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肾藏精藏象研究丛书 “与肾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肾藏精藏象研究丛书 “与肾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420738.jpg)
- 王拥军,吕爱平,张长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85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肾病(中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肾藏精藏象研究丛书 “与肾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肾藏象理论的基础研究1
第一节 肾藏象理论文献研究1
一、肾藏精理论文献研究1
(一)精的源流及精在古代哲学和《黄帝内经》中的含义演变2
(二)历代医家对精(肾精)的概念及其内涵的文献研究5
(三)历代医家对肾藏精理论的文献研究7
(四)中医肾藏精本质评述与展望14
二、肾阴肾阳理论文献研究29
三、肾主水理论文献研究32
肾主水理论演化的影响因素33
四、肾主纳气理论文献研究37
(一)有关肾主纳气内涵的研究37
(二)肾主纳气的原理38
(三)肾主纳气的发生学思考39
五、肾本质理论文献研究42
第二节 “肾藏精本质”现代科学实质研究44
一、肾精的物质与功能基础44
(一)概述44
(二)实验研究44
(三)研究成果50
(四)热点问题51
二、肾气的物质与功能基础52
(一)概述52
(二)临床研究52
(三)实验研究54
(四)热点问题55
三、肾阴的物质与功能基础56
(一)概述56
(二)临床研究56
(三)实验研究57
(四)热点问题58
四、肾阳的物质与功能基础59
(一)概述59
(二)临床研究60
(三)实验研究63
(四)热点问题65
五、肾本质的现代研究66
(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神经-内分泌-骨代谢网络66
(二)下丘脑-垂体-靶腺轴67
第二章 肾藏象理论的临床研究71
第一节 “肾系统”相关理论及其与生理与病理关系71
一、“肾精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71
(一)“肾精系统”的生理基础72
(二)“肾精系统”的生理特点76
(三)“肾精系统”的现代研究81
(四)“肾精系统”的病理基础84
(五)“肾精系统”的研究成果86
二、“肾脑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87
(一)“肾脑系统”的生理基础88
(二)“肾脑系统”的病理基础106
(三)“肾脑系统”理论研究的展望112
三、“肾髓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113
(一)“肾髓系统”的生理基础114
(二)“肾髓系统”的病理基础118
(三)“肾髓系统”的研究展望127
四、“肾骨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129
(一)“肾骨系统”的生理基础129
(二)“肾骨系统”的病理基础140
(三)补肾方药对“肾骨系统”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143
五、“肾生殖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144
(一)男女“肾生殖系统”的生理基础145
(二)男女“肾生殖系统”的病理及临床研究151
六、“肾泌尿系统”的生理与病理基础163
(一)“肾泌尿系统”的生理基础163
(二)中医“肾泌尿系统”的病理基础170
(三)西医学对泌尿系统生理基础的认识175
(四)现代医学对泌尿系统病理基础的认识177
(五)现代医学对肾泌尿系统病理生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79
第二节 与肾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198
一、“肾主生殖”与生殖系统疾病198
(一)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198
(二)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208
(三)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215
二、“肾主骨,肾藏精”、肾“其充在骨”与运动系统疾病230
(一)“肾主骨,肾藏精”、肾“其充在骨”的基础研究231
(二)从肾论治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245
三、“肾主骨生髓,髓生血”与血液系统疾病254
(一)与中医“肾髓系统”密切相关的几种血液病254
(二)补肾益髓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258
(三)补肾益髓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机制研究267
(四)补肾益髓药有效单体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向红系分化279
四、“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与老年性疾病286
(一)痴呆287
(二)颤证301
(三)健忘305
(四)眩晕310
(五)风痱313
(六)耳鸣耳聋318
五、“肾主水”与肾脏系统疾病324
(一)中医药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运用325
(二)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机制研究327
(三)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未来330
六、“肾主纳气”与呼吸系统疾病333
(一)“肾主纳气”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333
(二)“肾主纳气”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335
七、“肾主生长、发育”与生长壮老的生理、病理关系336
(一)“肾主生长、发育”与生长壮老的生理基础336
(二)“肾主生长、发育”与生长壮老的病理关系341
(三)“肾主生长、发育”的现代生物学基础344
第三章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探讨350
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在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现状350
第二节 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关键性问题352
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现代研究352
(一)古代哲学指导思想和方法的不足与落后352
(二)观察和认识方法的不足352
(三)理论和方法的逻辑论证不足353
二、中医临床诊疗体系的现代研究353
(一)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的现代研究354
(二)中医治疗的现代研究354
第三节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新模式355
一、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356
(一)哲学方法357
(二)一般科学方法357
(三)具体科学方法357
二、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新思路358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358
(二)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研究361
(三)概括的理论与精确的阐述363
(四)保持传统特色与多学科交叉渗透364
(五)提高疗效与探求本质365
(六)各家学说与相对标准365
三、总结366
第四节 评述与展望366
一、中医理论研究方法发展史简述366
(一)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进程366
(二)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思维与实践367
二、中医理论现代化遇到的困境368
(一)象思维与概念思维转化维艰368
(二)中医理论注释发展模式推波助澜369
(三)还原论主导下中医深陷“验证”怪圈370
三、中医理论现代化探索之路371
(一)正本清源寻发展371
(二)抓住机遇敢诠释371
(三)中西医结合是方向372
(四)立足当下寻突破373
四、结语377
参考文献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