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种秩序 明清以来的洮洲青苗会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二种秩序 明清以来的洮洲青苗会研究
  • 阙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29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庙会-风俗习惯-研究-临潭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二种秩序 明清以来的洮洲青苗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洮河上游的地域和居民12

第一节 早期人群12

一 羌13

二 吐谷浑16

第二节 吐蕃势力的东进18

一 唐蕃兵争19

二 洮州的吐蕃化22

第三节 你来我往的地域24

一 西蕃与北宋25

二 从金到元28

第二章 明代的洮州卫31

第一节 设置洮州卫31

一 建造卫城33

二 招军拓地35

三 增修关堡39

第二节 建构统治秩序40

一 招番纳马40

二 洮州土官48

三 番僧纲(正)司51

第三节 卫官豪强化56

一 买卖军屯土地56

二 缔结姻亲关系61

三 私茶贸易62

第三章 清代洮州青苗会66

第一节 清初的洮州卫66

一 从世袭到流官67

二 充任通事与衙役69

三 卫军改为屯丁75

四 汉番草山纠纷76

第二节 新城青苗会81

一 宋城隍的产生82

二 修谱的兴盛85

三 城乡七会86

第三节 旧城青苗会90

一 五国老爷及其神路90

二 合会与扩产95

三 地方权力组织98

第四章 清代洮州的回民105

第一节 旧城丁氏家族106

一 恪守五功的回儒106

二 回汉番通婚圈110

第二节 咸同时期的回民114

一 回番土地纠纷114

二 兵燹中的回番汉关系116

第三节 地方社会的重建119

一 历任地方官之施政119

二 旧城青苗会与社会整合123

三 回汉士绅重塑地方意识形态127

第五章 民国乱世中的青苗会134

第一节 社会复苏134

一 民团处理回汉土地纠纷135

二 禅定寺骡马会移驻旧城138

第二节 洮州青苗会向卓尼扩展143

一 杨土司与青苗会的关系143

二 从羊永青苗会到草岔沟青苗会146

三 青苗会对基督教的态度148

第三节 三四十年代的临潭县149

一 临潭卓尼分治149

二 学者眼中的临潭152

三 肋巴佛起义157

第六章 临潭的空间体系160

第一节 两个地域中心161

一 新城162

二 旧城163

三 城隍神168

第二节 路与营168

一 四路168

二 跟营172

第三节 军防堡寨175

一 东路176

二 南路178

三 西路178

四 北路180

第七章 临潭的社会结构184

第一节 汉人家族184

一 藏化184

二 户长189

三 神影191

四 官坟193

五 堂号197

六 入赘婚198

第二节 藏人家族199

一 格鲁派家族199

二 拉卜楞寺的商业代理人208

三 汉化的家族形态217

第三节 回民家族219

一 穿梭于农牧区的商号220

二 有限责任制的福盛通221

三 回商家族儒化226

第四节 卓尼土族229

一 吐谷浑的后裔230

二 闹缠村的来历231

第五节 社会情感232

一 麻娘娘的故事232

二 龙神的传说233

第八章 当代洮州青苗会复会240

第一节 复建庙宇与正名242

一 回民会首的努力243

二 复建乡村庙宇247

三 苏维埃旧址253

四 洮州农民文化宫262

第二节 组织结构268

一 洮州青苗总会269

二 十八会274

三 公共职能284

第三节 龙神庙会286

一 庙戏293

二 客商297

三 服饰299

四 花儿302

第九章 洮州青苗会的仪式304

第一节 角色305

一 道士305

二 师爷311

三 马角314

四 吹手317

五 轿夫319

第二节 符号320

一 披红320

二 神轿321

三 万民伞322

四 旌旗323

五 响器323

第三节 插旗以祈神325

一 秦关插旗325

二 流顺插旗326

三 端阳沟插旗328

四 杓哇旗插旗330

第四节 踩街以迎神331

一 神路里的社会关系334

二 仪式里的时空约定336

第五节 冬报愿以谢神345

一 端阳沟冬报愿345

二 旧城冬报愿353

第十章 龙神之外的神祇355

第一节 鞑子三郎355

第二节 羊头人身将军358

第三节 平天仙姑娘娘362

第四节 总寨四村的村神366

结论368

第一节 作为社会系统的制度369

第二节 人以神分374

第三节 中华民族的互利共享378

征引文献384

致谢392

热门推荐