展历史3

1.1.4 接入网的特点4

1.1.5 接入网的业务需求6

1.1.6 宽带接入网的技术特点7

1.1.7 IP接入网9

1.2 接入网的分类11

1.3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2

1.4 接入网的分层模型14

1.5 接入网支持的接入类型16

1.6 接入网支持的业务16

1.6.1 语音类业务16

1.6.2 数据类业务18

1.6.3 图像通信类业务19

1.6.4 多媒体业务19

1.7 接入网的接口21

1.7.1 UNI21

1.7.2 SNI23

1.7.3 Q325

1.8 小结26

思考题与习题27

第2章 光纤接入网28

2.1 光纤接入网概述28

2.1.1 光纤接入网的概念与功能参考配置28

2.1.2 光纤接入网的应用类型29

2.1.3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概况与动力30

2.2 有源光网络技术31

2.2.1 用户环路系统31

2.2.2 SDH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32

2.3 无源光网络技术38

2.3.1 PON的结构38

2.3.2 双向传输技术39

2.3.3 双向复用(双工)技术41

2.3.4 APON技术42

2.3.5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44

2.3.6 GPON技术48

2.4 小结55

思考题与习题56

第3章 DSL接入技术57

3.1 DSL技术概况57

3.1.1 DSL的发展历程57

3.1.2 DSL家族58

3.1.3 各种DSL技术的对比67

3.1.4 DSL的标准化过程68

3.1.5 ITU-T有关xDSL的建议70

3.2 DSL系统的线路环境75

3.2.1 接入网传输环境75

3.2.2 用户环路的传输特性75

3.2.3 ANSI和ETSI的环路模型80

3.2.4 DSL用户环路中的损伤83

3.3 DSL的线路编码调制技术85

3.3.1 2B1Q编码技术85

3.3.2 单载波调制技术91

3.3.3 多载波调制技术——DMT技术96

3.4 DSL实际应用中的若干技术问题107

3.4.1 有源NT与无源NT的选择108

3.4.2 双工模式的选择109

3.4.3 频谱兼容性问题109

3.4.4 功率谱密度问题110

3.4.5 电源供给问题110

3.4.6 比特率的灵活性111

3.4.7 对称与不对称111

3.4.8 传输时延111

3.4.9 基本电话业务的保障112

3.5 DSL技术的应用112

3.5.1 应用的动力112

3.5.2 用户对接入速度的追求113

3.5.3 推动对铜缆进行再利用的若干因素113

3.5.4 DSL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结构114

3.5.5 DSL的应用类型115

3.5.6 DSL承载的业务116

3.6 小结117

思考题与习题117

第4章 无线接入网119

4.1 无线接入网概述119

4.1.1 无线本地环路的基本结构120

4.1.2 实现方案122

4.2 无线接入基本技术123

4.2.1 多址技术123

4.2.2 语音编码技术124

4.2.3 信道编码技术125

4.2.4 数字调制技术125

4.2.5 扩频技术126

4.2.6 网络安全技术126

4.2.7 无线空中接口130

4.3 无线接入系统131

4.3.1 DECT无线接入系统132

4.3.2 PHS无线接入系统133

4.3.3 LMDS系统137

4.4 小结140

思考题与习题141

第5章 HFC接入网142

5.1 HFC接入网概述142

5.2 HFC接入网的演进143

5.2.1 传统的同轴电缆CATV网143

5.2.2 单向光纤同轴电缆CATV网143

5.2.3 双向光纤同轴电缆CATV网144

5.2.4 全业务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144

5.3 HFC系统的频谱安排145

5.4 HFC的调制方式148

5.4.1 频分复用(FDM)调制方式148

5.4.2 副载波调制方式149

5.4.3 HFC对业务信号的调制方式151

5.5 HFC系统结构及各功能组151

5.6 HFC系统的噪声及其抑制153

5.6.1 HFC系统的噪声153

5.6.2 上行方向的噪声特性153

5.6.3 下行方向的噪声特性154

5.6.4 抑制噪声的方法155

5.7 Cable Modem相关技术标准155

5.7.1 DOCSIS简介及其发展历程155

5.7.2 DOCSIS的主要优点157

5.7.3 Euro-DOCSIS简介及其与DOCSIS的比较157

5.7.4 Euro-DOCSIS与DVB-RC的区别158

5.8 有线电视接口数据规范(DOCSIS)协议160

5.8.1 DOCSIS通信协议160

5.8.2 下行物理层162

5.8.3 上行物理层163

5.8.4 下行传输汇聚子层171

5.8.5 媒质接入控制(MAC)层172

5.8.6 随机接入和竞争分辨法176

5.8.7 MAC层协议的工作方式180

5.8.8 服务质量(DoS)和分割技术181

5.8.9 CM和CMTS的互相配合184

5.9 Cable Modem系统的配置和使用186

5.9.1 Cable Modem的特点及其系统连接187

5.9.2 Cable Modem系统的配置、使用和管理187

5.9.3 多台CMTS设备组成的网络结构188

5.10 小结189

思考题与习题189

第6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191

6.1 以太网接入技术概述191

6.1.1 以太网接入技术与IP接入网191

6.1.2 以太网接入的优点191

6.2 以太网技术的演进193

6.2.1 以太网从十兆到千兆193

6.2.2 以太网从共享到交换197

6.3 用以太网技术构建IP接入网204

6.3.1 以太接入网需要解决的问题204

6.3.2 基于VLAN的以太网接入技术方案205

6.3.3 电信级以太接入网206

6.4 小结207

思考题与习题208

第7章 电力线接入技术209

7.1 概述209

7.2 PLC的传输环境211

7.2.1 信号衰减特性211

7.2.2 阻抗特性212

7.2.3 噪声特性212

7.3 PLC的传输技术213

7.3.1 传统电力线载波传输技术213

7.3.2 扩频通信(SSC)技术213

7.3.3 正交频分复用(OFDM)214

7.4 PLC的应用方式214

7.5 PLC的发展现状、标准化与展望216

7.5.1 国外发展现状216

7.5.2 国内PLC技术的研发及应用217

7.5.3 PLC的标准化217

7.6 小结220

思考题与习题221

第8章 V5接口协议222

8.1 V5协议概述222

8.1.1 V5接口的结构222

8.1.2 V5接口中的C通路处理223

8.2 V5接口的第二层协议(LAPV5-DL)224

8.2.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相关的原语224

8.2.2 LAPV5-DL的帧结构226

8.2.3 LAPV5-DL子层的FSM(有限状态机)228

8.2.4 LAPV5-DL子层间的通信过程228

8.2.5 LAPV5封装功能子层230

8.3 V5接口的第三层协议231

8.3.1 第三层协议概述231

8.3.2 PSTN信令协议及其第三层复用232

8.3.3 BCC协议235

8.3.4 控制协议237

8.3.5 链路控制协议239

8.3.6 保护协议242

8.3.7 VB5协议简介244

8.4 小结245

思考题与习题245

第9章 接入网的管理246

9.1 网络管理概述246

9.1.1 网络管理的目标和方法246

9.1.2 网络管理的三要素247

9.1.3 网络管理的5个功能域248

9.2 TMN简介249

9.2.1 TMN的概念249

9.2.2 TMN的应用范围250

9.2.3 TMN的管理业务251

9.2.4 TMN的管理功能251

9.2.5 TMN的技术基础252

9.2.6 TMN的标准化协议252

9.2.7 TMN的功能结构254

9.2.8 TMN的信息结构256

9.2.9 TMN的接口257

9.3 接入网网络管理的功能结构258

9.3.1 接入网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结构258

9.3.2 接入网的网元功能组259

9.3.3 接入网的管理功能260

9.4 接入网网络管理的实现262

9.4.1 Q3接口262

9.4.2 CORBA接口262

9.4.3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263

9.5 小结266

思考题与习题266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